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经济生活新旧教材与高考对接

2019-09-10金怀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实际教学处理变动

摘要:随着新教材的更新,高三第一轮复习新旧教材对接就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既要讲透旧教材,又要更新新教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具备解决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本文从一线教学角度,浅谈如何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关键词:变动;处理;实际教学

一、教材变动部分汇总

经济生活改动约119处,政治活动约184处,文化生活改动约173处,哲学改动47处。

二、经济生活变动部分的共同探讨

以经济生活第十课的变动为例,我们首先将新教材内容复印整理,保证学生人手一份,在新的发展理念这里,着重给学生区别五大发展理念的含义,要求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清楚区分包含了哪种发展理念。我们讲解了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但在实际考察中,我们发现,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材对十九大报告中的六大任务进行了节选,其他内容没有出现在新教材中,但是考试中依然会涉及,我们决定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化拓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大任务: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六大任务,这六大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完成这六大任务,就必须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而最终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再次展现这六大任务)我们要求学生先把这六大任务准确记忆,为学生答题提供时政语言,但是问题又来了,学生自己能不能分的清楚呢?所以就这六大任务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就很重要。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供给问题也有需求问题,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但供给侧和结构性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此提出了四点措施,首先要求学生强行记忆,其次,让学生能够抓住重点理清关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但不管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新动能,或者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这些都是和生产有关系的,作用于生产端的,所以让学生在材料中一看到发展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跟互联网+、大数据融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能一下想到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系,如果该题考查意义类,那么则可以回答: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等。或者在措施类问答题中,就可以回答: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者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能够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又有利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果考察意义类问答题,答案当中也可以回答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将教材跟材料结合起来了,学生能力肯定会成长。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標志是,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创新的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优良。那怎样才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呢?

一是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那么哪些属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呢?我们也不讲深奥的理论,我们上课就问学生,要创新,需要什么,有的学生说需要钱,那么钱从哪里来?就会涉及到国家的财政、宏观调控。那么除了钱之外?还需要什么?他们说还需要人,那么就会涉及到人才的培养,除了人之外,科技创新还需要政策环境,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涉及到一些国家的相关政策,看到材料中涉及国家宏观调控、财政向创新倾斜,国家投入资源培养人才,营造适合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那么就属于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

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看到材料是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或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时,回答意义类问题的时候就也可以说有利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快创新建设,也必须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这也有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所以,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我们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三农。农业首先涉及的就是一个粮食安全问题,所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就是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涉及农业生产的就属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

苍溪县的猕猴桃种植园、养猪场,这就是在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如苍溪的梁公子,专门进行猕猴桃深加工,生产猕猴桃汁、猕猴桃果酱,农民的果子有地方能够销售,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通过身边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除此之外,在讲到农村的三权分置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举了身边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从身边的例子中感悟经济知识。我们还告诉学生,三权分置,这是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用富有哲理的话让学生产生思考,到底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有了兴趣,记忆就深刻了。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让学生体会区域的内涵,涉及城乡差距,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这些内容的,就应该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十九大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各种制度、体制变化的新词罗列出来,解释原因,让同学们熟悉起来,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成绩。比如:商事制度、放管服等等。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二项措施,拓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那什么属于新业态、新模式呢?如建立海外仓、跨境电商等等。这样学生只要看到材料中建立海外仓、跨境电商,就能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联系起来。在讲解过程中我们配合时政材料,让学生用知识点来分析。比如说电商法的出台,2019年1月开始实施,没有中文标识的奶粉、保健品不让进入,进口化妆品、护肤品的关说上涨20%-50%,把这些背景材料给学生展示出来,让他们分析电商法出台的影响,跟我们学习的哪些知识点有关系。反复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会掌握这部分知识。

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的,事半功倍的!

作者简介:金怀伟,汉族,四川省苍溪县,生于1979年11月,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

课题题目:新教材改动与高考对接的探讨。

猜你喜欢

实际教学处理变动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变动的是心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在教学活动中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
视频后期剪辑制作中镜头时长的处理
声乐演唱中艺术与情感的深入处理
东风4B型内燃机车C6级维修后冷却风扇不动作原因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