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9-09-10王敏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师生新课程探究

王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合作、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长期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在今天更需要我们极力改变学习方式,因此要讲究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使之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把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

一、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一节课中必须留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整节课不能以老师讲课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在进行新课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自主浏览,清楚内容主题,让学生不受老师思维定势影响,把自己的第一感悟大胆说出来,并给予积极地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讲课时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总结,要让学生的思路与老师同步,才能避免学生走神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讲生字词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组的同学分配不同的任务,利用工具书查找这些生字词,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应形 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在名著推荐与阅读活动中,学生萌发了一个念头:出一本关于该书的专集,以此来呈现自己对该书的初步理解。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任务。于是,学生把小组合成了大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上网查询,寻找相关内容,并发动小组同学自我创作。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封面设计方案、专集栏目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当一本本手工编制,还显稚嫩的专集出炉时,相信师生间已真正达到了互动、互惠。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也学到了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们优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长处。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

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研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子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术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如教学《草原》一课,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草原的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轻轻流入云际"创作一幅图画。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颜料作画,课堂气氛活跃,他们通过颜色的"凉抹",体会到小丘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在此基础上,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描述草原的美景,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样的柔美,特别是羊群在小丘下活动,真像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学生们完全陶醉于草原的美丽之中,思维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这时,教师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图画,想像出羊群在草原的美吗?请用比喻句描述。此时,学生已有了创作欲望,能大胆想象,积极思考表达。

四、激活變通思维,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表达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题型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多形态的知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人们有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例如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生活是孩子文化的重要源泉,不能只重视学生的书本视线,更关注学生的生活视线。学生吟诵古诗后,适时适地地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仿说新诗新话,体验创作的成功。如某同学"只在校园中,人多不知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师长何处来",爸爸的胡子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新诗、新主在学、用中充分体现了思维的变通性、独创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新课程探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设问引导探究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