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3-6岁儿童良好心理培养途径

2019-09-10熊兴菊

南北桥 2019年20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关心情绪

熊兴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孩子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3-6岁阶段,是孩子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在这一阶段,是培养他们健康心理行为的大好时机。

【关键词】心理健康  3-6岁儿童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187

随着儿童的成长,在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现实所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每个儿童最终都要长大走入社会,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它复杂,但它可磨炼人,社会政治局势、社会背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状况、社区环境的好坏都是影响3-6岁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的体现。对3-6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首先必须要清楚影响3-6岁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采取积极、主动而有力的预防和矫治措施。

一、影响3-6岁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心理因素

3-6岁儿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都是由于心理矛盾被激化或不良刺激持续影响的结果,其中以需要动机、情绪与情感、意志和性格影响为甚。性格与气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人的性格特征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例如:生活中有的人诚实、谦虑、勇敢、热情、乐于助人,而有些人则狡猾、傲慢,虚弱,冷漠,自私自利。由此得到的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3-6岁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环境因素

影响3-6岁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还有环境因素,环境又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就家庭因素而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3-6岁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的自然结构,文化经济背景,人际关系,教养方式等是造成人的心理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长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3-6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教育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教师忽视的3-6岁儿童则经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基于此,需要加强3-6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一)创造轻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双方积极参与、互相影响的过程。所以是否能够为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在某些层面上是与儿童健康教育的是否成功息息相关的,再者教师的态度、行为和人格品质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教师应着重为儿童提供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第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蹲下来和儿童说话,学会尊重儿童,聆听儿童的烦恼,共同分享儿童的趣事,掌握儿童的喜好,这些都是在为教师与儿童之间创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儿童愉快地、积极地完成他们所能完成的事情。儿童没有了烦恼的事情,就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价值,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第二,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身来为儿童树立榜样,利用自身轻松的情绪为儿童疏导其心理情绪,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一个愉快、温馨的群体中,明白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而随时调整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第三,当发现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情绪时,不要急于求成。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有许多种,都是具有特殊的原因及其背景,想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对症下药,从根本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根源。

(二)培养儿童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关心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培养儿童从小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对提升儿童的高尚情怀、建立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人类的生活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建立的。关爱他人,指的是要学会体谅他人的情绪,并要发自内心地关心、支持他人。

教师除了细心制定主题活动和游戏外,还要密切注意儿童在平时生活中表现出关心别人的影子,给予儿童适应的支持和鼓励。让儿童学会用“爱”去看身边的事物,给予需要关心的人支持和鼓励。比如活动课上学习《公交车上》,引导儿童为饰演老奶奶的小朋友让座和《为地震灾区小朋友盖新房》等活动,利用情境扮演帮助儿童养成关爱别人的品质。再比如组织“比童年”的活动,先让教师为儿童讲述《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经典故事,引导儿童将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相比较,进而促进儿童的同情心,明白自身拥有的快乐生活。在通过讲话活动,使儿童的关心从故事中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让儿童知道,在他拥有幸福生活的同时,还有许多的人因贫窮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可以上学的小朋友们,因此要告知儿童,要学会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再带领儿童到福利院、孤儿院尾门那里的小朋友们,给予他们鼓励。让儿童亲身体会到:他人需要自己的关心和关爱,同时自己的关心也为他人送去了许多快乐。并且教师及家长还应适当支持儿童饲养小动物,例如:小乌龟、龙猫等;或是学习培养花草。儿童通过自己照顾这些小宠物或者小花草,能够初步形成爱心意识,体会劳动和爱换来的成就感。

三、结束语

3-6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6岁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3-6岁儿童的情感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幼教工作如能较多地从关心和满足3-6岁儿童的情感需要出发,加强对3-6岁儿童的情感教育,就能从小奠定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为今后培养3-6岁儿童具有更高级的社会情感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崔帆.班级文化对随迁儿童心理发展的引导[J].教学与管理,2019(17):14-16.

[2]王增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学周刊,2019(19):54.

[3]孙磊,张乘风.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儿童娱乐空间的情感表达[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6):114-115.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关心情绪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开心与关心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