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长卷里的姑苏故事

2019-09-10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19年17期
关键词:平江长卷市井

记者 亦安冉

平江,是苏州的旧称。名声在外的平江路,小桥流水人家,街道河水并行,岁月流变没有改变这条街的旧时模样。

在平江路的中段,有一家友苏美术馆,美术馆的主持者谢友苏,以画江南风情生活闻名,每天驻守在平江路,看熙来攘往,念岁月流逝,一幅以平江路的意像延伸开来的市井风情长卷《平江岁月图》就在这里诞生了。

这幅作品全长45米,宽超半米,各类人物近千,耗时6年时间创作完成,从民国开始直至改革开放后的当下,近百年坎坷历史,苏州人的市井生活,浓缩在一幅长卷里。走过长街,走过历史,近百年的姑苏故事,像一幅流动着的《平江图》,记录的是百年苏州的生活变迁,又仿佛是整个中国历史变迁的缩影。

一座城一个人,背后是对这方水土的痴迷与热爱

恰逢祖国七十年诞辰,这幅长卷就又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十年不算短,但对于伴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七十年里有太多的人和事。这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和清代《姑苏繁华图》后又一反映市井风情的恢宏力作,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与众不同的是,它不但将百年时空天衣无缝地拓展,更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沧桑古城里的世道人心。

平江图,往昔岁月可追忆;新苏州,来日之路更灿烂。

寻常生活,社会发展的时代章回

百年沧桑,七十年巨变。有人评价,谢友苏画笔下的每一个场景,每一笔,每一人,仿佛都能穿越时空,打动人心。

出生于1948年的谢友苏,可以说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70余年时光,刚好见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许多画笔下的场景都是谢友苏的亲身故事。那些普通的生活画面被演绎成一个个或憨厚幽默、甜蜜温馨,又或警示后人、激昂人心的小故事——

小时候纳凉是平常事,却是当代生活可望不可及的温馨往事。长卷里有一个场景描画的就是一个大院里,父亲躺在躺椅上摇着蒲扇,孩子们围在近旁,津津有味听父亲讲故事,母亲在边上哄着最小的孩子。这是谢友苏小时候的生活再现,父亲经常在乘凉的时候给孩子们讲历史故事。一个院子里,几户人家,其乐融融。这种生活状态,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互相提防,这种理想生活,是谢友苏寄放自己心灵的院落。

谢友苏家学渊源,父亲谢孝思是苏州著名的文化学者、书画家、园林艺术家,曾组织并参与了拙政园、狮子林、寒山寺等重要历史遗迹的修复工作,对苏州园林的保护贡献巨大。在绘制长卷时,其中一个场景选取的是留园,画面中有两个文化人站在园林里,仿佛在谈论着什么,谢友苏说,其实这里面有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的影子,两个人在品评园林营造的文脉与技法,看园林的修复成果。

上世纪50年代,谢友苏住在狮子林后面,有一天突然听到前面的园林里传来一个“轰动”的消息:抓到流氓了!原来是园林管理员发现两个年轻男女在园林里谈恋爱。那个时代的恋爱,牵手已经很大胆了,勾肩搭背是要被人说成流氓的。在长卷的留园画面中,有一对男女坐在亭子里拉着手,这也是再现谢友苏小时候的那段记忆。

每天熙来攘往的人群,变幻着姑苏岁月变迁

那些日常习见的场景,在长卷中被描绘成难忘的时代章回

除四害运动的时候,谢友苏读小学三年级,全城总动员,小孩子也不例外,苏式的黛瓦房顶上,大人小孩手忙脚乱捉麻雀,地面上,好多人抓着了老鼠在谈笑风生着,那时候捉到多少四害是要到居委会去报个数的。

上山下乡那一段时光,是谢友苏经历过的。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画面里,一辆中巴车满载着青年人,车身上写着醒目的口号,车边都是送行的人在挥手告别。下乡的那段时间,谢友苏在田间地头劳动之余,常常随身携带着速写本,目视所见皆成为笔下风景。

