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在东乡县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2019-09-10郭永彬
摘要:乡土树种具备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强等优势,能有力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向高效优质发展。因此,东乡县在生态建设中逐渐朝着大力选用乡土树种方向发展。本文阐述了乡土树种特征,进而探究选用乡土树种在生态建设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生态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乡土树种;生态建设;树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1乡土树种的特点
乡土树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乡土树种指原产当地并且通过长久的自然选择,承受当地恶劣气候条件、病虫害侵袭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考验依然健壮生长的植物。范义上,乡土树种是指经过人工长久引种、繁殖和栽培从而鉴定了已经非常习惯本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而且生长较好的一种能代表本地的特色植物,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完成其生活史的一類树种的总称。
1.1 区域性
乡土树种散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有些散布的范围广泛。例如榆树、槐树等,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然而有些乡土树种因为对温湿度、土壤等自然条件比较敏感,只好是归于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乡土树种,比如云杉、油松普遍被觉得是北方地区的乡土树种。有些树种虽然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外来树种经过长期驯化栽培后的归化树种,但是它们仍然具有了乡土树种的特征,因此也视为东乡地区的乡土树种,比如唐汪大接杏、柠条等。
1.2适应性
乡土树种是在一个地区一定环境条件下,稳定的植物群落。它们土生土长,千百年来在本地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对当地的环境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适宜的环境,植物的各种生化、生理、生态功能都可以正常运作,可以足够的显示出它的观赏性能。具体表现在植株生长繁茂、枝叶浓密、花朵鲜艳、果实硕大,可以发挥到极大地效益。
1.3抗逆性
乡土树种通过自然长久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绿化经济性状表现稳定。在较为恶劣的生境以及简单、粗放的管理条件下仍能充分表现出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1.4珍贵性
乡土树种中相当一部分在当前处在一个濒危状态,是珍贵稀缺植物,被列为国家着重保护的对象。把它从外地引进来,加快繁殖,作为绿化材料,既保护发展了珍稀树种资源,又能提升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1.5经济性
乡土树种取材便利,育苗简单,除去了长途运输的过程,成活率较高,管理便利,成本相对较低。因其生长旺盛,较好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生态效益,因此使用乡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经济实惠。
1.6历史和文化性
因为乡土树种的使用大多历史悠久,很多植物被赋予一些民间传说和典故,含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底蕴。
2东乡地区常见的乡土树种
针叶乔木树种有:油松、云杉、侧柏等。阔叶乔木树种有:榆树、山杏、唐汪大接杏、包核杏、花椒、刺槐等。灌木树种有:沙柳、柠条、小叶锦鸡儿、珍珠梅等。
3东乡县生态概况
东乡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山区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川塬区气候温暖,灌溉方便。日照时数2500~2800h,年平均气温为5℃,无霜期130d,年降水量350 mm左右。全县总的气候特点是:日照丰富,无霜期短,雨热同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常有干旱发生,雹灾,春、秋两季的霜冻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4生态建设中造林树种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4.1 造林可选树种范围小
全县属半干旱地区,大陆性气候突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地形破碎,山大沟深。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林可选树种寥寥无几。挖掘乡土树种潜力显得尤为重要。
4.2偏重外来树种
过去几年中东乡县在造林中大量选了好多外地树种,比如金丝垂柳、梧桐、火炬树、啤特果等等,所引进的树种确实部分推动了东乡县的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提升农民收入。但由于外地树种有着较严格的地域适应性,仅在小范围特定区域表现良好,大面积栽植综合表现并不理想,生长势弱,经济效益低下,影响着东乡县生态建设的发展。
4.3现有林退化问题日趋严重
