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湘西州水稻生态立体种养
2019-09-10李亮杨萍钟伟
李亮 杨萍 钟伟
摘要:水稻生态立体种养以水田为基础、大力生产出绿色优质水稻,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动物的共生性设计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立体种养方式。通过对稻田改造,加固加高田埂,提高水位,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扩大水产品和禽类活动空间,并改善水稻通风条件,减少水稻病害发生,建立稻田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通过以禽、水生生物控虫、控草,实现少施化肥农药,提高产品品质,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产流程标准,产品绿色生态,生产效益高效的一种立体种养方式。
关键词:湘西;水稻;立体种养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水稻生态立体种养分简单模式与高效模式两种,简单模式在稻田中利用与一种动物的共生性套养一种动物的种养模式,高效模式为在稻田中利用与多种动物的共生性套养两种动物以,上的种养模式。
1湘西州水稻种植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湘西州目前稻田面积近6.67万hm2,基本以单一种植水稻为主:1.由于水稻谷价不高,生产资料和劳力价增高,收入太低,农民没有积极性,部分稻田开始荒废不种,稻田面积逐年下降;2.近年来由于农民大量使用高毒农药,生态全被破坏,益虫基本消失,生物链破坏了害虫无天敌后大量发展,只有靠农药大量使用控制才行,进入恶性循环;3.近年来大量使用无机肥,稻田有机质基本消失殆尽,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水稻田耕作层逐年下降,而且这些恶性循环正在逐年增大,环境生态影响大;4.近年全州在水稻田大力推广超级稻工程和优质稻工程,想从水稻增产和提高稻谷优质化来解决水稻没有经济效益的问题,但是超级稻需高水肥高投入高管理才能增产,与我州农民粗放式种植有矛盾,由于谷价不高,花大力气每667m2增收除开高投人用工量增加以外增收不明显,近年来发展的优质稻工程,全州水稻米质有较大提升,但没有形成优质稻品牌及优质稻收购销售的企业,农民种植优质稻产品附加值没有得以实现,只是解决了农民个人吃饭米质提高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稻田增收的问题。
2015年开始的稻花鱼简單模式引进及全州部分县市推广,推广面积很小,稻花鱼简单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立体养殖,生态意义大于经济效益,标志着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的开始,但是稻花鱼不能密养,由于鱼的天敌太多,农民没安装防鸟网,损失大,产出少,经济效益不高,2016年开始在湘西州开始了一些新的水稻立体种养模式如稻蛙简单模式,稻虾简单模式等模式进入,新的立体种养模式都在探索解决水稻田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全州面积很小,而且模式不固定,目前产业农民在小范围探索进入,并没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州水稻田里同时养两个以上的高效模式没有。农民急需技术过关的固定化模板进行复制,而州内这方面科研机构基本上没有进行这方面研究,不能为农民提供出科技支.撑,我院从2018年才开展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的研究,今年开展了稻蛙鳅.稻蛙鱼两个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并通过州农业委验收效果不错。
大力发展全州水稻生态立体种养模式重要性:一是巩固基本口粮田及提升种田经济效益。推广稻田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达到水稻、水产品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实现高产高效目标,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广稻田立体种养模式,可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净化水体,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提高稻田有机质,固化游离的重金属,增加土壤耕作层,实现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种养争地的矛盾。近年来,我州稻田提水.养殖与粮食争地矛盾突出,规范稻田立体种养模式,可稳定提高土地产出率;
四是湘西自治州很多稻田属于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累积好,容易形成优质水稻,生态立体种养推广后可在湘西州形成绿色优质稻生产加工产业链,目前全州水稻田近6.67万hm',水源条件好,温度条件好,微生物浮游生物多,环境好,污染少,适合水稻立体种养(鱼、蛙、鳅、虾、鳖、蟹、鳝等),发展水稻立体种养能提高水稻田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把破坏的环境恢复过来。
大力发展全州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的可行性:从古到今稻田中本来就生长许多固有的动物就是共生的;如(蛙、鳅、鳝、鱼等),只是近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大量扑杀,使原本就有的动物(蛙、鳅、鳝、鱼等)在稻田快消失,原本就在水田里的动物进行立体种养只是想把破坏的环境恢复过来,让生态达到原有的平衡。二、还有些动物如(鸭、虾、蟹、鳖等)也可以与稻田有共生关系,也可以利用稻田为基本载体进行立体种养,其他可以在水稻田里共生的动物利用共生关系也可以在水稻田里进行立体种养,大力提高水稻经济效益,将大大提高农民回归稻田,使产业农民因为经济效益高进人稻田,使荒废的稻田开始利用,减少抛荒,在湘西州形成水稻生态立体种养新的产业链。
发展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的经济性分析:简单模式在水稻田养一个共生动物如蛙、鳅、鱼、鸭、虾、蟹等一般每667m2经济效益较单独种水稻提高3000~5000元左右,价值较高的鳝.鳖等一般每667m2经济效益较单独种水稻提高5000~8000元左右高效模式在水稻田里套养利用两个共生不冲突的动物如(稻蛙鳅模式,稻蛙鱼模式等)一般每667m2经济效益较单独种水稻提高8000~10000元以上。如果在全州推广简单立体种养模式达6666.67hm2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亿~5亿,推广高效立体种养模式达6666.67hm2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8亿~10亿。
