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播麦田冬春管理技术

2019-09-10邓春晖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肥水麦苗纹枯病

邓春晖

一、防冻保苗,促根增蘖,早追冬肥

晚播麦田因土壤湿度过大,抢时播种,造成耕作粗放,播种较浅,麦苗根系容易受冷风侵袭。晚播麦苗长势弱,没有次生根或次生根很少,抗冻性较差。尤其是单根独苗的淤土地晚播麦,更容易遭受冻害。因此,防冻保苗是主要措施。

(一)早追冬肥

在小麦3叶期后,麦田覆盖农家肥,这是农业生产的传统经验。一般每667 m2覆盖畜禽类农家肥1~2 m3,可降低死苗率15%左右。如用优质人粪1000 kg/667 m2左右,防冻效果更好。冬季追肥也可“春肥冬施,冬肥春用”。春季小麦返青时,由于温度低,土壤中的养料分解慢,不易被吸收利用;追施化肥往往由于缺墒,肥效不易发挥。而春肥冬施,就可以避免以上问题,可促使小麦早返青5天左右,春季分蘗也可提前5天以上,小麦成活率明显提高。

(二)中耕

播种时土壤过湿,麦苗出土后叶色淡黄,分蘖出生慢,严重时叶尖变白干枯。中耕可以起到松土放墒,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提高地温,促根增蘖的作用。中耕可使单株次生根增加1~3条,多分蘖1~2个,特别是雨前和顶雨播种的麦田,表层板结,严重影响小麦根系发育,麦苗小,叶片发黄不长,及时中耕可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促根增蘖,由弱转壮。

(三)查苗补种

播种后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但发现缺苗断垄,抓紧补全。一是补种。选择与缺苗地块相同的品种,先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浸种催芽或用2.5万倍液奈乙酸或500倍液磷酸二氢钾浸泡12 h,然后播种,以利于出苗和生长。二是移栽。对于来不及补种和补种后仍有缺苗的地块,可在小麦分蘖期就地移苗补栽。移栽苗要选择具有1~3个分蘖的壮苗,移栽和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时间最迟不晚于“小雪”,以利于缓苗和越冬。

(四)疏苗

由于推迟晚播,大部分农户加大了播种量(20~30 kg/667 m2)。播种量过大,麦苗生长拥挤,植株黄瘦细弱,个体发育差,分蘖很少。因此,应先及时疏苗,特别是地头、地边及田内的“疙瘩苗”要早疏、狠疏,以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五)浇水或镇压

特别是淤土地,由于抢时播种,口墒差,会使麦苗出土困难。出苗后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基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因此,播种后应及时检查土壤口墒,对墒情不足的地块,有浇水条件的可进行小水灌溉,无浇水条件的可及时镇压1~2遍。

二、晚播麦苗弱,可使用地膜覆盖麦田

地膜覆盖麦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对晚播麦增产显著。据试验,用地膜覆盖麦田,冬季膜内日平均气温比膜外提高5 ℃左右,0~10 cm地温提高2~4 ℃,并且膜内地表土壤疏松,水分适宜,加速土壤养分转化,促进小麦生长发育,由弱转壮,效果明显。

三、严禁牲畜啃青

小麦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经制造出来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输送到叶鞘和分蘖节中储藏,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和促进根的生长发育。如果被牲畜啃掉小麦叶片,则直接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小麦的穗数分化进程推迟,成熟晚,单位面积成穗减少,麦穗小,千粒质量降低。生产实践证明,小麦叶片被牲畜啃吃的田块,产量一般可降低20%~30%。

四、适时中耕除草

中耕在生产上提倡顶凌划锄,雨后、浇水后也要及时划锄,以达到破除板结、清除田间杂草、增温保墒、促早发的目的。对于群体偏大或生长过旺的麦田,可于小麦起身期进行深锄断根,以控制小麦地上部生长过快,并可断老根、生新根,促进根部生长发育,使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也可在11月底前后视天气和麦田杂草生长情况选择适应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五、合理运筹肥水

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千粒蛋白质量分数,改善小麦品质,又能提高小麦产量。因此,要因地因苗制宜,用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壮苗麦田早春以划锄为主,春季第一次肥水,可推迟到拔节初期进行。一般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尿素12.5~15 kg。群体偏大或有旺长的麦田,返青期应控制肥水,待拔节中后期再肥水齐放。在肥水动作上,应先肥后水。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结合浇水每667 m2补施尿素5~7 kg,既能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又能增加籽粒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同时也能提高面筋的含量和质量。

六、创新技,补短板

针对多年来西华县小麦倒伏及纹枯病、全蚀病、冬腐病在不同年份、不同程度的发生情况,让农户顺麦垄挨地面喷药,改为每667 m2喷施15 kg的药液7~10桶(下同),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费工多、投资大,农户不易接受。同时,纹枯病和全蚀病已经严重发生危害,造成小麦减产。后经过多年试验,笔者摸索总结出“创新技,补短板”的技术措施,向全县推广应用。

(一)施药时间

于2月下旬(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施药。

(二)施药方法

每天10 :00前趁露水未干施药,可使药液顺麦叶流到叶腋里,直达病灶。家庭农场、承包地大户用机器可全天施药,用水量大,效果好。

(三)配药比例

一桶水对麦可丰50 g(配方厂家定制)+全蚀散30 g+80%多菌灵50 g+小麦矮丰50 g,播种前在种子拌种、包衣的基础上施药。通过此次施药,小麦纹枯病、全蚀病、茎腐病、白粉病、锈病和蚜虫、红蜘蛛的防治可基本不再施药。但小麦扬花灌浆期应特别注意下雨天。下雨天湿度大、温度高,极易发生赤霉病,待浓雾或雨停,应立即施药防治。此期用氧化乐果或抗蚜威防治穗蚜1~2遍。为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千粒质量,在防治蚜虫药液中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50~200 g,确保小麦高产丰收。

猜你喜欢

肥水麦苗纹枯病
红绣鞋
红绣鞋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红绣鞋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吊兰节水节肥栽培技术
关于加强黄河下游淤背区土地肥水管理的探讨
冬小麦高产与超高产需肥水规律分析及措施
小雪花与麦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