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行知路,树新教风

2019-09-10陶颖红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陶行知生活

陶颖红

假期中,无意间在图书馆看见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选》安静的成列在书架上。像一朵春日暖阳里的鲜花,氤氲出迷人的芬芳,吸引着你的目光。忍不住将他从繁杂的书中取下,找一个无人的角落,生怕这本好书被人发现了抢去。安安静静的坐下仔细拜读了起来。

在书本上的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典范,同时陶行知的诸多思想,例如“教学做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等被我们人民教师所赞颂传唱。可真当我们被问及陶行知精神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往往就缄口莫辩了。陶行知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陶行知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可以得到毛主席、郭沫若等伟人的表扬,以及他的思想具体是怎样的,对我有何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的在这本书中寻找着答案。

一、“每天四问”

陶行知在书中提及的“每天四问”是指:1、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2、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4、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一切幸福感都應该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生活中看到许多老师经常拖着病体奋斗在教育战线上,个人认为这不值得提倡。看到老师退休后,身体垮了,心情抑郁了,感到的是一阵阵心疼。又何谈幸福感?所以,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学习,一起健康成长才是正道。

现在社会在不断发展,信息不断更新,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要是固步自封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教师知识储备量而言,更贴切的说法是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个人认为学习内容有三:

一是要关心时事生活。通过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关注时事要事,做个与时俱进的老师。与学生沟通起来不会有“代沟”,与同事交往有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实现知识的互换,情感的加深。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往往起到示范作用,通过自身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象,逐步改变许多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教学生做一个有独立意识、有独特见解的孩子。

二是要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无论哪一位成功的教育专家说起教育理论来,都能侃侃而谈,对于这些了不起的学者专家来说,理论知识都已经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如果说一位优秀的老师教育教学工作出色,但一说起教育理论却颠三倒四,总是不能让人信服。即使事实摆在眼前,也很难对其他的教育者有启发,把经验有效地传开。站在理论的高地上指导教育教学,会少走许多弯路。而无论哪一点教育观念在指导实践中取得成功,就都会变成我们自身宝贵的知识财富。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在思想上武装自己,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要学习专业的学科知识。学生的成长已不再简单,接受知识的渠道在拓宽,他们自己会学习、会认识、会思考。要想适应教育,胜任教育,就必须一面学一面教,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请教。像陶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一股“钻”劲,从生活中书籍中汲取知识,钻研教材,“探获学问的根源奥秘与诀窍”。惟有教师试过做过,才会在学生迷茫时指出一条通天大路;惟有教师弄通弄懂,才能够给距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的学生捅破那层窗户纸,使学生豁然开朗;惟有教师掌握了举一反三的思路,才能授学生以渔。

二、教学要合一

读到这里,感觉陶先生的每一句话都会引人思考。“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上学。”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积累知识的方法。几十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还是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掌握知识上。“好像教师是专门教学生这些书本知识的人,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所以我们首先而且必须转变观念,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生活中运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之中培养一些“小老师”,这些小老师学习能力突出,乐于帮助他人,能积极主动地分担老师的工作。因为“要教人,学生就不得不把所教的知识弄明白,不但自己要明白,还要想办法使别人也弄明白。”所以,小老师的收获颇丰。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生活教育

陶行知师从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而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大大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就使教育的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口,并得以改变提升。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一方面要与人民的生活挂钩,另一方面将教育对象由学生扩大到普通大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生活教育的具体写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应该深入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成为生活教育的内容来源。使课程与生活内容相联系,学生的学习真正地与生活相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体验知识、探究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实现成长。在创新能力方面,陶行知教育理论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便启发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并进行自主思考。

整本书读完,从陶行知先生的一生中感到了平凡而伟大的含义。正如教师这个行业一样,教师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从国家层面上讲,“教育是立国之本”;从个人角度讲,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无论是富贵的牡丹,洁白的百合,热情的玫瑰,还是活泼的野花,都需要园丁用爱心去浇灌,去培育,帮助花朵们茁壮的成长。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陶行知生活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党纪与国法在实践中要相互契合分析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本期主题:为学
生活感悟
读报的启示
无厘头生活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