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只有一个理由,晚婚或不婚各有各的理由
2019-09-10郑晶心邢多多翁歆
郑晶心 邢多多 翁歆
不为婚姻放弃个人追求
海星是一个重庆女孩,1984年出生的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2008年刚来南京的海星,做起了销售员的工作。这个对女性来说比较辛苦的职业,她一干就是十几年。她的男朋友小航就是她在跑业务的时候认识的。小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工作稳定。海星与小航在一起的日子,没有像别的女生那样,因为有了另一半就放弃了自己对事业、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相反,她在那几年里不停地努力拼搏,为了拿到销售订单,经常几个月都没有休息。她帮客户修过马桶、换过灯泡、接过孩子……她觉得自己不比别人优秀,唯一能和别人比的就是不怕吃苦。她以这种顽强的精神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拼出了一条血路。很快,她便从一群销售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销售精英。
就在海星一路为事业奋斗的时候,男友小航却在原地踏步。海星让他去读个研究生,多考些资格证书,他说年纪大了学不动了;海星让他去买菜,他只买了三个西红柿和两根黄瓜回来;海星晚上加班回到家,连一口热水也喝不到。周末,海星会选择阅读、健身、旅行这样的放松方式,而小航却只会睡觉、打麻将……
眼看年龄越来越大,周围催婚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就在大家都认为他们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时,海星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不婚。她的理由很简单:不妥协,亦不将就——她与小航分手了。
海星不愿像传统女性那样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生活。男主外女主內、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这些在她看来,都违背了她的初心。她认为一段好的爱情或者婚姻应该是两个人共同经营,共同进步,而不是一方努力,另一方原地踏步,这样的婚姻没有意义。
如今,来南京已有10多年的海星,不仅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了两套房(其中一套别墅)和一辆奔驰车,还把家乡的父母、弟弟和妹妹一起接到南京来照顾。
海星平常生活非常自律。为了释放工作压力、保持健康体态,她会在每周一和周三进行搏击训练、慢跑2小时,周日舞蹈2小时,一周保证1次游泳。饮食多为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从不喝饮料的她最爱的就是凉白开。平时只要有空,她都会陪父母吃饭,饭后带他们一起散步、健身。她觉得只有把自己管理好的人,才能更好地照顾别人。
她每年都会带上父母一起去旅行,多选择自驾方式,因为自驾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景点和路线。如果不自驾,她会和父母在国外的度假村里休息十天半个月的,一家人一起享受这种慢时光。每年她还会为父母报个老年才艺培训班,让父母不会因为远离家乡而觉得孤独。
对于海星选择不婚,父母起初也感到难以理解,后来看到海星的工作、生活都越来越好,同时也带着他们过上了优质的生活,他们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他们觉得时代不同了,现在年轻人这样生活也挺好的。可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吧。
人口学家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叫作Marriage Package,可翻译为“婚姻包袱”。即女性在一段婚姻中的角色包括生育孩子、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业、照顾家庭、包揽家务、照顾年迈的双方父母等等,这些像一个大包袱落在肩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种传统性别分工非常明确的婚姻,对女性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婚姻不再是人生必备大事,也不再关乎生计和生存,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推迟婚姻,甚至放弃婚姻。
养孩子太辛苦
今年国庆节,吉勇和女友小莉发现他们的父母没有再催婚,吉勇说:“可能劝了这几年我们都不动,他们也放弃了吧?哈哈哈!”
吉勇也理解父母,中国人爱比较,周围的亲戚和朋友们的孩子读大学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孩子了,都是他们比较的对象。如果有一天,谁没有按照路线走,突然从这条链子中脱落出去,那父母就要承受极大的面子压力。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可以,你的孩子不可以呢?