从上世纪50年代一贫如洗,到80年代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画面上人们的着装在变化,颜色亮了,衣服不再单调了。谢友苏设计了“四大名旦”的情节,画面中几个人在搬苏州地产的电冰箱,边上有羡慕的,有议论的,那时候买电器,不仅要花大价钱还要凭票才能买得到,别说买一件已经很稀奇了,更何况还买两大件!边上一户的新娘好像是刚睡醒的样子,身着内衣,探出头来看,很羡慕的样子。当时的这种景象让谢友苏印象非常深刻。

……

每一个场景里出现的画面,除了记忆里的场景,谢友苏都会去仔细翻阅历史资料,找到最切实的史料印证,然后画进画中,力求真实。服装、摆件、家具、门窗之类的背景道具,都要查询仔细,尽量做到画面中的道具真实而不重复。

新中国成立、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柴米油盐的细微故事,却小中见大地让人回味重大的历史事件,那些日常习见的场景,在长卷中被描绘成难忘的时代章回。

平江故事,姑苏的成长岁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人说:《平江岁月图》看似不经意的风俗市侩中,悄然寓含着一部社会发展史。看完这一幅杰出的作品,会有一种曾经沧桑換人间的启示。

2018年,《都挺好》剧组去平江路采景,正好路过友苏美术馆,执行制片人赵子煜被谢友苏的画深深打动,他觉得谢友苏的画与《都挺好》 想讲述的关于家庭情感的主题非常契合。于是买下《谢友苏人物画集》回剧组和导演商议在片头采用,大家一致认可。之后, 赵子煜数次登门拜访,从画册中选出多幅画作,请谢友苏重新创作,并在片头集中播出。

被谢友苏打动的何止一个《都挺好》剧组,每一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友苏美术馆,为苏式生活风情图中蕴含的大爱情怀所打动。

6年多前,著名电视导演刘郎与谢友苏相识,感叹之余,刘郎建议谢友苏绘制一幅市井风情长卷,从宋朝开始,一直画到当代。谢友苏不假思索接受了这个提议,可是回去一想,从宋朝开始好像历史拉得太长,想来想去难度太大了,最后决定从民国开始展开这一长卷,以谢友苏的年纪,解放初的感觉是能准确把握的,于是《平江岁月图》就这么从民国开始了。

平江,这一苏州的旧称,历史含量更大一点,想象空间更丰富一些。谢友苏说:“平江”二字是很有深意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平江”也是苏州的另一名字,但在这里,“平江”已经不是单一的一条路了,它代言的是一座古城,甚至是一个江南。上百个场景的素材量,上千号人物,让人望而生畏,而且还要符合历史,还要生动有趣,然而,对于一座城市的爱,让他坚持了下来。谢友苏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与历史学家、民俗学者进行讨论,兼顾疏密有致的布局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浓墨、淡墨、勾勒、烘托、渲染,蓄势6年,谢友苏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工笔画细腻、逼真而又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自民国至今百余年苏州市井历史的图像记录。长卷特别着重从市井民生的角度,刻画百姓跌宕起伏生活的变化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使后人能形象了解苏州古城与古城生活的变化之路。

书香传家、教育子女、友人欢聚、弈棋莳花、读书赏画,乃至苏州解放、园林修复、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画面上充满了一座古城的亲情、友情、爱情,也叙述着一桩桩或温暖、或屈辱、或记忆犹新的往事。合家欢乐方能社会安宁,牢记历史才能守护家国。《平江岁月图》长卷是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历史写照,也是家庭温馨、社会和谐的中国梦之传承接续。

为前人写照,为后人述史,《平江岁月图》不仅有益于当下,也必将有益于将来。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幅《平江岁月图》也是给岁月的最好献礼。

平江图,往昔岁月可追忆;新苏州,来日之路更灿烂

猜你喜欢

平江长卷市井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以数字感知聚拢需求,做大做强产业链条——湖南平江:一根辣条的走红之路
王克举油画长卷《黄河》
“平江晒书节”开启“24小时”不打烊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在历史长卷中品读先贤的传奇人生
风俗人情 市井百态 古代风俗画漫谈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把你写进长卷
在广藏市场,看首尔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