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卖平台系统漏洞“薅羊毛”
2019-09-10
身为某网络公司跑腿业务区域负责人,在发现外卖平台的系统漏洞后,没有第一时间上报公司、设法堵塞漏洞,反而拉拢熟悉的骑手一起“薅羊毛”,通过虚假订单疯狂套取补贴款。这伙监守自盗的犯罪团伙被河南洛阳警方打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被移送起诉。
公司负责人监守自盗 刷单骗取补贴款
2019年1月9日,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某到洛阳市公安局重庆路派出所报案,称该公司在洛阳的合作方存在刷单骗取补贴款的情况,且骗取金额较大、涉及人员多。
2018年7月1日起,杨某所在的公司为推广跑腿业务,推出一项优惠政策:在该公司的跑腿APP平臺注册的商家一次性充值5000元,可获得250张五折优惠券,单张优惠券最高可减免20元。例如,一个原本需向美团跑腿骑手支付40元的跑腿订单,拥有五折优惠券的商家,在使用券后只需支付20元,另一半的服务费由公司补贴给骑手。
“该活动在包括洛阳在内的多个城市开展数月后,公司统计发现,洛阳区域的相关数据很反常。”杨某说,经全面分析洛阳区域的相关数据后得出结论,该区域骗取补贴的嫌疑重大,遂向洛阳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杨某提供的大量证据,洛阳市公安局重庆路派出所经先期调查后予以立案侦查。经过20多个小时持续侦查,民警发现,此案涉及的虚假订单近1.7万个,诈骗金额近30万元,涉案金额超过50万元。主要犯罪嫌疑人是某速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跑腿业务的刘某、樊某,其他人员为涉及洛阳城区多个站点负责人、骑手在内的十余名公司内部人员。
外卖行业从业者流动性大,采取逐个抓捕的方式收网难度大。警方决定由该公司通知包括涉案人在内的相关人员到公司召开业务探讨会,收网行动在会场进行。1月10日,8名犯罪嫌疑人在会场上被当场抓获。
经讯问,樊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对利用虚假交易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此后两个多月时间里,警方顺藤摸瓜,先后组织两次抓捕行动,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樊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起诉。
虚假交易环环相扣 负责人两头沾光
该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虚假交易套取补贴的具体流程共分为四步:
第一步,利用个人、亲友的身份证信息在该跑腿APP上注册虚假商家账号和骑手账号;
第二步,利用虚假商家身份进行充值,进而获得优惠券;
第三步,编造收货人地址、货品重量等信息后,虚假商家虚假下单,崔某等“特殊骑手”接单后“空跑”完成订单。若虚假订单被分配给其他骑手,樊某等片区负责人则使用“改单”权限把订单指派给“特殊骑手”;
第四步,分赃。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没有明确的分赃比例,多是骑手自觉向站点负责人分钱。同时,虚假订单导致总体订单量增加,站点负责人及区域负责人的薪资报酬、奖励也随之增多,可谓是“一个萝卜两头切——两面沾光”。
警方提示:互联网经济时代,很多商家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结算,很容易因平台漏洞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对商家而言,应加强平台建设,杜绝此类漏洞发生。对员工而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用系统漏洞“薅羊毛”恶意套取补贴,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