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农业为特色的生态扶贫实践经验和启示

2019-09-10李倩

今日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践经验扶贫生态农业

摘 要: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提升,促进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在绿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扶贫的理念应用其中。通过绿色农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够让一些农民真正享受到绿色农业的益处,同时实现对乡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本文以绿色农业和旅游业为特色的生态扶贫实践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生态扶贫工作,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扶贫;生态农业;绿色;实践经验;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应该重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结合。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扶贫的手段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重视发展生态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在扶贫的过程中重视思想转变,从短期到长期的效益。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融合绿色发展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1绿色农业为主导的生态扶贫实践经验

1.1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资源要素可持续发展

1.1.1对本地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

应该结合本地区的资源情况、文化情况、民风情况等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立足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可以聘请专业的团队进行地区规划,之后实施合理的方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种植、发展绿色旅游业和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1.1.2严格生态建设和保护

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投资的力度,重点进行涉农项目的投资。

1.1.3生态宜居环境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应该重视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举例而言,在居住区道路两侧种植一些花草,或者建立农业生态园区,在以点带面思想的指导下和政策引导的指导下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

1.2 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将绿色产业和旅游业相结合

1.2.1建设绿色产业

在生态扶贫建设的过程中,绿色生态经济是主要的动力。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发展绿色产业,如结合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脱贫意识,提高脱贫的积极性,为激发贫困农户的内生脱贫奠定基础。

1.2.2挖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建立农业发展的绿色示范区,在农村地区进行文化内涵的探寻,深入挖掘本地区的文化特色等。

1.2.3重视发展“互联网+”农业

将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的渠道进行销售。

1.2.4产业奖补激励发展绿色产业

在地区具体的扶贫工作过程中重视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增收的目的,如对一些贫困种植户进行适当的补贴。此外,结合地区的发展建立农村种植合作社,帮助合作社的成员进行农产品的销售,为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增加脱贫致富的意愿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生态扶贫实践经验的启示

在农村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始终,同时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不仅重点建设生态家园,同时在建设生态家园的过程中促进生态扶贫事业的发展。为此,在扶贫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2.1 在扶贫的工作中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

2.1.1重视生态扶贫

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下生态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重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在生态环境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精准扶贫和绿色发展的意识。

2.1.2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之间的融合

绿色发展理念對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重视将绿色意识、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融合到精准扶贫的工作中。

2.1.3重视管理的科学性

在进行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在扶贫信息系统中体现精准扶贫的信息,同时还能实现对生态环境问题和扶贫信息进行动态的监督和管理。为管理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此外,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对绿色产业的实施和生态扶贫的跟踪调查。此外,重视对生态扶贫工作的考核,同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之后的参考依据。

2.2 以绿色扶贫产业催生脱贫内生动力

2.2.1推行高效生态农业

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查,及时地了解市场需求,为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既能实现优质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能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在贫困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应用。此外,在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劳动力的输出,还能让这些劳动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2.2.2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实现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的发展

积极鼓励政府的资金支持和资金入股支持,重视对社会资金的吸纳和利用,可以成立绿色发展基金。此外,可以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和建设中,重视对现代技术和科学的应用,为提高产业的发展和深加工能力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态农业的竞争力。为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2.2.3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利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建立符合地区发展的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区域特色产品的优势和竞争力。

2.2.4依托绿色资源和绿色环境开发第三产业

在生态产业发展和修复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为实现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带动贫困对象实现脱贫,而且好应该积极地鼓励人们群众参与到脱贫工作中。

2.3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2.3.1生态产业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学的掌握贫困地区的生态产业情况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开发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坚持科学性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自身发展的优势产业,坚持走地区特色发展的道路,能够科学地将生态优势和绿色产业相结合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产业的共同进步。

2.3.2绿色技术推进经济发展

在引进资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调查,看引进的资源是否符合环境建设,同时还应该坚持一定的发展原则,即低碳环保的原则、低污染的原则等。此外,积极鼓励生态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技术和农业的结合发展,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2.3.3运用生态科技强化生态防线

运用生态科技强化生态防线,重视引进生态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能够将发展中的理论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农民真正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不仅如此还能实现农村环境的改善,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2.4生态资源的整合拓展精准扶贫的道路

2.4.1资金资源整合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即科学合理的使用扶贫资金,尤其是生态建设方面的资金,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来解决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2.4.2部门资源的整合

为了更好地促进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应该重视生态建设和发展。通过生态效益实现农村地区的脱贫。此外,还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不断完善管理技术,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同模式的建立。

2.4.3社会资源的整合

积极吸引国内和国外的生态产业的资本,同时重点建设生态大扶贫的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9-1.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49-159.

作者简介:李倩(1977-),女,土家族,重庆人,研究生,党建讲师,研究方向:党建,政治学。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扶贫生态农业
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核电站一回路水压试验实践经验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法国养老服务认证工作的实践经验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国外个人数字存档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