由于树种选择不当等原因造成林相破碎,林分结构不稳定,自然繁衍的优良种质资源枯竭,水土严重流失,林地质量下降,形成低效林,森林生态功能和经济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5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所起作用
5.1 乡土树种增强了本地森林系统的生态适应性
植树造林工作中最基本原则就是适地适树,每一个植物都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要素之一,不同气候、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土质及水质都生产着不同植物种类,也属于生态环境特色重要组成部分。东乡县的榆、沙柳、柠条、唐汪大接杏等树种是受东乡地区长时间气候滋润,早就适应了周围环境。可以说,没有什么树种比乡土树种更适应东乡县生长。因此乡土树种自然成了东乡县生态建设主力军,能够免遭气候变化以及病虫灾害损害。
东乡地区的乡土树种是经过大自然选择、依据优胜劣汰所产生出的树种。因此东乡县的乡土树种,对空间分布、水分、土壤以及气候等各个方面因素具备较强适应性与生命力,支撑起东乡县森林系统。
比如东乡县乡土树种中的柠条,主要生长于北方山地中,自20世纪60年代引入东乡地区后,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据2012年《东乡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显示,柠条林面积达1 405hm2,占总灌木林2204.5hm2的64%。柠条为豆科锦鸡儿属落叶大灌木,根系极为发达,在东乡地区主根入土深3~5m,株高为40~70cm,最高可达2m左右。
柠条适应性强,在东乡地区的山坡、沟岔也能生长,成活率高,是东乡县保持水土的主要优良树种。柠条对环境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柠条在形态方面具有旱生结构,其抗旱性、抗热性、抗寒性和耐盐碱性都很强。土壤pH6.5~10.5的环境下都能正常生长。由于柠条对恶劣环境条件的广泛适应性,使它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功能很强。一丛柠条可以固土23m3,可截流雨水34%。减少地面径流78%,减少地表冲刷66%。柠条林内有大量枯落物堆积,使沙土容重变小,腐殖质,氮、钾含量增加,尤以钾的含量增加较快。柠条还是优良的饲料植物、薪炭材、绿肥原料及蜜源植物。
5.2乡土树种确保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对于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而言,各种生物与非生物都会必须依赖,互相制约。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就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起稳定有序生态系统,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例如在东乡县的东大坡人工林建设过程中大力选用了油松、柠条乡土树种,不但能够更好抗拒了各种白然灾害,还能够确保生物多样性。由于选择了大量乡土树种,将原来交离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的东大坡,成功打造了东乡一片生态良好的青松叠翠、鸟语花香的人工林。如今的东大坡,乔灌草结合,针阔叶相间,油松、云杉、柠条、山杏、榆树、白腊满坡遍岭。杨树柳榆夹峙的公路两旁,荫翳蔽日,杂木灌丛生长茂盛。
5.3乡土树种降低了造林管护成本
对于乡土树种而言,具备抗劣性强、适应性强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等各种优势,因此养护管理就比较简單,在施肥、浇水、修剪以及植保等各个方面养护管理用工量是远远低于引进树种,养护费也比较低。
对于东乡县的林业生态建设而言,后期管理直接关系着生态建设能不能实现。由于东乡地区的榆树、山杏、油松柠条、柽柳等乡土树种属于土生土长树种,适应性好、抗性强,栽植之后后期管理就极为轻便。例如东大坡林区选用油松、柠条等乡土树种造林后,靠自然雨水就能成活成林,很少再采用浇水、除草、松土、修枝等抚育措施,降低了造林及管护成本。由于运用乡土树种育苗技术成熟,管理成本与苗木价格上都比较低,应在今后的造林坚持并大力选用乡土树种。
5.4乡土树种发挥了较高的经济价值
乡土植物大都是通过长期栽培而长成,其抗逆性能强,而且栽培技术极其简单并为广大群众所掌握,经济价值较高。比如东乡县大红袍花椒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结果早,收益大,栽培管理简单,是一种优良的乡土香科、油料树种。东乡县“大红袍”花椒在东乡县栽培历史悠久,以河滩镇为主,分布于全县各乡镇。东乡县“大红袍”花椒,以色艳、肉厚、味麻而享誉省内外,行销西北五省区,1994年曾荣获甘肃省名优特林产品鉴评会金奖。川塬区群众充分利用大夏河、黄河、洮河沿岸丰富的光热资源及土壤肥沃、浇灌便利的优势条件,在房前屋后、坡根、地边、沟坝等闲散地块,大力栽培花椒,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2016年底,全县花椒栽植面积花椒533.3hm2,产量800t,销量650t,产值6 500万元。因此选用乡土树种能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6结论
选择东乡县的乡土树种不仅有利于东乡县生态环境的较快改善,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问题。综上所述,在东乡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有效方法就是大力推广选用乡土树种造林,在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可实现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1]冯保新.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应用与开发利用措施[J].中国林业经济,2016(4):76-77.
作者简介:郭永彬(1986-),男,甘肃东乡人,本科,林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