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扮靓河南对外开放亮丽名片

2019-09-10史锋华

大陆桥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心站郑州班列

文/史锋华

(作者系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副总经理)

2019年7月25日,满载41车货物的中欧班列 (郑州),第一次经由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驶向德国汉堡。时隔两日,7月27日,中欧班列(郑州)首列从俄罗斯莫斯科始发,驶向郑州。至此,中欧班列(郑州)出入境口岸增至6个,境外目的地增至7个,综合运营能力在中欧班列中保持前列。

为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路协同”战略,大力推进“海上、空中、陆路、网上”四条丝绸之路,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强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郑州海关、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协同作战,融合发展,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郑州到欧洲,万里之遥。中欧班列运输,途经国家多、速度快、换装作业时间紧,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安全关口前移,严一档,紧一扣,深入企业(货代公司)检查货物的品名,现场指导装箱方案,并且和车站海关建立联合检查机制,共同确保中欧班列(郑州)运输安全。”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值班主任李保东说。

装一辆重车,保一路平安。中欧班列(郑州)自2013年7月18日首趟开行以来,累计开行2357列,其中发送1379列、到达978列,总累计货值104.02亿美元、货重112.49万吨,实现了趟趟箱满重载,列列优质安全。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位于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铁路一类口岸,也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圃田一级物流基地。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调度龚赟丹介绍,“我们发挥场站装卸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等优势,把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货物,通过中欧班列(郑州)、铁海联运和点对点班列等集疏、分拨到境外和国内各地,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越来越顺畅。”

中欧班列(郑州)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安全、高效、便捷的直达班列,开行六年来,运送的货物品类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不仅有电子产品、纺织品、工业品、日用品,还有食品、生鲜等大约1800种之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欧洲实惠的酒水饮料、牛奶、进口生鲜食品,外国人和华人华侨也能在欧洲买到 “河南造”的灵宝香菇、温县山药、南阳辣酱、中牟大蒜等中原美味产品。

同时,郑州铁路口岸等单位开通特种箱优先验放绿色通道,提前介入,预审单证,支持加工食品、计算机等对温度湿度有特殊需求的产品搭载恒温箱进出境。6月份,中欧班列(郑州)首次承运来自白俄罗斯的冰淇淋,为中原人民带来了异域口味的清凉。

中原通,物流畅。中欧班列(郑州)内地货源覆盖范围扩展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地,河南省外的货物高达80%,其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货物占20%。境外货源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中亚、东盟等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近5000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55%。

立足中原,面向世界,构筑多线路、多口岸国际物流大通道,中欧班列(郑州)已经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已经到达德国汉堡、慕尼黑,比利时列日,俄罗斯莫斯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越南河内7个目的地。出入境口岸已达6个,分别为欧洲线路为主体运行的有西线新疆阿拉山口、中线内蒙古二连浩特、东线内蒙古满洲里、东北线黑龙江绥芬河4个出入境口岸,中亚线路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入境,东盟线路由广西凭祥出入境,构建了河南连通欧洲、中亚和东盟及亚太(日韩等过)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了物流服务网络全覆盖。

今年3月2日,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了首条跨境电商专列,丰富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内涵,协助铁路运邮的“中国模式”成为“世界模式”。

截至6月30日,经中欧班列(郑州)出口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326.05万票,货值超3000万元,推动河南商品“卖全球”步伐不断加快。

为了保障中欧班列(郑州)业务发展,郑州铁路口岸等单位优化通关手续,支持郑州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快速发展。自2014年整车进口业务开展以来,已累计监管进口整车1400余辆,监管车型达10余种。

7月31日,中欧班列(郑州)满载260吨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绿豆抵达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这标志着河南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获批后,进境粮食进口又拓展了陆路渠道。

郑州良运粮食口岸发展有限公司金星介绍,2019年,他们计划进口乌兹别克斯坦绿豆3万吨,构建以粮食为核心的农产品进出口双向通道,助力中原区域粮食产业无缝衔接国际产业链。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不临江,不沿边,不靠海,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如何将中心站的集疏优势和沿海港口功能有效对接,发挥公路灵活快捷、铁路经济环保、海运辐射全球的作用,实现集装箱货物在铁海联运方式下高效快捷的运转,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铁路和港口运输强强联合?

2015年5月,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青岛港、连云港、海关等单位在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合成立了铁海联运中心,将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至中心站,实现铁路和港口功能对接和数据共享。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负责办理货物受理、堆存、装车和班列的开行;港口方派驻人员负责办理货物预约、报关、报检、查验、订舱等业务。通过发挥铁路、港口的优势和功能对接,构筑起了郑州至港口间经济快捷、低碳环保的物流大通道。

郑州至青岛港,距离812公里。郑州铁海联运中心成立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通过申请价格下浮政策,优化运输组织,大力开行铁海联运班列,使以前通过公路运输的大部分货物持续回流到了铁路运输。

据统计,仅2018年,郑州至青岛港、连云港、天津港、宁波港之间开行铁海联运班列206列7583车;2019年以来,铁海联运开行74列2832车。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一个个鲜活的数据,一条条有力的举措,诠释了中欧班列(郑州)和铁海联运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扮靓了河南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让内陆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相连,助力河南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更加出彩。

猜你喜欢

中心站郑州班列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
一带一路
郑州外国语学校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经营产品分析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