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动物,90后“燃青年”的野外人生

2019-09-10青辰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河狸牧民野生动物

青辰

在荒野中放养长大

1994年出生的初雯雯很小的时候就认定了动物与人类一样,是自然的孩子,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是她的家人,并产生了保护它们的使命感。

话要从头说起。1990年8月,初雯雯的父亲初红军来到新疆布尔根野生动物保护区,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初红军常将一些受了伤的小动物救回家,它们在家里满地跑,初雯雯就跟在它们后面跑。

7岁的一天,父亲送给她一臺数码相机,并神秘地叮嘱她赶紧学会使用,一个月后有大事要用。初雯雯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她拿着相机拍白云、戈壁、草地、河流……一个月后,父亲替她请假带她去看普氏野马野放。“原来您说的大事就是它呀!”初雯雯欢呼着蹦起来。

野放时刻到了,马群在经历了短暂的紧张和不安后,似乎明白了自己的命运,依次跨过围栏,接着撒开四蹄向远处飞奔,初雯雯一匹心爱的小马小古丽也紧跟在妈妈的身后“嘚嘚”跑远。看着心爱的朋友奔向茫茫的荒原,彻底消失在视线之外,初雯雯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回头一看,父亲也眼泪汪汪的,脸上却一直在笑。

稍大些,初雯雯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填写野外监测数据。为了培养初雯雯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父亲给她准备了一个大大的双肩包,里面装着水和口粮、GPS、风速仪、摄像机、照相机以及镜头等。一群人中,初雯雯是最小的成员,也是唯一的女性,但父亲要求她自己背着那些装备,必须跟上团队速度。陡峭的山坡要爬,湍急的河流要蹚,看见目标要火速前进……慢慢地,初雯雯习惯了野外工作的节奏,也练就了挽起裤腿敢下冰河水、爬起山来手脚并用决不落后分毫的个性。

为保护动物朋友,甘心做“残联主席”

每年节假日,初雯雯除了跟着父亲一起进行野生动物调研外,还经常跟着父亲参与野生动物救助。高中时,初雯雯主导了乌伦古河流域蒙新河狸调查的项目,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也因此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的保送资格,主修英语和传媒。到北京林业大学读研究生时,她转到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上。

2009年冬至2010年初春,新疆阿勒泰遭遇了一场特大雪灾。初雯雯被父亲带去戈壁滩上撒牧草,给饥饿的黄羊提供食物。车行处,只见路边有许多缩成一小团一小团死去的黄羊。看到幸存下来的黄羊为了挖到地上的野草,拼命刨开锋利的冰雪,以致蹄子腕都被割烂时,初雯雯痛哭流涕,结果泪水迅速结冰糊了一脸,没两天脸全冻烂了。

卡车缓慢行驶,初雯雯和父亲站在堆满草料的车顶一路将草料拨拉下去。“动物们最好养,只要有一口草一口水就能活下去。”父亲的话语里透出温柔的悲悯。落在冰天雪地上的黄绿色草料格外亮眼,它们往远方蜿蜒,渐渐形成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在野外久了,野生动物变成了初雯雯心中远距离的家人,它们受了伤,她会心疼;看它们过得好,她会很开心。初雯雯救过一只被非法饲养的红隼,还救治过失去半只脚蹼的火烈鸟、截肢的跳鼠、失去一只翅膀的白肩雕……多年来,自己收养过多少伤残野生动物,初雯雯已记不清了。有些没能活下来;有些养好伤之后,就放归自然了;有些家里放不了,就送到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了;也有的彻底失去野外生存能力,就留在了家里。收治的形形色色的伤残动物多了,朋友们调侃她是“残联主席”,称她的家是“残疾动物保护联合会”。

在动物保护的路上,父亲是一辈子走科研路线的学术派,初雯雯却认为只有调动大众的热情,让公众都看到野生动物的美好,认识到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野生动物才真的有未来。她决定用镜头记录并展示野生动物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让人们了解并喜欢上它们。2017年9月,初雯雯和搭档成立以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为主的“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