其实,中国父母催婚,还是因为传统思想,要为家族留下后代。如今,多数人都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生男生女都一样,但一定要生啊。而吉勇不想结婚,恰恰就是因为不想生小孩。
吉勇今年35岁,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师;女友小莉刚过完30岁生日,是一名自由摄影师。他们俩因为工作的缘故相识相爱,在一起5年了,可就是不结婚。
因为不结婚,就可以不用被父母催生小孩子。吉勇觉得养小孩太难了。吉勇的父母原来是南京一家国营厂的工人,早年工厂倒闭后,父母双双下岗,就在吉勇就读的小学旁边摆了一个早点摊维持生计。小本生意,十分辛苦,但父母却极力培养吉勇。吉勇也不知自己为何会喜欢画画,父母就送他到少年宫上美术培训班。直到长大后,吉勇才发现自己属于穷人家的孩子却有了一个富人的爱好。学画画特别花钱,不菲的学费,昂贵的画材,这种消耗还是持续性、长期性的。年幼时无知,成年后吉勇时常想,自己的一盒颜料、一册绘画本,要父母卖掉多少乌米蒸饭和茶叶蛋才能换得回来。
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吉勇觉得自己并不算是特别有才华的人,同学中有才华的人太多了,比他画得好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有时候难免会想:如果父母不是这么勉强他们自己,基于现实的考量,不去培养儿子的画画爱好,而是让儿子走一条更符合他们现实条件的路,生活未必差。
如今工作了,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设计师,父母穷尽一生,也没能在他身上获得多大的收益。所幸,他们是南京本地人,有一小套住房,目前生活还算稳定。
吉勇知道,如今抚养小孩的成本更高。他常常听同事们在计算家里孩子课外辅导班的费用,还有孩子才艺方面的学习、假期里的出游,各种费用加起来,都是很惊人的。吉勇有位年长男同事,身形比较肥胖,睡觉一直打鼾,年纪大了后,打得更厉害了,还出现了呼吸暂停现象。去医院看过后,医生建议他购买一台呼吸调节器戴上睡觉,就解决问题了,可是同事一看呼吸调节器几千块的价格就犹豫了。他算来算去,那个暑假,他要为女儿付将近3万的一对一辅导费用,呼吸调节器的购买计划只得暂缓了。
吉勇知道这事后直咋舌,小莉也同意他的想法。这年头养小孩,花费太大了,并且她还考虑到,作为一名女性,如果有了小孩,她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心力去照顾和抚养,这个比花钱更让人望而生畏。所以他俩一致同意,不婚,为的是可以不育。
如今,吉勇和小莉在外租房子住,两个人一起分担生活开支,鉴于他们目前的收入,这几乎没有压力。小莉的父母也有自己的房子,所以不需要小莉操心。工作之余,吉勇和小莉逛遍南京城和周边地区的艺术时尚之地和博物馆等;长的节假日,两个人就出去旅游。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提升了两个人的艺术素养,而且对他们的工作也都有极大的帮助。
他们知道,如果有一天他们结婚了,有了小孩了,这一切就都没有了。
没有钱,不太敢结婚
在浙江杭州工作的鲁英,今年已经34岁了,依然单身。他主要从事机械类工作,月薪在7000元左右,这个工资水平在杭州不算高,去掉每月房租2000元,还有生活花销,所剩无几。面对婚姻,鲁英直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是非常想结婚的,但是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到现在也不敢迈出这一步。”鲁英口中的条件,主要指自己买不起房。
鲁英出生于宁夏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江苏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杭州发展。因为长相不错,身高也有一米八,刚上大学那会,鲁英就结交了一个同样来自宁夏的姑娘,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都说大学的恋爱是最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物质。四年间,虽然鲁英没有给女友买过什么贵重的礼物,也没有去很多地方旅游过,但是两人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毕业后,两人还决定一起到杭州打拼。
