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时空演化特征

2019-09-10张红刘莉刘盛梅

今日农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新疆

张红 刘莉 刘盛梅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如何有效抑制气候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也就成了现阶段各地区的一个研究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状况日益恶化,气温显著攀升,降水状况两极分化,对当地的农牧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考验。鉴于新疆的气候变化幅度逐日增加,本文将着重分析其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及时空演化特征。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用能力;时空演化;新疆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气候的全球性变暖是当今人类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状况直接关乎着经济发展。所以对地区气候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分析有助于制定全方位的应对策略。然而,就新疆地区的气候问题研究而言,工作结果并不显著。近些年来,极端气候问题成为阻碍新疆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唯有具体的分析新疆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及时空演化特征,方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气候应对策略。

1研究区域概况

新疆地区居于中国内陆,距海远,所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个地区的基本气候特征就是干旱。然而,这些年来,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抑或是实时的环境监测的各项数据都表明其气候正向暖湿化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新疆的气候变化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气候的急剧变化对新疆的环境及农业发展来说均是一把双刃剑。在环境方面,气候的暖湿化使得新疆的整体降水量增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新疆持久以来的干旱状况,对环境的改善明显起到正面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新疆的降水状况趋于极端化发展,高强度的极端降水使得河流决堤的风险性逐渐增加,为新疆带来了洪水、干旱、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在农业方面,大量的降水为当地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了便利,温度的变暖为喜温植物的培育创造了基础,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成为农业发展上面临的新问题。无论如何,气候的变化不可逆转,这就需要当地气象部门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新疆地区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新疆地区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前气候谋求发展。

2数据与方法

2.1指标构建

一个地区的适应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如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等,而一个地区适,应能力在气候上的最直观体现就是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本文在探究新疆地区的气候适应能力的指标构建上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最终选取证据理论与灰色综合评价法来判定其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与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对新疆地区统计年鉴的细致翻阅,本次指标构建的数据以近20年来的新疆经济、农业乃至基础设施和科技发展水平和卫生社会保障投资比重的记载为依据,对上述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2.2分析思路

本次分析着重运用灰色综合评价理论,又以此为计算思路对评价方案指标以及各项参数进行了精密计算,在此将不对假设的评价方案多加赘述。最终通过对灰色关联系数的比对融合,经过反复验证,并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排序。

2.3模型构建

由于一个地区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因素是不确定性的,所以为了为本次验证构建一个科学的、准确性高的模型,本次探究采取了证据理论的权重确定法以及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模型的构建,旨在使模型的结构层次关系获得明确的划分。通过选取指标最优值、构建矩阵以及计算关联系数,本次探究选取了评价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3结果与讨论

3.1适应能力的总体演化水平

通过对过去20年间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据的一个总的分析,我们发现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指标与最优指标之间具体的对应关系。通过对灰色关联系数的反复分析,最终得出新疆地区的总体适应能力是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比重、人均资源水平以及水利环境投资等方面,而且通过将近几年的旱洪灾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与前几年的相对比,水利设施损失明显增加。

3.2适应能力的零散演化水平

时间上,新疆地区的整体适用能力是不断攀升的,但是新疆地区的地理跨度比较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各个市区的适应能力变化是不均衡的,而且如果深入分析比对,会发现这种不均衡是极为严重的。与新疆地区的其他各个州市相比,克拉玛依地区的适应能力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其他的包括乌鲁木齐、吐鲁番地以及和田在内的许多地区,虽然变化幅度并不大,但是彼此之间也是有零点零几的区间。就上升和下降趋势而言,适用能力从提高趋势的只有伊犁州直属等少数地区,包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内的诸多地区,仍旧呈较大幅度的下降水平,各个区域内明显呈现较大的差异性。

空间上,空间上是有能力的变化程度较时间,上更為复杂。笔者综合考虑了新疆地区的经济、能源、科技甚至是医疗教育等诸多社会因素,决定在这几.个方面对地区的适用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首先是经济水平,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谓是参差不齐,克拉玛依在经济总体水平中居于首位,人均GDP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州市紧随其后。而其他几个因素的分析其实结果大同小异。新疆地区主打农业经济,但农业人口分布极为不均衡。居于北疆的克拉玛依的农业人口比重仅占1%,居于南疆的仅和田一市却有将近84%的农业人口。此外,从用水效率的角度而言,也是以克拉玛依为代表的北疆区域的用水效率较高。显而易见,由于空间分布而导致的适应能力的差异性是存在的,而且高适应能力和低适应能力之间的区别也是极为突出的。

4结论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的适应能力水平总体上参差不齐,所以在未来的地区发展中,应该着重注意南疆的适应能力的提高,注重环境资源乃至经济科技的全方位提高,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向世界学习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措施,从而对新疆地区的适应能力的总体提高提出新的举措。

参考文献:

[1]黄秉光,杨静,黄玫.近55a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8(4):90-94.

[2]樊静,毛炜峄.气候变化对新疆区域水资源的影响评估[J].现代农业科技,201 4(8):219-222.

作者简介:张红(1968-),女,回族,河北丰南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专业服务,气象预报预警,综合气象观测。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新疆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2007:绿色企业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