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9-10孙彦

环球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孙彦

摘要: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一个符合岗位与行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对于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增强员工能力与素质等有着巨大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

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制度的不断改革,笔者所在单位的事业属性从差额拨款改为自收自支、又改为公益二类。为强化公益职责的履行,提高经济效益,自2008年开始,单位逐步实施绩效考核工作。作为绩效办的组成人员,我主持了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参与和组织绩效考核近10年。从具体参与到宏观思考,我感到绩效考核在单位正常运行管理中重要作用越发凸显,但是在考核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考核形式化、考核体系不健全、考核周期过长、沟通与反馈不畅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绩效考核在人事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反馈渠道不畅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的关键内容,通过有效的反馈和沟通,可以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展开双向的交流,使得个人与组织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与进步。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中,对其认识不足,只把其作为评定员工升职加薪的依据之一。这样不但无法让员工有效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绩效的改善。在绩效沟通上来讲,单位领导很少就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员工进行深入的交流。

(二)考核周期过长

绩效考核的实施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员工偏离目标的行为展开纠正、通过定期的报表、报告、记录等收集员工的绩效数据、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展开绩效面谈等。按照规定,事业单位是以“年”为周期展开的考核,如此就容易造成绩效管理中绩效实施环节的缺失一方面容易形成较低的办事效率,员工多认为只要在年底前完成就行,无需提升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压力,员工会出现懒散、马虎的情况;同时,也容易出现近因效应,也就是考核人员在年终考核前对考核人员的印象较深,会影响考评的结果。由于绩效考核的实施阶段非常草率,在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民主测评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以及在定期的考核实施中对原有的考核目标展开修正。

(三)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绩效考核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有机的系统。每个层次和维度的要素都需要拥有可描述性、明确性等指标性质。当前的考核指标虽然力求全面,但是纵向层次缺失、横向维度划分不清,体系不完善,无法做到系统全面地衡量各层面工作绩效与清除界定各主体及其所从事各项工作的对应绩效。同时,所用到的指标只是一种工作面的划分,且指标考核目的不明,指标性质混杂,行为导向性差。其所用评价标准和要素就像平时工作中的盘点和罗列(多数都没有对应的客观标准),从真正意义上来讲,这些都不是考核的指标。

(四)考核过于形式化

员工的考核,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平时考核随时开展,由主管领导抽查,年度考核大多在年末进行,以平时考核的内容为基础。但在实际考核中,平时的考核常常都只是流于形式,更多的是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平常的考核由于缺乏资料的积累,卡、账不完善,使得年终考核和平时的工作缺乏紧密的结合。确定考核的等次,无法严格根据标准确定,存在过度的平均主义,和凭“人缘”现象。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优化措施

(一)增强交流,关注员工的反馈

绩效管理的交流要渗透在绩效管理的每个过程,考核人员和被考核者需要对绩效管理的意义、方式、目的等展开充分的沟通。在绩效考核时,若只是从上到下地进行监督和控制,那么考核只会变为走过场,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并不会得到提升。因此,考核者需要及时纠正被考核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行为,做好绩效面谈工作,注重绩效管理的反馈。

(二)缩短事业单位的考核指标建设周期

考核周期由于绩效指标的差异而存在不同。一般来说,考核任务绩效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因为较短的考核周期能够更好的保存被考核人员的相关绩效信息,從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与评价。而考核周期绩效则需要较长的考核周期,这是因为周期绩效的指标相对稳定,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进行考察。

(三)构建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客观公平性,主要是通过其合理的、客观的指标体系来展现的。为了开展高效的绩效考核,第一就要在事业单位员工中构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根据多种工作内容的开展,确立考核的目标。比如,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包含德、能、勤、绩、廉等多种内容,并对员工展开全面而综合性的测评。第二,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现实情况,挑选本单位中最受员工欢迎的,最可以反映单位情况的评价方式。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能够着重使用平衡计分法,而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就能够使用关键事件法,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进行选择。按照持续多年的评价结果,构建出本单位的指标体系,可以给将来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要使得绩效考核制度更加完善,第一就应该强化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宣传的力度,如此才能够构建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相关领导也要转变思想认识,能够及时的认识到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和根本作用,对绩效考核予以重视。最后,在多种宣传的方式之下,要使得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有效认识到绩效考核的本质以及其对单位发展起到的作用,配合并支持绩效考核的实行。且绩效考核的实施部门需要得到相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通过组织的力量去展开宣传。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制度是能够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实现激励机制的有效对接、健全对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宜传力度、增强交流,关注员工的反馈,才可以展现出更加突出的人事管理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宏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管理学家,2012(22).

[2]谭仕荣.浅析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群文天地,2011(8):222-222.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浅析供电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