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动态生成 构建开放和谐的数学课堂

2019-09-10王彩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减数腰围数学

王彩风

“生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正逐渐代替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对话,师生的心灵距离拉近了,学生的个性有了彰显的平台……于是平等、互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对话成为了我们数学课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抓住灵感,放飞灵性的翅膀

儿童具有得天独厚的纯真和奇思妙想,他们不象成人那样,被常情、常理、常事、束缚,从这点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

(一)让数学知识与绘本故事结合

现行教材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在设计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发现问题的素材和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素材,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在思考中有所得。

例如:在《0的认识》一课中,我结合童话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编设故事,从故事中找到数学知识:“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怎么表示?用0表示——0可以表示没有,当学生用自己童稚的语言描述这幅情境图时,充满了情趣:“钓到鱼的小猫兴高采烈的回家了”,“没钓到鱼的小猫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二)为孩子的“出格”鼓掌

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天真烂漫,想说就说,没有顾忌。正是他们还没有过多的约束,还没有揣摩教师意识和本领,所以他们的回答往往超出教师、教材的本意。但是这些“出格”的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情况随机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学生掌握了“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關系后,我领着学生做游戏,我说哪个方向学生就赶紧指向哪个方向,看谁反应快。看来这个游戏并不难,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我说哪,学生指哪,动作整齐划一。可是没过一会儿,我就发现有一个学生似乎对此不感兴趣,调皮地反其道而行之。我说左,他偏指右,我想用眼神制止他,可他依然我行我素。我干脆停下来,问他:“你怎么了?”没想到这孩子站起来大声说:“这样做更有趣!”,我心里一动:是啊!既然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位置关系,反过来做游戏岂不是更有挑战性?于是,我马上决定:“行,就按你的办!”接下来,学生们玩得更加带劲了。就这样,课上到最后,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我想,正是许许多多的“出人意料”之中,闪现着学生智慧的光芒和创新的火花,我们教师如果也能“跳”出教材和自己原先已设定好的“方格”,或许会眼睛一亮,眼前呈现出固定视角所看不到的景象,这时,我们应该为了孩子的“异想天开”和“出格”而叫好。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让个性得以张扬

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重心。当教师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关爱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时,就会获得全新的体验。

(一)重视学生的问题

学生向老师提问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他也许会从此失去提问的兴趣和勇气。相反,如果老师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保护好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也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尊重。在学生学完“25-4”以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其中一个学生问:“老师,4能减25吗?“我没有一语带过,而是非常关注这个学生的问题,这个质疑环节不只是一种形式,于是顺势说:“就是啊,4能减25吗?”这个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生1:不能减,因为4比25小。

生2:不能减,一减就不知道等于几了,没法算。

生3:可以减,但是要想办法。

生4:先借数再减。

生5:借数来减就等于负数了。

生6:等于-21。

问题解决了,从头到尾我没下一个结论。但是我充分重视了这个问题,并且让这个问题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源泉,还巧妙地借助学生的智慧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接纳学生的意见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老师才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事实上,如果一个老师能够虚心向学生学习,也会受益匪浅的。比如:有些学生在做减法时,喜欢把被减数和减数交换位置来算,导致出错。

于是我郑重的告诉学生:在做加法时,可以根据需要,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但是在减法中,被减数和减数绝不可以交换位置,绝对不可以!话音刚落,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说的不对”。我听了愣了一下,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这孩子说: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被减数和减数也可以交换位置。

我问他:“什么时候”?他说:“比如,被减数和减数完全相同的时候,可以交换它们的位置”。我当时一点也没觉得尴尬,相反,非常地欣喜,我为学生有这么缜密的思维而高兴,更为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而感到欣慰。借着这个话题,我很诚恳地认了错:“我教了多年数学,从来没有学生敢挑我的毛病,今天却有学生指出了我话里的错误,真令我感到意外。今天这节课,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不但很佩服你,还要谢谢你。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他一样,不迷信老师,不迷信书本,遇到问题能有自己的思考”。学生们听了这一番话,集体自发的欢呼、雀跃!

(三)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课堂上,学生想研究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方式去研究这个?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想去尝试?教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是教师关注学生与否的一种重要体现。在学习了测量的知识以后,我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腰围,第二天汇报。

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您的腰围是多少?”同学们顿时一阵哄笑,我说:“你们先估计一下。”这个学生说:“老师,您先说您怀孕没有。假如怀孕的话,腰围就会比平常人多出几十厘米。”我说:“没有。不过,你这么问,说明你平时挺爱观察,也爱想问题。估的准不准,还得动手量一量才知道。但今天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办?”这个学生跑上讲台,拿着米尺,小心谨慎地围着老师的腰绕了一圈。看一看是83厘米。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我想用一张长长的纸条,对着米尺,把刻度画下来,就可以当卷尺用了;另一个学生说:我可以拿一根绳子,围着您的腰绕一圈,再量—下这根绳子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说:我只要把老师的皮带取下来量一量就知道了。 还有的说:我一拃有10厘米长,看看您的腰围有几拃就可以了……

就这样,学生们用他们想出来的各种办法,在我的腰上折腾了好一阵,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师,您该减肥了”,在一种开心的氛围中,量腰围的活动结束了。学生一个玩笑似的要求,使这堂课完全打破了原计划,而这堂与原计划完全不同的课,由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得特别主动,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我再一次感受到在学生身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减数腰围数学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佩戴腰围要注意什么
腰围佩戴有讲究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一起摘月亮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越长越矮的西西豆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