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理性的教学设计观及其实现路径
2019-09-10王裕会郭黎仙祝小春
王裕会 郭黎仙 祝小春
摘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具有绝对理性的教师是不存在的,教师具有的只能是有限理性。教学设计需要理性,更需要认清理性的有限性,否则,教学设计将不过是一纸空谈。本文提出基于有限理性的教学设计观,从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含义、内容、特征三个方面厘清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意蕴,用“四个有利于”说明了构建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对于教师的意义,并从外界因素与教师自身努力两个角度澄清了如何使教师确立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
关键词: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一、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含义与内容
(一)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含义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具有绝对理性的教师是不存在的,教师具有的只能是有限理性。因此,教学设计需要理性,既要承认理性的积极作用,又要承认理性的有限性。因为理性是有限的,所以有限理性支配下的教学设计不可能是完美的,最大限度只能做到相对满意。在教学设计时,理性和非理性要同时发挥作用,共同完成设计任务,使教学设计既科学合理,又灵活机动、充满温度。
(二)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内容
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包含以下内容:1.辩证的态度:既要承认理性,又要承认理性的限度,并合理发挥两者作用;2.复杂范式: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放弃原先的简单思维范式;3.相对满意的教学方案:没有最优,只有相对满意;4. 生成性思维:完全预设是不可能的,必须留出空间、给予弹性,不断改进、不断反思、不断优化;另外,教学设计≠教学前准备工作,并非一定要在教学实施前完成,实际上,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在反思中修正不断优化方案的过程。
(三)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特征
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有以下特征:
1、相对性而非绝对性。即承认教学设计及其理性的作用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统筹考虑教学条件和学生水平、在理性范围内进行的教学设计是相对有效的,相反,盲目追求完美、僭越理性的教学设计则是部分无效甚至是全部无效的,这种教学设计无非是一种形式罢了。
2、复杂性而非简单性。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的教育决策,教学设计的过程其实是教师做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任何一个因素有所改变,教学设计就要进行相应的变动。然而,有的教师全然不顾教学设计的复杂性,把教学设计当成一项任务,采取固化的、简单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应付,比如,有的教师竟然会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案连续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课。
3、结合性而非单一性。我们说教学设计需要理性,绝不是说教学设计仅仅需要理性,理性和非理性必须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教学设计功能的完整。
4、开放性而非封闭性。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都不必拘泥于课程标准、教材的限制,而应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在遵守既定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情分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丰富。
5、灵活性而非教条性。教师不是教学机器,不能把教学设计奉为绝对指令,在课堂上严格按照指令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地进行适当的教学程序及教学方法手段的调整。
6、个性化而非标准化。每个教师的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都是不可复制的。因此,教学设计也应体现教师的个性,而不能僵化固守同一种模式,也就是说,教学设计应该是个性化的而非标准化的,应该是各有千秋而非千篇一律。
二、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意义
承认理性的有限性,是教学设计走向科学化的前提,有利于教师正确地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综合力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或者所有教育工作者而言,树立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并把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作为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形成对理性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
明确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是一个人做出正确决定的前提。对于教师而言,承认有限理性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能够帮助教师保持理性态度、减少低级错误、少走弯路。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力量
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认为,在教学设计中,理性和非理性都很重要,二者的使用都各有限度和范围,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树立,有助于教师全面利用理性与非理性在教学设计中产生的合力,充分发挥两者作用,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并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树立,有助于教师摒弃单一化、绝对化、标准化、程式化的教学设计观,不再盲目夸大教学设计的作用,不再盲目追求最优的教学设计,而是让教学回归现实,回归本真,脚踏实地,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个性化的协调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学生发展、教学质量及教师自身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则为教师的个性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平台,尤其是非理性的参与给了教师更多发挥个性、施展才华和魅力的空间。
三、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的确立
观念的革新与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它不會自动地为教师们所掌握和树立,首先需要成熟的外部条件的保障和支持,其次需要教师正身端正态度、更新观念、加强努力,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一)成熟的外界机制是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得以确立的保障
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教师的成长取决于教师的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外界因素的支持和保障。成熟的外界因素是教师形成正确观念、养成正确行为的温床,是教师获得安全感、成就感的基本支撑。
1、系统的教学设计培训