发展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的生态性分析:1.减少或不使用化肥:利用稻与共生动物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共生动物排泄物还田人肥,稻田有机质大大提高,减少或不使用化肥;2.减少或不使用农药:共生动物吃害虫、改良土壤的生态良性循环,破坏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生物链恢复了,由于有共生动物在稻田中减少或不使用农药。3.稻田有机质的增加能固化游离的重金属,部分解决谷物中重金属超标的问题。4.有底层的共生动物的活动会使稻田耕作层加深,稻田有机质增加也会从上部增加稻田耕作层,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从根本上得到改良与恢复。
2湘西州大力推广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的措施
2.1州委州政府提高认识
州委州政府应充分认识水稻立体种养的重要性及意义,能解决单一种植水稻因经济效益太差带来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下降的问题,能稳住全州基本口粮田,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有效地节约了水土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合理地改善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了稻谷的生长,实现稻鱼、稻蟹、稻蛙.等的多项产业丰收,具有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等优点,同时还延伸了新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减量增收、提质增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2.2州委州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把发展生态产业摆在农业农村工作更加突出位置。“村民富”是“村庄美、村风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确立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把发展稻虾、稻鸭、稻蛙、稻鳅、莲鳅、莲鱼等立体种养产业作为“村民富”的首选。依托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优先成片成带流转。一是优先满足流转面积。对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特别是开发稻田综合立体种养模式的经营户优先满足土地需求。二是优先满足用地要求。发展生态农业的经营户对流转土地的特殊要求优先满足。三是优先协调土地纠纷。对发展生态产业的经营户遇到的土地糾纷,当地政府会及时介人进行有效调解。
2.3加大科技投入并在各县建立各种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示范片带动各县进行推广
州委州政府加大对全州从事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专业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资金支持,支持各县相关机构在技术成熟有经济效益的适合本县发展的建立有一定面积的示范片带动全县农民推广增收。
2.4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涉农项目整合的实施平台
涉农项目整合挖掘了项目潜力,凝聚了项目合力,扩大了项目引力。在涉农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规模经营户采取项目倾斜支持。通过农业主管部门整合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小农水、国土平整等涉农项目,修建机耕道和沟渠疏通等田间建设。
针对稻田立体种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制定“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提供苗种补贴;支持各县市创建稻田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开展稻田立体种养政策性保险试点,为稻田立体种养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实行贷款贴息。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创新关键环节技术,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摸索出“蛙稻共作”、“稻鳅共生”、“鳖虾鱼稻共生”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
州委州政府在大力推广前要求各县大力引进全国与立体种养相关产品的大型销售平台,大力扶持各县本地组建与立体种养相关产品的销售公司、合作社、个人,在政策资金在给予这些销售公司支持,并积极鼓励这些公司走出去与全国各大市场建立联系,逐步做大做强,并鼓励各县发展本地市场的立体种养相关产品的销售,培养一部分本地市场。
州委州政府积极组建一些大型深加工企业提高立体种养相关产品的加工销售产品附加值,并政策资金鼓励企业建立大型储藏与立体种养相关产品的冷冻库,以便及时人库保存。
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的发展及新的产业链形成需要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水稻生态立体种养能帮助农村建档立卡扶贫户脱贫增收,一对一帮扶,点对点脱贫,更好的服务全州的扶贫工作,州农科院作为全州农业科研的科技排头兵,应担负起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科研任务,对适合全州水稻生态立体种养各种模式进行研究,为全州进行推广作前期摸索并形成各种模式关键技术的模板,
参考文献:
[1]李绪美.稻田优质高效立体种养配套技术[J].中国稻米,2005(1):20.
[2]张素霞。稻田高效立体种养集成技术[J].科技信息,2006.
[3]鲁艳红,廖育林,聂军,等.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J].湖南农业科学,2017(3):74-76.
[4]杨萍,李亮,李尚书,等.稻田轻简化高效生态立体种养——稻蛙鳅模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82-183.
作者简介:李亮(1970-),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农大农学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生态立体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