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行与思
2019-09-10柳东宏
摘要:综合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局限于陈旧的教学理念,而项目学习可使以上现状得到改变。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的教育观念,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应用
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但是由于该课程与学生的成绩关联不大,因此部分教师采取敷衍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多数学校未建立全面的教学体制,未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配备专门的教师,任课教师均为班主任或者其他教师。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为能完成任务量,常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挪作它用,要求学生学习其它科目。学生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够重视,课程实施水平有目共睹。长此以往,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忽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这些问题均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
探究一种与该课程特性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改善目前课程实施的现状。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它是在学习中以某个知识为中心,并将有限的资源予以整合在生活中、实验等中将外在的知识化为内在的知识体系。项目學习往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一、确定主题,突出合理性
课堂质量的高低是由项目主题的合理性所决定的,教师不能主观随意性过强。教师在制定项目主题时,首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其次应遵循教材内容,以此来对活动主题加以确定,为综合实践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在制定活动主题前,教师要充分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学校资源,切勿脱离实际。其次,项目主题的确定应与学生熟知的事物相关,保证教学效果。如在《我是小雷锋》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去给老人包饺子、打扫卫生、演出节目,为老人们送去温暖。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二、选择项目,突出可行性
在开展项目活动开始,教师必须要保证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意义所在.因而教师需要将项目活动进行全面的计划和分配。在项目实施前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规划以及可行的方法,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在每设计一个活动环节中,教师都要根据当地情况考虑其实施的操作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从而因材施教,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其三,准备好相应的物资,与活动中需要用到的设备。综合实践课是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过程,再根据项目活动计划予以开展。多数教师会根据所定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然而一旦转移教学阵地,教师是难以控制突发或者意外事件的发生。学生的专注点也往往随着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偏移,对此教师要审时度势,将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另外也可在教学目标不改变的情况下,将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使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如在“神奇的昆虫”项目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到昆虫存在的地方和生长季节,其次考虑其可行性,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昆虫进行解剖,向其讲解其内部器官,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最后,教师可提出昆虫的生活习惯、饮食等是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更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作业指导,强化针对性
项目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予以考察,以能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并用于指导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教师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创作作品。其作业可以是一幅画、一个物件、一篇感想等,教师不必拘泥于纸质作业,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主题的认识,而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同样也是转化知识的过程。如在《变废为宝》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外收集塑料瓶,并自带彩笔,可将其制作成圣诞老人;另外还可利用塑料瓶制造成风铃,并向学生们讲述塑料瓶的价值,进而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课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身边的东西进行改造,继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力。而教师对作品评价时,可以就其作品的内容、可用价值、操作性、新颖性等全面评价,并给予学生夸奖,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为促进该课程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多种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改善。
一、创设情境,增强画面感
为确保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教师应将情境教学对策应用其中,利用各种教学用品,如:图片、多媒体,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如当教师在讲述父母之爱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父母的爱,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父母细心呵护的画面呈现到学生眼前,并引用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父母之爱。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感同身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强科学引导,提高教学效率。
二、体验情境,增强趣味性
在情境教学中,体验情境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教师应该采取有效对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情境。如教师在讲述纸工创作的步骤时,可以将彩灯、小动物、团花等事物展示给学生看,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一些纸质工艺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科学引导,如:彩灯需要哪些材料才能制作而成,纸工制作符号有哪些。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
三、表达体验,增强主动性
帮助学生体验情境外,还应要求学生学会表达,将自己体验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纸工,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述生活中各种纸的类型以及用途。通过学生语言的沟通,帮助学生感受到纸的重要作用。除此以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具体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除了运用上述三种形式之外,还有探讨辨别法以及行为实践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并且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项目学习方法。项目学习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需要教师在详细了解该理论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实施项目学习教学时,应注意制定科学的主题以及项目的可操作性、评价方式等内容,进而整体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2]王志军,王小根.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3,06
作者简介:柳东宏(1972.2-),男,汉族,江苏省泰州市,学历:大学本科,专业:小学教育,职称: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