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遗产》创新性教学的思考
2019-09-10肖时珍
摘要: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世界遗产总数居全球第二,因此,世界遗产教育教学尤为重要,《世界遗产》也成为很多高校开设的必修课或公选课。为进一步提升世界遗产教学质量,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作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形式上提出建议,建议教学内容应该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突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应跟着全球世界遗产发展演化而不断更新;在教学方法与形式上注重传统课件与视频动画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后阅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中文教学与英文运用相结合、专业教师讲授与管理实践者经验分享相结合。
关键词:世界遗产;创新性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前言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 自然景观。截止2018年7月,全球共有1092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845项,自然遗产209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38项。中国是世界上第二遗产大国,拥有世界遗产53项,其中文化遗产36项,自然遗产12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世界遗产的数量名列全球第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重视世界遗产教育问题,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教育计划”第27条中明确提出:“本公约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本公约第一、二条中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我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更应该履行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升《世界遗产》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世界遗产相关的教学课程,名字叫《世界遗产》(贾峰等,2012)、《世界遗产赏析》(马月伟,201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孙克勤,2009)、《世界遗产与保护》、《世界遗产鉴赏与旅游》等,或是必修课、或是公选课,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对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视。通过开设该课程,可使学生掌握世界遗产及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的相关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相关世界遗产地的资源价值,掌握一些遗产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式等,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世界遗产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很多学者也对世界遗产相关教学开展了研究和探讨,孙克勤(2004,2005)探讨了世界遗产相关教学;马月伟(2013)以西南林业大学选择公选课世界遗产赏析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了解学生选课原因、所了解的遗产相关知识、学生期望以及获得遗产知识的途径等,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进行了探索;郭爱香(2011)就我国的“世界遗产”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张芹(2012)将旅游管理教学与世界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强调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突出世界遗产保护,协调旅游与保护的矛盾;施维(2015)就世界遗产课程的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方面在中学的实践进行总结;郭莹(2015)针对满族舞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研究和探讨。但是,由于世界遗产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国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根据作者从事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研究、教学十多年的经历,提出对《世界遗产》创新性教学的思考。
二、《世界遗产》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应该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世界遗产》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也包括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管理,全球1000多项世界遗产的鉴赏也可以作为世界遗产课程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进行世界遗产教学时,教学内容应该全面覆盖,包括世界遗产的概念、由来、类别、世界遗产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申报、评估、保护管理与监测、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实现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管理对策等,以及国内外一些典型世界遗产地的鉴赏等。具体的授课内容可以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官方网站whc.unesco.org,。面上覆盖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专业需求突出重点,比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同学,可重点突出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知识的传授等。
(二)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很多学者在从事研究过程中出版了与世界遗产有关的专著(罗佳明,2004;孙克勤,2005,2007,2008;熊康宁,2012),可作为世界遗产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是世界遗产教学的最具参考价值的教学资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内容从1972年签署生效以来尚未发生变化,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却在不断更新不断修订,从1977年产生第一版本以来,已经经历了多达26次修订(表1),对世界遗产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比如,201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大会正式通过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项目,并将其纳入2012-2022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战略行动计划。2016年10月,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以申报策略为主要修订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第61条),修订后,由每年一个缔约国最多申请两项,缩减为每年一国只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并且全球新审议的遗产数量上限从45项减到35项,等。同时,世界遗产名录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变化,或有增加、或有除名,因此,在进行《世界遗产》教学时,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三)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不断更新的研究成果与案例相结合。
