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创宜游的幸福城市
2019-09-10扬州市委研究室调研组
扬州市委研究室调研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扬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本地居民、创业创新者、外来旅游旅行者三个视角出发,连续18年推出改善民生“1号文件”、连续6年出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2号文件”、在全国率先制定服务游客“3号文件”,深入推动美好生活从宜居开始、美好生活向宜创发力、美好生活往宜游延伸,探索一条具有扬州特色的幸福之路。
“1号文件”:踩着老百姓的脚印走
11月22日,扬州全票获得2022年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举办权,此前扬州已连续14年举办全国唯一的世界田联半马金标赛事——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这不仅是对城市办赛水平的認可,更是对健康扬州、幸福扬州的极大褒奖。
近年来,扬州坚持“踩着老百姓的脚印走”,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敬老保小等重点抓起,持续提升民生标准、丰富民生内涵。
“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是最基本的民生。围绕让广大群众“喝上干净水”,先后投入45亿元,在全省第二家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农村居民与城里人一样喝上了“同网同压、同源同质”、经过大水厂处理的长江水、运河水。为了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菜”,实施“1161”菜篮子工程,本地自给率达到60%。为了让广大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专项用于绿化、10%用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创成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
集中力量解决民生难题,扬州基本还清民生历史“欠账”。从2010年起,投入170多亿元实施老小区、老宿舍、老街巷、老庄台等“八老”改造工程。投入50多亿元,将市区1976年以来的20万被征地农民全部转换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11年起,投入35亿元建设“不淹不涝”城市,整治市区积水点80多个,2014年以来主城基本没有发生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的积水事件。
扬州拿出城市最金贵、最美丽、离居民小区最近的地块,建成了366个集生态涵养、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体育休闲公园。结合承办第十九届省运会,在城市各处和下属县市新规划建设和改造了若干“分布式、有主题、多功能、两融合”的体育场馆,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大奥林匹克公园。在城市最繁华、交通最方便、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建成了30多个“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构建了“一城公园一城书”的城市格局。如今,到家门口的城市公园和体育场馆休憩健身、到家门口的城市书房读书看报,已成为扬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习惯。
“2号文件”:真正把企业服务好
第二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评选江苏唯一,绩效考评排名全国第一;营商环境“不见面审批”考核全省第一;新开办企业登记用时等4项商事制度改革关键指标全省第一……
这是扬州连续6年出台“2号文件”结下的串串硕果。“2号文件”围绕创新创业者这一主体,精准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真正把企业服务好。
——涉企审批立足于“简”,敢于向自身权力动刀。6年来,扬州先后开展了8轮涉企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工作,全市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15项,下放745项。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把实际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中心,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启动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登记制度改革,全力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办”向“掌上办”升级,推行涉企事项代办、帮办制度,全面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让企业腾出更多精力忙发展。
——涉企负担立足于“降”,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市及市以下政府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中介服务机构得到全面清理,严肃查处企业“被检查”“被入会”“被征订”“被评估”等各种乱象。在优惠工业用地出让底价、支持企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缩短竞买保证金返还时间等方面不断推出新政;开设“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各类风险资金池规模达15亿元;强化人才保障,制定出台“2+N”人才政策体系,在金融支持、住房资助、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涉企服务立足于“优”,为企业提供精准贴心服务。在全省率先设立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办公室,探索以“服务百强重点企业微信群”和“服务小微企业微信群”为重点的“众群工作法”,市县两级党政负责人和部门领导全部进群服务,实行“跟踪办理、办结销号、不办报备、延时催办、办理评价”,政企之间有问必答,马上就办。建立服务企业挂钩联系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月开展企业调研,百名处级干部与百强企业一对一挂钩联系,干部到企业既走又访、既问又答。
——涉企维权立足于“严”,持续净化发展环境。从制度层面确立规范规矩,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企业“安静生产”、推行“容期整改”等举措。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推动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直接分配财政资金、直接接触工程建设“三直接十大环节”40条规矩规范向纵深延伸拓展。
“3号文件”:系统优化旅游生态
2019年清明、五一、十一假期,扬州市政府大院3家靠近扬州核心景点瘦西湖的单位内部食堂对游客开放,提供成本价淮扬特色简餐,网友对此纷纷“点赞”。
这是近年来,扬州服务外来旅游旅行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扬州把旅游业作为永久性基本产业,坚定不移推进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在全国首创并连续三年出台服务外来旅游旅行者的“3号文件”,以全局性、长远性、国际性眼光做好旅游工作,系统优化扬州旅游生态。
在三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11个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在主要景区周边设置临时停车场,让外来旅游旅行者在扬州“行之顺心”;推行温馨体验式酒店服务,全市15家国资宾馆配备城市小书房(书柜)、儿童游乐区等休闲设施,让游客“住之安心”;加强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单位“透明厨房”建设,让游客“食之放心”;打造5家美食书场,现场展示淮扬菜大师技艺、木偶、扬州评话和扬剧等项目,让游客“娱之开心”;推进放心消费场所建设,“扬州不宰客”已成为旅游业界的共识,让游客“购之称心”;实施重点景区门票优惠,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让游客“游之舒心”。
如今,宜游扬州越来越得到旅游旅行者的认可,“东亚文化之都”“世界美食之都”先后花落扬州,标志着“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制定实施“三个文件”为抓手,统筹推进宜居宜创宜游城市建设,扬州既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推进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留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
为民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民生幸福工程需要真金白银,而企业创造财富、游客带来财富。因此,宜居宜创宜游是一个整体,必须系统谋划,坚持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推进,让政府、企业、居民“三个口袋”都鼓起来。
为民服务要想说得到做得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不可能短期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必须分轻重缓急,从最需要的地方做起。扬州在文件制定过程中,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问题,从可操作性出发,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说到做到,干一样、成一样。
为民服务应该以结果为导向,必须坚持实务操作、持续发力。为人民服务,既要有情怀,也要有方法。扬州在明确工作任务时,坚持“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标准。“三个文件”制定常态化,一年接着一年干,每年重点不一样,迭代改进,久久为功。
(调研组成员:张清山、周勇、徐彪)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