为拍摄科克森山的盘羊,初雯雯和团队成员每天步行16个小时,翻过数座海拔落差上千米的山,背着行囊和相机在乱石险峰间小心前行。有时他们会在阳光过于强烈不宜拍摄的下午,像盘羊那样在山顶小憩。为了抓住光线最佳的落日时分,他们要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才能收工,然后借着月光寻找盘羊行走的“捷径”摸索下山,走到车前常常已是第二天凌晨三四点,休息没几个小时,早上八九点再次出发。

尽管前路坎坷,但初雯雯从没退缩过,她常常自我打趣:“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做野生动物的守护神

历时一年,初雯雯终于拍摄完成了阿勒泰地区野生动物的纪录片,她心中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之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在父亲和阿勒泰地区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底,初雯雯成立“瞳之初自然保护协会”,以公益的形式来进行自然教育和濒危物种保护。

乌伦古河流域曾经有很多河道适合蒙新河狸生存,由于河狸和牧民们的牲畜对灌木柳日积月累的消耗,乌伦古河逐渐退化,两岸许多地方呈“秃”状,一棵灌木柳都没有。有一回,初雯雯看到两只因为出洞拿食物卡在冰层中死去的河狸,悲伤不已。父亲痛惜道:“如果它们有更好的筑巢位置,就能幸免于难了。”父亲用了几十年也只能维持河狸数量,以前初雯雯觉得很无能,现在才真心感到父亲为保护河狸付出的努力有多不容易。初雯雯想把河狸的真实情况告诉更多人,让它们慢慢恢复种群和数量。

如何让牧民不去破坏河狸的居住地,如何让河狸有吃的呢?初雯雯策划并发起“蒙新河狸守护者”项目,拿到了阿拉善SEE基金会创绿家的资助,联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河狸,并能亲身参与保护。该项目允许162名内地爱心人士通过每人捐500元钱的方式认领162个河狸家族,换成一车草,送给那些距离蒙新河狸家族最近的牧民,引导牧民主动守护蒙新河狸。“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比如喂胡萝卜和树枝;如果我们不造栅栏,许多河狸可能早就死了,死于饥饿、寒冷或天敌。”

初雯雯还发起了“河狸食堂”新项目,以发放补助的形式带动当地牧民为河狸种树,为河狸建立更多、更美好的家园。

渐渐地,牧民们保护河狸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退伍军人塔里哈提每天都会砍树枝喂养困在自家灌溉渠里的河狸一家,并想办法帮它们度过严寒的冬天,他觉得保护野生动物是一种荣誉。当地人也把初雯雯这个人美心善的女孩称为“河狸公主”。

初雯雯常到各个学校去宣讲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分享她与它们的故事;“瞳之初”还与机构合作,为孩子和家长们组织阿勒泰科考夏令营,让他们吃住在牧民家里,带他们看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让牧民们感受到野生动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2019年3月,初雯雯和王昱珩合作出版了新书《初瞳:我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到各大城市宣传售书,将所得收益返给“河狸食堂”。

9月到了河狸筑坝的时候,初雯雯带着团队主持开通了中国第一家野生动物直播频道——蒙新河狸野外直播,向全网直播河狸筑坝、囤粮食的全过程,央视《燃青年》节目组也派出人员对河狸直播一路跟拍。看到河狸用嘴不辞辛劳地啃着碗口粗的树干,看到老河狸带着小河狸出来闲逛时,一家岁月静好的样子让大家倍感温暖。许多网友向初雯雯表达了敬意和对动物的爱心,那一刻,初雯雯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编辑 郑儒凤)

猜你喜欢

河狸牧民野生动物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сь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проекта решения о запрете нелегаль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дикими животными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再立重典
商人买马
海狸建筑师
河狸颜士州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忙碌的河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