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要点探析
2019-09-10李龙
李龙
摘要:路桥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明显提高了路桥施工水平,提高了路桥施工项目的质量,为路桥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同时,在路桥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也不容忽视。软土地基将对道路和桥梁的后续使用产生重要影响。有必要在施工阶段对其进行控制,做好处理工作,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强度,避免路桥坍塌,进一步提高路桥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要点探析
作为路桥工程的施工基础,路基稳定性和变形控制程度也将直接影响整个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所有施工单位都需要在路桥工程施工期间做好路基处理工作。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弱、易变形的特点。只有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各种要求,从而为后续的路桥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正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破坏填料和建筑材料的稳定性,这不仅会影响路桥工程的质量,还会在严重情况下导致沉降问题。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路桥工程已经建成。因此,在设计道路和桥梁项目时,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在公路和桥梁工程中,尽管地基不构成建筑物的可见部分,但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就不可能建立一个坚实实用的项目。施工中地基能否得到正确处理,决定了相应工程的质量以及能否顺利完工。此外,地基处理也影响施工成本。总的来说,基础和项目投资、施工进度和项目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施工过程中,人们一直非常关注基础问题。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这类地层容易引起沉降,影响工程质量,在严重情况下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因而在路桥施工中,严格选择处理方法,加固软土地基,是一项施工重点与难点。
二、软土土质地基特点分析
(一)沉降量偏大
软土地基的实际松散程度会随着软土地基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软土地基上的路桥施工会给软土地基带来更大的压力,从而造成软土地基严重的失水。当失水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时,道路上会出现不规则沉降,这将给后续的路桥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障碍。当沉降更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路面结构倾斜甚至倒塌,这对桥梁建设有很大影响。
(二)透水性能比较差
软土地基还存在有透水性能比较差的特点,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①软土地基的结构过于松散,也就给予水分的储存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此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水,也就导致了软土地基出现含水量过高的问題,从而无法满足路桥工程的施工需求。②在软土地基中存在有比较多的黏性土壤,导致了水分无法出现正常的渗漏以及排除,并形成严重的积水问题,如果未曾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整个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压缩性大
软土的特征是孔隙大,呈现松散的状态,其可以被大范围的压缩,如果在市政施工中不能进行妥善处理,其在后续施工中容易出现基坑边坡失稳、边坡错位、路基塌方等情况,导致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也会影响周边建筑的稳定
三、市政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一)粉喷桩技术分析
在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中,这种技术经常被结合到软土地基的处理中。所谓的DJM桩处理技术是利用设备在软土地基上钻孔,并利用压力将固化剂压入软土中。固化剂与土层中的水反应,促进软土地基的失水,从而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固化剂通常是石灰和水泥,大多数项目都选择水泥。实际应用中应考虑混合比的选择。标准是桩的强度。如果高于1.5兆帕,将选择425号或以上的水泥。如果低于此标准,将选择325号水泥。这样可以增加掺入比,提高桩体的性能。
(二)强夯法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是强夯法。施工中采用强夯法加固。加固方法应先浅后深。加固完成后,强夯区域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填充。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后,有必要对其进行勘察。例如,发现下层土壤的密度高于上层,这证明强夯法不符合加固条件。为了加深强夯的深度,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强夯的应用方法。
(三)表层排水技术
软土地基采用地表排水法施工。在地表挖一条沟渠,主要用于排水。当含水量过高时,它会沿着沟渠流出,以尽可能减少地表含水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挖沟过程中,考虑地形是第一个前提,并且尽可能实现盲沟效应。此外,一些碎石填充在沟渠中以吸收水分。砾石的渗透性需要有更高的水平,这样才能与地形有效结合,从而实现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这一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对坡度的控制以及排水能力的形成,这就需要对沟槽的间隔进行加密处理,即使切断对排水效果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沟槽的挖设规格为0.5m×0.5m,或是0.5m×1m,在内部多安排几个排水管,方便积水的排出。
(四)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
对于稳定性差的软土地基,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采用DJM桩加固处理方法解决。工艺流程如下:首先,正式施工前,有目的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勘察,掌握施工基础的地质条件,并以原始地面高程数据信息、环境信息、地质信息和DJM桩设计桩位图等所有相关数据为参考依据;之后,回填粘性土和砂垫层,以确保场地的平整和稳定;第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钻机的下钻深度以及喷粉的高程等进行准确把握,保证粉喷桩的长度,并定期对粉喷桩的成桩直径以及搅拌程度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在使用钻机之前以及使用完毕后,都要对钻头进行检查,并确保钻头的磨损量始终处于2厘米以内,进而保证粉喷桩的成桩质量。
四、结语
总之,市政路桥工程是城市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人们出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市政路桥的功能性和可靠性的,需要科学地对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制定有效的软弱地基处理措施,从而使得市政路桥的软弱地基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规避软弱地基沉降、承载力不足等情况,使得软弱地基可以满足市政路桥的实际需求,规避安全隐患,发挥市政路桥的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市政路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勇晴.浅谈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7(12):15-16.
[2]曾祥峰.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较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8(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