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意义
2019-09-10孙晓新
摘 要:21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党先进思想不断丰富,添加了诸多新元素。新时期,党性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认识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对各行各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题中要义。本文从党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深入剖析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发现党性教育对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深入把握。
关键词:新时代;党性教育;意义
党性教育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重要依托,是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党校姓党原则的主业主课,对于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的车轮步入21世纪,各行各业在新时代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党性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他能帮人们明确前进方向,避免企业在快速发展时迷失初心。本文将从党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剖析新时代背景下,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党性教育基本概念
何谓党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党的领导人对党性的丰富内涵都有深刻的论述,从政党组织的党性、党员个体的党性两个维度着手,有助于正确理解党性的涵义。首先,政党的党性。历史上,诸多前辈都对政党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简而言之,“党性”即一个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一个政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党性一般通过目标、理想等形式体现出来。其次,党员的党性。众所周知,党员是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的理念、目标、准则要通过党员展现出来,因此党员素质的提高对党性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一词,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应用,究其本意,含义十分丰富,一般包含着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要素,党性教育也是如此。党性教育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在“教育”中渗透着党性的主题即党性教育。
二、新时代党性教育的原则和内在逻辑
1.党性教育的原则
在理解党性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究其原则和立足点,往往能够对“党性教育”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党性教育的原则主要表现在系统性原则和特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党性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布局严密而有逻辑。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紧跟上层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要尊重基本规律,在尊重规律基础上谈创新。特色性原则是指党性教育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自身的特色,在開展工作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体现自身发展特色。
2.党性教育的内在逻辑
党性教育的内在逻辑是丰富多样的,包含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形式逻辑以及内容逻辑。可以看出,党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在形成合力,产生实际效果和影响力。而形成合力的基本要求是认识到位、目标一致、加强统筹、用好教材,特别是适应新时代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性教育工作队伍,多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党性教育行列,真正把党性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紧抓好。
三、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意义
1.新时代党性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党性教育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作用。当前党性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落实调研工作。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性教育的开展必须以调研为基础,通过调研能够发现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二是强化党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完善精品课程。新时期,党性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党性教育的理论也应该有所扩充,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三是丰富党性教育的手段方式,开展线上与线下双重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由此看来,党性教育面临着诸多任务,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充分认识到党性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2.党性教育的重要性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章》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将党性教育放在教学的更加重要位置,是党校培训目标的根本要求。党性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的意义和对社会的意义。首先,党性教育能够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提高个人党性修养,引导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个人服务社会提供精神指南;其次,党性教育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教育的力量总是“浸透”式的,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21世纪的今天,党性教育对个人和社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小结
概括而言,党性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社会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并非一蹴而就。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我们需要深刻把握时代特色和环境需要,在理解基本含义、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探究党性教育的意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党性教育在个人进步、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性教育能够为个人指明前进方向,为社会提供思想指南。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党性教育的意义,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
[2]蒋孝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6-10.
作者简介:
孙晓新(1992-),男,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教师,管理学学士,单位:江西干部学院教研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