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新时期高校少数民族管理研究

2019-09-10王曦佘小梅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生

王曦 佘小梅

摘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情况、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交往情况了解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对高校现有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途经进行汇总分析,结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现状,注重微观化,要求从具体工作方法和途径中入手,提出更新的教育管理途经。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求,民族发展需求,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学生;高校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习总书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维护国家的和平发展,早日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势在必行。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和学习必然是他们未来发展的起跑线。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现状国内主要宏观研究较多,比如少数民族大学生现状描述性的分析,教育方向,指导思想,实现路径,缺少微观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实现路径方面,具体的实践路径较少,更多研究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和本质。刘晓东在《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度辅导的探索》中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在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辅导实质要深入了解,辅导方法多样化,辅导内涵突出“细、深、实、质”四个方面。季平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应该从以下四点进行开展工作:在思想上强化民族团结意识。在保障机制方面提升服务。

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四爱”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开展“爱党”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开展“爱国”教育;加强学校校史、校情宣讲介绍,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学校,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开展“爱校”教育;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展示活动,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激发学生对本民族和家乡的责任感,开展“爱家乡”教育。通过开展“四爱”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是降低教学要求,而是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合理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制定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增加课外辅导,强化学习训练,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安排成绩优秀的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学习帮扶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还有利于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建立学习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学金,加大对学习优秀学生的表彰和宣传力度,以典型带动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学校经常开展辅导员、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引领,但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专题培训开展较少,导致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不足、方式方法不科学。面对少数民族学生不断增加的情况,学校应选派优秀教师从事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并开展专题培训,引导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少数民族政策、民俗、宗教、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作,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沟通和交流,互派教育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工作,进行对口交流;从少数民族地区招聘思想政治过硬,精通汉语和多民族语言的优秀教师充实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通过加强培训、校校合作、人才引进等措施,打造一支懂民族工作,热爱民族工作的学生工作队伍,进一步提升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力量。

(四)开展关爱行动,做好扶贫助学工作

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关心、关注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状况,对其家庭情况进行摸底,掌握贫困生的数量,在平时工作中关注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及资料数据库。在“奖、助、贷、勤、补、免”等学生资助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通过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专项资助,提高资助比率等措施增加助学力度。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要加强“精神资助”和“心理资助”,要经常性的给予他们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诚信为人,切实帮助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针对性的提供就业帮扶

学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政策研究,及时了解当地的就业形势,搭建就业绿色通道,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就业帮助。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将职业教育渗透于每日、每事中。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形势和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同时牢固树立职业理想和危机意识,从而能焕发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愿意回生源地就业,乐于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提前了解当地的就业形势,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对于想参与当地公务员考试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考前辅导,提高其通过率。

三、总结

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是校园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我们应加强学习研究,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努力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丽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廣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8):22-26

[2]钟天华.新时期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长江大学报,2018,(6):183-185

[3]熊中清.新“五力模型”理念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9):56-59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