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爸妈“谈恋爱”
2019-09-10耶雅亿
耶雅亿
耗尽一生求双输?
幸福家庭总有类似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
我从小在一个充满抱怨的家庭长大。爸妈的沟通方式是吵架、冷战、互相诋毁、彼此拆台……我长大、读大学、结婚生子,他们的相处方式仍旧如此。
他们对立了几十年,却为了我而忠于婚姻,看到我成家立业、孩子长大,他们竟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动起离婚的念头……在我婚后的第八个春节,爸妈又为小事争吵,当着我们一家三口的面,两位老人用最刺耳的话语互相攻击。听到我妈的哭泣与我爸的叹息,我好无奈。每个春节都这么艰难,外面阳光灿烂,我心里却滴水成冰。
我老公听不懂我老家方言,不理解二老的痛苦。老公问我:“他们为什么不分居呢?每次看他们暴怒,我都担心二老减寿啊!”我多次劝说我妈到城里来陪我们住,她都用各种理由拒绝。我也看明白了,他们早已习惯这种互动方式,耗了一辈子,却谁也离不开谁。
年轻的时候,我爸是县酒厂里的中层干部,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然而,他退休后把自己的世界关闭起来。我开导他:“爸爸,争吵一辈子,谁从中获益呢?”
我爸喝着闷酒,无奈地说:“闺女,道理谁都懂,但我气头上真控制不了自己啊!”
我说:“有了想要改变的动力,一个人才会真正改变。你们把自己囚禁在心灵的牢笼里,却天天扒着牢笼的门声嘶力竭地哭喊:都是对方的错。”
为“老小孩”制定相处规则
我从小努力读书,逃离这个家。婚后,为避免自己的婚姻陷入爸妈相处的模式,我学习积极沟通,经营好与婆家的人际关系。知道爸妈为鸡毛蒜皮争吵的症结在于视野短浅、能力不足,我积极学习,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也拥有出谋划策的闺蜜团。
去年春节,我爸心脏病发作,到省城进行手术,因为术后定期检查而决定在我家住上半年,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换一个新的环境,爸妈可以有新的开始。
爸妈对我们的依赖感渐渐增强,我们的话语也更有分量了。他们年龄也增长了,就像老小孩一样,需要子女为其制定规则,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我爸出院之后,身体比较虚弱,医生再三叮嘱不要让他生气。入住我家后,我妈小心翼翼地避免“出口成伤”的说话习惯,但还是管不住自己,需要我来“踩刹车”。
我妈喜欢翻旧账,动不动就对我爸抱怨:“当年我生孩子的时候,吃了多少苦,你还喝酒,醉醺醺地伺候我月子。现在,你也尝一尝躺在那里动不了的滋味!”我连忙给她“踩刹车”,半开玩笑地说:“老妈,讲点感恩积极的事情好不好?你记不记得,我高考那年,我爸每天天不亮起来烧四菜一汤,咱们那年每个人都胖了五斤?”
我妈对我爸习惯于“只记坏不记好”,总数落他:“你妈活着的时候对我如此苛刻,你总站在她和你妹妹这一边,从来都当我是外人。现在你生病了,让你妈照顾你啊,让你妹妹来伺候啊……”这些话深深戳痛我爸。看到家里气氛不对劲,我就把我妈叫到另一个房间去做家务,或是让她陪外孙去玩,这也算是一种“隔离教育”。
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
我爸妈吵了一辈子,我爸没感受到来自妻子的尊重,我妈没得到过丈夫的爱。为了让他们得到各自的心理满足,我跟老公分工合作——我负责尊重我爸,他负责关爱我妈。
我爸喜欢提当年勇,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述年轻时工作上的成绩。我耐心倾听,感恩他在我们买房等事情上的慷慨相赠。有了我的聆听,他感觉良好,心情愉悦,身体也恢复得很快。
我老公负责给我妈关爱。平日里相处,他都温存、体贴,经常表達对我妈的欣赏和尊重,呵护备至……每次出差都带小礼物,打电话嘘寒问暖。我妈生日的时候,他送给她一大把玫瑰花,让她感受到被重视、被珍爱的感觉。
女婿默默做的一切,我爸都看在眼里。他是那种不善表达的男人,对于过去的事情,他心中有亏欠感,嘴上却从不表达。我教会二老玩微信后,他愿意用手机打字的方式跟我妈沟通。这是老夫妻朝着幸福迈出的一大步!第一次在手机上拼写出“对不起”三个字对我爸来说并不太难,但对我妈却意义重大!她跟我说:“婚姻简直是一个女人的苦海——要那么多年,吃那么多苦,才能换来你爸晚年一点点的良心发现。”
我也将我们小夫妻间的“约法三章”隆重推荐给二老:在批评之前,先表扬三句;不生闷气,积极沟通;男士每周抽一个晚上做家务、带娃,让女士出去happy。
我爸身体康复后遵守我家的“约法三章”,每周抽一个晚上洗碗、带娃、拖地板,给我妈一些钱,让她去逛逛街、做个头发。虽然他有时候还是生闷气,但经过我们的提醒就努力开心起来。老两口心平气和地把话说开了,该道歉道歉,该解释解释。
看到我妈温柔起来,我爸也懂得“怜香惜玉”了,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劈头盖脸就骂人,而是先唠几句家常,甚至会表扬我妈某件事情做得好。
带着爸妈去浪漫之地
爸妈在我家住了大半年,相处融洽了很多。看得出,我们小家的“先进融洽的文化氛围”已经慢慢渗透进他们相处的方式。平心而论,我理解我妈心里的怨怼。过去的几十年中,她的委屈只能自己默默品尝,外表装出坚强,内心已是刀山火海。
我跟我妈说:“丈夫的爱总是有限。当女人需要爱的时候,丈夫常常自顾不暇。当女人渴望一点温暖的时候,丈夫还在舔着自己的伤口。不是不爱,而是没有能力去爱,这是婚姻最大的局限。”
我教我妈要适度地爱自己,在与我老爸相处遇到磕磕碰碰、沟沟坎坎的时候,去“买买买”;在郁闷、哭泣时,去美容院找一点安慰;在小区交一些同龄的朋友,一起去游山玩水、跳舞打牌……
今年春季,我们全家“穷游”了一趟深圳——住的是平价旅馆,吃的是路边饭馆,租一辆车开到乡下。看到深圳老太太的时髦打扮与优雅气质,我妈羡慕得不得了。她从大城市老太太的优雅修养中开始反思自己这辈子。她跳出自己的小世界,体悟到:“各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我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活法呢?”
我爸直夸我们旅游的“多快好省”,回家后骄傲地跟老同事们说:“女儿女婿孝顺啊!”在一个陌生而摩登的大城市中,爸妈一下子也放开了,他们照相的时候会搂在一起,脸上写满笑意。
深圳之行后,爸妈的感情好了很多。看到大城市老人充满激情地生活的样子,他们意识到自己耗费几十年吵来吵去实在是浪费生命。我想,这二老经过婚后的磕磕绊绊、心灰意冷,还能心存盼望、重新开始,也算是一个奇迹吧?虽然他们直到双鬓斑白时才开始往爱情的存折里存款,但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啊!
作为子女,恐怕这就是“爱的反哺”吧。
(编辑 郑儒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