《世界遗产》是一门理论和应用都很强的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世界遗产的理论知识体系,将该理论用于自己的研究中,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世界遗产自觉保护意识和解决遗产地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冲突问题,使世界遗产能更好地传承给子孙后代。而在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通过科研学者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努力,也在不断解决新问题,这些实际的案例都应该成为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和内容。比如,作者承担的《世界遗产与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的概念、由来、类别、评价;世界遗产的申报、评估、保护管理与监测;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理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案例—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对策理论;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案例—武陵源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挑战;中国丹霞世界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挑战;梵净山世界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挑战;湖南武陵源世界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挑战;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挑战;黄山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澳大利亚Naracoorte模式;建贵阳至南宁客运专线铁路项目建设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影响、赤水市丙安水库工程项目建设对中国丹霞赤水世界遗产地的影响、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等,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大大增强了学生从事世界遗产相关研究与应用工作的实践能力。
三、《世界遗产》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一)传统课件与视频动画相结合
《世界遗产》是一门理论及欣赏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也要求教学形式除了制作相关的传统课件外,还可以结合世界遗产地的经典影片进行教学,力求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从感性上有所认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官方网站上whc.unesco.org可以免费查阅下载到世界遗产地的视频资料。
(二)课堂讲授与课后阅读相结合
和其他课程一样,《世界遗产》的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很难面面俱到的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课后阅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任课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内容和上课进度选择合适的课后阅读资料,包括《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世界遗产中心官网上公布的相关资料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的研究成果等,后通过读后感交流等形式,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三)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世界遗产自身的理论系统要求在讲授这门课时,老师须安排理论教学,但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深刻体会世界遗产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的冲突,以及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与技术,建议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课外实践,将学生带到世界遗产地亲自体会和学习,到遗产地及缓冲区开展一些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访谈,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牢牢掌握世界遗产的理论知识。
(四)中文教学与英文运用相结合
世界遗产的相关工作为一项国际性工作,制定及使用的标准和相关指南均为国际标准,因此,会涉及很多外文资料。就世界遗产中心而言,要求的语言为英语或法语,因此,在进行世界遗产课程讲授时,除了用中文教学外,建议增加英文教学,提升学生在世界遗产领域的英文应用水平,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遺产的内涵及相关要求,也为学生毕业之后进一步独立钻研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五)专业教师讲授与管理实践者经验分享相结合
世界遗产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既涉及到专家学者的研究,还包括保护管理第一线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他们在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过程中,参照相关国际规定,结合自身世界遗产地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集成甚至研发了非常有效的管理技术,因此,可以借助“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纪念活动,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到学校给学生做经验分享,提升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实际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能力。2017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我们邀请了贵州三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管理者到贵州师范大学分享经验,为《世界遗产与保护》这门课程的教学起到较好的作用。
四、结语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大自然的精华,也凝聚了人类的智慧。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的青年人手中,加强对青年人世界遗产教育对保护、管理世界遗产以及实现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高校教师在进行世界遗产教学时,应多查阅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尽可能覆盖世界遗产的内容,同时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教学方法与形式上注重传统课件与视频动画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后阅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中文教学与英文运用相结合、专业教师教授与管理实践者经验分享相结合,多方位提高世界遗产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爱香.我国的“世界遗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1,(3):30- 33.
[2]郭莹,葛宗男.谈满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5,(7):268.
[3]贺云翱.关于中国世界遗产教育问题的思考[J].世界遗产,2007,(1):32- 35.
[4]贾峰,殷海成,张莉等. “世界遗产”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中国电力教育,2012(31):96-97
[5]李志超.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及大学责任[J].教育与现代化,2007,(3):7- 10.
[6]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马月伟.公选课《世界遗产赏析》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221-222.
[8]孙克勤.“世界自然遗产”与“生态学”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2005,(2):113- 118.
[9]孙克勤.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教育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4,(4):99- 103.
[10]孙克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11]孙克勤.世界遗产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12]孙克勤主编.世界旅游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孙克勤主编.遗产保护与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14]熊康宁,肖时珍,陈浒,等著.世界遗产与赤水丹霞景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
[15]张芹.旅游管理教学中要强调世界遗产的保护[J].中国校外教育,2012,(3):18.
[16]施维.世界遗产教育在中学的探索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5,(15):56-5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0502606- 01)、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775号)。
作者简介:肖时珍(1981-),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理学与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