大多数新手教师在入职之初都会接受学校组织和安排的教师培训,一般由理论学习、专家讲座、交流学习、优质课观摩等几种形式构成。但是,这种教师培训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大多停留在“走过场”的形式化的层面。在教学设计的培训方面更是如此,教学设计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经验与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却往往是采取理论的授课方式。这一方面使得教师把教学设计当成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认为教学设计是枯燥的、乏味的、没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加重了教师对教学设计程序化、模式化的理解,白白浪费了对新手教师进行正确的教学设计观念和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机会,使他们带着僵化的、形式化的教学设计观成为教师队伍的一员。
要想使新手教师们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教学设计观,并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一直用科学的正确的教学设计观指导教学设计行为,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形式化的教师培训制度,从新手教师培训和教师的在职培训两个方面,培养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设计观。第一,要改变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刻板印象。教学设计是一门来源于教学实践并始终指导教学实践的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是在丰富生动的教学实际中生成的方法技术,是与教师个性结合的充满魅力的艺术,而不是固化的单一的某种方法或模式。第二,要丰富教学设计的培训内容。在教学设计的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打好理论基础,教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还要结合教学实际,把一线优秀教师设计出的各种各样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呈现给受训教师,把用一流的教学设计指导下的优秀课堂呈现给受训教师,让教师们有直观的、生动的、深刻的体会,意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要丰富教学设计培训的授课形式,增加实践比重,带领教师到名校参观见习,在真实的优秀课堂中体会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魅力。第四,重视在职培训,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增加教师与名校名师的交流机会,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2、日常检查评价制度
目前,常规的日常化教学检查比较注重表面,一般主要关注教案要素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而对于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逻辑是否可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则比较疏忽。也就是说,尽管不同学校常规检查的频次和方法手段不同,但真正为了抓教学质量而深入检查的少,停留在表面检查的多。然而,日常的检查评价制度是对教师的施压,也是对教师的指导,形式化的检查只会造成教师们日复一日地应付差事,长此以往,又何谈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呢?因此,要改变这种重形式轻实质的检查倾向,重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个性,允许教师根据教情学情实际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改变过度依赖教学媒体的倾向
现在的教学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过度依赖教学媒体,好像不使用多媒体课件,就不知道一节课该如何去讲。很多教师,没有多媒体课件,甚至已经不会教学了。笔者真身经历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某教师在上课时发现课件打不开,就对学生说:PPT出问题了,这节课大家自习吧。笔者不禁想问:难道只使用传统媒体的教学真的已经落伍了,甚至被嘲笑、被淘汰了?到底是教师支配多媒体课件、还是多媒体课件支配教师呢?如果只有一个讲台、一张黑板、一支粉笔,此外无他,现在的教师有几个能信心满满地说自己能上一节精彩的课呢?诚然,多媒体的产生是教学发展的进步,但是,无论多媒体发展到多么先进的地步,它始终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永远不可能凌驾于施教者之上。有的教师离开多媒体就不敢上课,有的教师在多媒体出现问题时就中止课堂,有的教师只是多媒体课件的“朗读者”,这些行为,都值得被现代教学媒体绑架的教师及管理者深刻反思。
(二)教师的自身努力是有限理性教学设计观得以确立的根本
成熟的外部机制仅仅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自身努力是有限教学理性设计观得以确立的根本,是决定性因素。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首先,教师要加深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等知识,通过学习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生动地理解知识,用理论制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慢慢摸索、形成适合自己的独到的教学理解,切忌生搬硬套、死学死记。其次,教师要加强思维训练,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2、养成对教学设计不断反思的习惯
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反思的重要性,从行为上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与水平。首先,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重视反思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与总结自己在教学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与存在的不足,深挖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或寻求专家教师的帮助。其次,要不断提升反思的水平和效果。反思不是简单的回忆和纠错,而是在教学的循环过程中不断纠错、不断改正、积累经验。要做到有用的经验循环使用,犯过的错误尽量避免,不断更新自己错误的教学设计观,树立正确的有限理性的教学设计观,并学会如何合理发挥教学设计的作用。最后,要把自身反思与同事交流结合起来。我们对自己的审视和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自己的教学和设计方案,可能會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情况,多与同事交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就是为了弥补这种片面性。因此,教师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互相检查,互相纠错,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风格
杜威把个性解释为“一些在价值上独一无二或不可被取代的东西,一种独特的价值差异”。教师个性是属于每一位教师的标签,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所给学生带来的学习体验都是不同的。试想一下,假如所有教师都拥有同样的教学个性、使用同样的教学模式,那和教学机器又有何差别呢?反过来说,若每个教师都有其个性,则教学是多元的、有活力的、充满张力的,这样的教学,何愁创造力,何愁生命力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教学理论,照搬照抄他人教案,要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风格,对于学情有准确的把握,对于教学内容有精确的分析,对于教学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裕会(1990-),女,山东滕州人,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教学考评中心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郭黎仙(1989-),女,山西临汾人,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教学考评中心教员,从事心理教育、教育理论研究。
祝小春(1981-),男,江西上饶人,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教学考评中心,从事教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