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洲鼓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2019-09-10吴红
非洲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非洲鼓的历史,按着起源、作用、发展和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风格特点,非洲鼓乐演奏可以说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原生态艺术。非洲鼓乐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它的产生完全是出于人类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愿望和寄托,所以它对世界音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非洲鼓是为幼儿园音乐课量身打造的打击乐课程。打击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幼儿園音乐课融入打击乐,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喜欢制造声响的天性,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非洲鼓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是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较差。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幼儿对非洲鼓节奏的兴趣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非洲鼓节奏感培养的基础——听觉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非洲鼓节奏的特点是没有记谱的传统,所以在世界各地为了记录非鼓的节奏型,标记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个独立的非洲手鼓只有3个非常明显的音区:低音bass浑厚,中音tone强劲,高音sdap清脆嘹亮如金石之声,音域的跨度之大在打击乐器中是非常少见的。三种基础音又可以幻化出无穷无尽的节奏,有名的非洲传统节奏就有三百多种而且每一种节奏都有特定的含义。,易学易懂,非常适合幼儿的直观性思维。
非洲鼓的三个音区
●代表低音(BASS),唱名为(咚)
代表高音(SLAP),唱名为(嗒)
代表中音(TONE),唱名为(嘟)
2.非洲鼓节奏感培养的方法——身体动作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
3.培养幼儿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在歌唱活动中,歌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怎样把非洲鼓节奏和歌唱融为一体呢?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歌唱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儿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中,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幼儿们在教室里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加入非洲鼓(咚嘟)的节奏,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歌曲。如在进行歌唱教学活动时,我尝试着不用琴来伴奏,而是让孩子们自由的手鼓,边拍边清唱歌曲,拥有节奏的拍打增强孩子们学唱的兴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大胆的创新,独立的思考,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幼儿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非洲鼓的演奏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与创造性
非洲鼓从艺术角度反映社会生活,联系着幼儿的思维活动,丰富和扩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1.非洲鼓的演奏方式的集体合作
非洲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与合奏。独奏和重奏的节奏复杂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集体合奏的时候,鼓声气势磅礴,在集体演奏时,节奏整齐,大家同时演奏同一个的节奏型,不停反复,就形成了“整齐节奏”,幼儿在集体合作中体会到了一起演奏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2.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需要仔细倾听和记忆音乐内容,认真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和示范动作,并借助想象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再创造,有利于幼儿想象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的发展。幼儿处于直接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经常借助动作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习惯于边动作边学习,还经常用动作表述内容、表达情感。中、大班的幼儿逐渐积累了初步的音乐经验,掌握了简单的音乐概念。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得到了提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非洲鼓融入语言节奏
在幼儿时期,孩子的稳定性和控制性比较差是大部分孩子的特点,在常规培养中,我们创色了许多的儿歌,加上非洲鼓的节奏,让孩子更能掌握平时的安全常规活动,让幼儿的一日生活井井有条,快乐自由而不失散漫。
2.语言节奏化让幼儿更快乐
幼儿阶段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最重要的时期。音乐是语言,节奏是生活,孩子是快乐。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为孩子和非洲鼓之间建造一座桥梁,有节奏的学习古诗、绕口令、儿歌,使其从中等到快乐,认识节奏,丰富语言。
把语言融入一日活动管理,将非洲鼓节奏融入语言,不断创新,以“语言怡情、鼓声欢腾、快乐协作”,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快乐节奏,人人说唱”为手段,已形成“童声鼓声,乐满校园”的办园特色。
非洲鼓是一件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乐器,能在幼儿园开展的乐器类教学实属少之又少,音乐对于幼儿来说,吹管弹拨类乐器是不适合的,只有选择打击乐是可行的,而在打击乐范畴里,非洲鼓是一个最佳选择,它简单易学,便于携带,价格相对于低,同时也是在和幼儿园合作过程中园方倾向选择的教学项目,孩子也喜欢,为幼儿未来的艺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吴红,出生年月:1979年2月,性别:女,籍贯:四川省得荣县,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