足足有两年半,鲁英和女友一起租住在单身公寓里,每月房租2300元。两人的月工资各自维持在5500元左右,生活过得不错,手里慢慢也攒了一些钱。时间一长,女友就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最终提出了想结婚。两人本来都没有回家发展的打算,所以结婚就意味着至少要拿出50万元左右的首付在杭州买房,女友虽然明确表示不会要任何彩礼,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依然承担不起这笔高昂的买房钱。
鲁英的想法是再等几年,等自己多攒些钱后再考虑结婚,但是女友态度强硬,总觉得越拖越看不到希望。一来二去,双方闹得不愉快,女友直接表示不结婚就分手。为了凑钱,鲁英的父母东奔西走找了很多亲戚,却只凑了15万元。鲁英为了赚钱,情急之下,便将自己工作两年多来攒下来的6万块钱投到了股市,本想着赚一笔后就结婚,但是对股市一窍不通的他,没多久就把本赔完了。回忆起那段感情经历,鲁英最后用了一句话总结:“6年的感情,最终败给了一套房子。”
第一段感情的失败,对鲁英的打击很大,从那之后,他就很少主动和其他异性接触。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成家立业,鲁英的心里又很不是滋味。加上家中父母催得紧,都希望他能早点把家安定下来,鲁英被迫加入了相亲队伍。
那些五花八门的相亲对象,几乎都是周围同事介绍的,但是仅仅去了几次,鲁英就感到不舒服,“双方都不认识,但是见面没几句就聊到了房子,有的姑娘甚至一听说我没车没房,脸色就有些凝重,再一听家里条件很一般,下面就没有了什么话题。”
让鲁英彻底对结婚失望的,是遇见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姑娘,虽然长相一般,但他们首次见面相聊甚欢。女孩很热情,也很有主见,聪明机灵,是鲁英很喜欢的那类女生。第一次见面后,两人对对方的感觉都很不错,一连聊了好几天。正当鲁英觉得可以深入交往一下的时候,女孩突然提出说觉得两人不太适合。当时,鲁英的心里还没有那么难受,可是后来听说,那个女孩是相了一个条件更好的对象才拒绝了自己时,便有些心灰意冷了。也是从那时开始,鲁英意识到,如果不买房,自己可能很难遇到爱情。
2018年年底,鲁英终于买了房,加入了“房奴”大军,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每月高达8000元的房贷,生活并没有任何好的改變。其实,早从第一段感情结束之后,鲁英就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很晚结婚,“金钱与婚姻的关系,虽然很多人都回避谈论,但对于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没有钱就没有婚姻的资本。没有钱不能结婚,没有钱不敢结婚。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鲁英说。
南开大学人口学教授李建民认为:结婚率下降与结婚成本的增加有着密切联系,尤其考虑到大城市高企的房价和高昂的彩礼。如今结婚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996工作制”,没时间谈恋爱
朱迪所在公司实行的是“996工作制”。朱迪入职三年,工作辛苦,但收益颇丰,她觉得趁着年轻多奋斗,为了美好的未来,是值得的。唯一的烦恼,就是没有时间谈恋爱。
朱迪是1988年生的女孩,大学里有过几段风花雪月的恋爱,但都无疾而终。工作以后,尤其是加入目前的公司以后,朱迪原本对爱情抱有的浪漫想象,比如商场偶遇、聚会中相识等,都被现实击得粉碎。整天都在加班,哪里来的时间外出去闲逛,去偶遇?
朱迪终于接受了以前打死也没法接受的相亲方式。三姑六婆都介绍了不少她们认为的优秀年轻人给她,可几次约会下来,问题还是出在她的工作方式上。那次,她与最后一个相亲对象好容易约了见面,如常地吃饭、看电影。电影中途,她接到一个工作电话,不得不出去接听。一通电话下来,半个小时过去了。她再走进影院,虽然影院中光线很暗,她依然感受到了对方不好看的脸色。果然,电影结束,两个人客客气气地分手。分开不久,对方发来一条微信:“你是好女孩,可是你这样忙碌,怎么照顾家庭呢?很抱歉!”之所以让那个男孩成为最后一个相亲对象,是因为朱迪不想再去做这种无用功了。
事情转机发生在如常的一次加班中,同事们在一起一边忙着一边说笑着,聊以纾解加班的压力。朱迪就把自己相亲的囧事拿出来说,大家一通笑,年长的同事们说:“幸好我们都结了婚了。”这时,一位同事姐姐说:“朱迪,不如你不要到外面去相亲了,就在咱们企业内部相吧。大家相同的工作制度和时间,互相都了解,约会也不用另外去约,就相伴着一起加班挺好的。”
这话原是戏言,大家当笑话在办公室间传来传去,结果真的在另一个部门发现了一个小伙子,感觉和朱迪挺合适的。同事们一撺掇,两人也不别扭,约会就约会,反正都是单身,有什么关系。他们怎么约会?——加班结束后一起宵夜、撸串、聊天,竟然感情见长了,一对佳偶就谈成了,他们的爱情也成为了企业的一段佳话。
