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李菊

南北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李菊

【摘    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是综合形成的学科。虽然它的难度和复杂性并不突出,但是其知识面之广,知识点联系之松散,这也就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小学阶段的科學教学需要教师优化教法,尽可能克服这一难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075

在认真研究过小学科学教材和教学大纲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实践与实验积累学生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教学区别于初高中教学,该阶段的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不突出,理论化的教学难以达成教学要求。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紧扣学生学习心理进行教学设计,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科学实验、户外实践等,综合考虑教学的主客观因素,推动学生能力与学科质量共同提升。

一、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打好课堂教学基础

合适的教学情境是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科教学特性的综合反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师要根据实际变化选择恰当的工具、教法构建教学情境,建立起人性化的教学课堂。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要牢牢抓住小学生活泼好玩、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堂讲解和实验的过程中穿插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有趣的视频、互动性强的游戏、形式多样的实验,打造一个趣味的、积极的、活跃的小学科学教学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方法、步骤、类型提供改进意见,从而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推动教学有效性不断提升。

二、运用实验教学法丰富教学层次,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喜欢新奇的事物,所以对操作类的科学实验很难产生抵抗力,因此使得实验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尤为显著。它既可以转化理论教材的抽象性,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教师要优化实验教学的思路,用实验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证明与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的层次。举个简单例子,在认识静电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理论化地解释静电难以让学生对静电有直观的认识,所有教师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静电实验深化学生的理论理解。教师先用一支圆珠笔靠近碎纸屑,学生能够观察到纸屑不会被圆珠笔吸引。然后教师再将圆珠笔放在头发上反复摩擦数下后靠近碎纸屑,学生就会观察到碎纸屑会被吸到圆珠笔上。这样,教师就能更加直观形象地给学生解释什么是静电,静电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开始形成的阶段,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逐渐适应教学节奏和教材难度。这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阅读教材的习惯

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信息来源。教师的教学围绕教材展开,学生的学习也要始终以教材为中心。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是一个反复强化记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熟悉教材知识点的分布,强化对概念、重点的记忆。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教材中常常会出现对知识点解释不到位的情况,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形成质疑教材的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主动深入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更加立体、全面、客观的学习效果。

(二)主动观察的习惯

科学是一门在观察自然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善于观察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教材中的理论运用起来,还能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新天地,感受科学的魅力。一方面,教师要提高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观察。例如教师在做燃烧实验时,要让学生观察实验中光、热、质、量的变化,而不是让学生的注意力被实验中绚丽的火花吸引,导致教学的意义被曲解。

(三)动手操作的习惯

学习科学不只是背诵概念和记住知识点,而是以知识点为基石,对自然和生活进行实践与检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行思合一”的重要性,让学生根据科学理论去设计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或者开展实践活动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不同溶液的蒸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家中的食用盐、味精、面粉等配制成溶液并设计实验,观察哪些物质在蒸发后可以被析出,哪些物质蒸发后无法被析出。这样学生就能在动手实践中强化学习效果并且不断积累科学探索的乐趣。

四、善于借助校园环境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的许多内容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关,并且教室之外的天地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将教学课堂搬到教室之外的其他地方,让学生在一种更加自由、自然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是小学科学中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教材中《土壤里有什么》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以团队或者个人为单位近距离接触和观察校园内不同地方的土壤,并记录不同地方土壤的颗粒区别、动植物遗体状况、生物活动情况等。再根据记录下来的土壤情况说一说自己的观察发现,想要探索的问题,具体实践的感受等,最后形成一份校园土壤观察小报告。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将教学范围拓展到更加广阔的教室之外,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形成较好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和总结能力,在自然探索中发现科学的魅力,从而深化对科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五、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形成“学科推动”的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反映的是一种理性、抽象性的思维要求,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能力尚不成熟,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其他学科中的形象性、趣味性特点转变这个教学劣势。例如让学生运用音乐知识将科学教材中的知识点编成歌谣;运用语文知识将知识点串编成口诀、顺口溜;运用美术知识绘制动植物的图像等。这些方法将学生各科学习的成果调动起来并且服务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形成“学科推动”的小学科学教学新方法。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枯燥性也能大大降低,从而形成学生的趣味学习过程。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要在一定教学背景下,并且遵循一定的运用要求才能发挥其推动教学进步、学生发展的作用。不同类型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完善不是教师主观层面的异想天开,而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的状况、效果、需求制定,根据教学对象心理特点、发展要求调整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应当兼顾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主客观问题,克服客观条件上的不足,适应主观因素中的需要,从而真正形成个性化、素质化的小学科学教学新格局。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