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体静压导轨之选择

2019-09-10李列

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 2019年3期

摘要:本文就定量式和定壓式两种液体静压导轨进行了论述,在充分阐明了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选用原则。

关键词:静压导轨;定量式和定压式;选用原则

液体静压导轨通常是利用压力油将导轨与移动部件隔开。当外部载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油膜厚度的变化调节油腔内的压力,从而使载荷平衡。导轨处始终保持纯液体摩擦的状态,摩擦系数极小,能量损失小,传动效率极高。导轨间几乎不产生磨损,所以其使用寿命长。同时,导轨的加工精度能够长期保持。液体静压导轨的油膜厚度较小,油膜支承的刚度较大,承受载荷的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吸振作用,低速无爬行,运动稳定可靠。但是液体静压导轨的结构非常复杂,制造难度大,通常需要额外提供一套良好的供油系统,不容易调试,要求润滑油的清洁程度比较高,成本非常高。所以,液体静压导轨多用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大、重型数控机床。

液体静压导轨一般可分为定量和定压两种供油方式,这两种供油方式有着各自特别的供油系统。

定量式液体静压导轨的工作原理:一般采用多头泵供油系统供油。多头泵只有一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每个出油口的流量相同。将各个出油口分别与一个油腔相连接,则每个油腔的油液流量相同。

其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将液压泵3打开。油箱1中的油液经过粗滤油器2过滤。防止油箱中的杂质进入供油系统。然后油液流入液压泵3。再通过精滤油器5进一步过滤,保证非常清洁的油液流入多头泵6。多头泵的进口压力取决于液压泵3的出口压力,溢流阀作为安全阀。多头泵6将油液送到移动部件7的各个油腔,通过移动部件7与导轨8之间的间隙流回油箱。当载荷W增大时,移动部件7与导轨8之间的间隙会变小。而采用定量供油时,流量Q为一定值,如果不考虑油液粘度变化的影响,油膜厚度会变小,油腔压力会快速变大,最后使得载荷与其平衡。

定压式液体静压导轨的工作原理:通常使用一个油泵给各个油腔供油,保证每个油腔的压力相等。为了达到装置需求,会在装置中安装节流器。油液经过节流器产生压力降来控制流入移动部件7各油腔的压力。

其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首先将液压泵3打开,油箱1中的油液经过粗滤油器2过滤。防止油箱中的杂质进入供油系统。然后油液流入液压泵3。再经过溢流阀4流回油箱。通过溢流阀4来保证液压泵3的出口压力为一定值Ps。从液压泵3出来的油压油再经过精滤油器5进入节流器6,再流入移动部件7的各个油腔,通过移动部件7与导轨8之间的间隙流回油箱。移动部件7与导轨8之间的油膜厚度h的大小与流出节流器的流量Q有关。流量Q与节流器6入口压力Ps和出口压力p1的差以及通流截面面积A有关。节流器的通流截面面积A一定时,入口压力由溢流阀4设定,出口压力由负载决定。当负载W增大时,导轨之间的间隙减小,进入各油腔的流量变少。导致节流器的出口压力增大,即流入油腔的油液压力增大,最终与载荷W平衡。

由于上述两种液体静压导轨的供油系统不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差距。

(1)定量式液体静压导轨所需要的油膜厚度相对较小,刚度高,承受载荷的能力强。而有固定节流器的定压式液体静压

导轨所需要的油膜厚度相对较大,刚度低,承载能力较小。

(2)对于大型和重型机床,定压式液体静压导轨会增加安装与调试的工作量,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且系统中使用节流器,油液容易被加工中的切屑等杂质污染,而使节流器发生堵塞,使静压导轨不能正常工作。而定量式的导轨在工作前只要对整个油路冲洗干净,在使用中的性能更加稳定,从而使工作更加可靠。

(3)对于定压式液体静压导轨,由于节流器的阻尼作用,使得油腔的压力比油泵流出的压力小。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热量的产生。同时油路中的溢流阀用来调节油腔压力,处于常开状态,也会有热量的产生。这些热量会造成油液温度增加,严重时会导致机床热变形,在加工时产生误差。但是定量供油式采用多头泵供油,油液直接从油泵流入油腔,能量损失较小,油液温升也很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定量式静压导轨比定压式静压导轨工作更加稳定可靠,能量损失小。油液温升小,不会出现节流器堵塞现象。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在重载的情况下,更加具有优势。

选用原则:由于定量式液体静压导轨的诸多优点,在大、重型数控机床选择大行程的导轨时,应予优先考虑。不利的情况是企业没有生产小流量多头泵的能力,这时可采取外购的方案加以解决。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操作者使用该套供油系统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发挥出定量式液体静压导轨的真正优势。

参考文献

[1]马治军,许雷.定量供油静压导轨供油系统的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5,(23):186-186

[2]李列.XK2125床身工作台导轨副采用恒流供油式静压导轨的探讨[J].机床与液压.2006,(10):65-67

[3]机床设计编写组编.机床设计手册第三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