但朱迪和小伙子还不敢想到将来结婚、生子的事,因为一旦结婚组成家庭,两个人的角色发生转变,身上的责任自然也不一样了,到时候两个都是“996工作制”的人要如何分担责任呢?所以,就先享受恋爱的甜蜜吧。
有人戏言,现在的年轻人都嫁给了工作,相信“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现实也是,勤劳的工作才是年轻人安身立命之本,所以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也可以理解,但当爱情来临,工作与感情的平衡便成为年轻人的普遍挑战。如今,还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一对情侣虽然同在一地,但因为各自工作太忙,能够坐下来长时间聊天的也很少见。聊天全通过微信,做一次沟通便是穿越一次时空,人称“精神异地恋”模式。
长期加班、频繁出差、社交圈子小,成为“996工作制”的年轻人单身原因的“三座大山”。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下,似乎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网络填补了太多情感空间
张丽华今年30岁,在南京一家医药公司上班,她性格内向,加上工作三班倒制,没有太多接触异性的机会,因此单身到现在。但是和其他单身女性不同,张丽华不是为了事业而放弃婚姻,也不是对自己的婚姻有极高标准。她享受单身生活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网络填补了自己太多的情感空间。
“如果说哪个女孩不想遇到自己命中的‘白马王子’,然后步入幸福的婚姻,那绝对是骗人的。”早从大学开始,张丽华就喜欢上了一位学长,但是懦弱的性格让她始终迈不出这一步,最后眼睁睁看着对方有了女朋友。张丽华说:“都说大学是恋爱最美的时期,但是很奇怪,缘分这种东西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我。我的大学过得平平淡淡,一直都是一个人。”
工作后,社交面更窄,张丽华的感情就一直处于空白。说不着急,那不太可能,眼看着周围的好朋友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比起张丽华,她的父母更着急,住在江苏淮安的父母几乎每隔一周就要打电话问一下女儿的感情状况。
刚开始,他们也只是语言上的劝说:“女孩大了就不好找对象了。”“有合适的人就多接触接触吧。”有时候也会施加点压力,说:“邻居家的孩子和你一样大,都有孩子了,我就想我女儿啥时候能有孩子。”不仅如此,父母还托了各种关系给张丽华联系了几十个相亲对象,有公司老板、博士、医生、公务员……为女儿操碎了心。
单看相貌,张丽华对一些相亲对象还是很中意的,她也主动去见了几个。但是真正见面,才知道有多尴尬。因为自己性格内向,常常和对方说几句就没有了话题。有的相亲对象表面看起来很稳重,见面才发现人很轻浮。最让张丽华无法忍受的,是有一次在大年初三的相親,刚加完微信之后,那男的就给张丽华发了条信息,说完姓名、身高之后,突然加了一句:“过节应付一下家人,您别想太多了,新年快乐,晚安。”张丽华当时就蒙了……
相亲几次后,张丽华身心俱疲,不愿意见任何人。但是很快,她就有了新的情感寄托物——网络。网络的便捷和社交的媒体化让张丽华喜欢宅在家里,相亲失落时随时可以向闺蜜吐槽,吐完槽心情瞬间就好多了。张丽华超级喜欢韩剧和泰剧,剧情里的“完美恋爱对象”几乎满足了她对爱情的所有想象。男女主角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她就会从心里感到幸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真人秀节目,以及当下流行的各种社交软件,几乎占据了张丽华的所有空余时间。
从2018年开始,张丽华又迷上了一款“虚拟男友”游戏《恋与制作人》,游戏中四个男性角色分属不同类型,针对不同女性用户。游戏基于抽卡养成的玩法,加入了约会、触摸、温馨小屋、在你身边等恋爱互动系统,以现代都市为舞台,融入超现实主义元素,吸引了无数单身女性。张丽华很快沉迷其中,喜欢上了游戏中的人物——大学教授许墨,并和主人公完成了很多奇异的冒险,非常有趣。更让张丽华感到意外的是,这款游戏和别的游戏不一样,她还真实地接到游戏中的人物的电话并收到微信,“这种感觉实在是奇妙,就好像自己真的有了一个这样的男朋友一样。”
虽然深知网络上的东西离现实生活很远,那些影视剧中的人物、游戏中的完美意中人可能这辈子都不属于自己,但在心情低落、情感空虚时期,正是多元的社交网络让一些单身女性挺了过来。张丽华说:“我没有男朋友,所以我很乐于和一个‘纸片人’谈一段恋爱。”
(本文除署名注释图片外,其他配图与报道人物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