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9-09-10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夏磊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鏖战 蛰伏 卷帙浩繁 相反相承
B.秘鲁 寒暄 载歌载舞 名列前茅
C.叱咤 平添 色厉内荏 相形见绌
D.堤放 精萃 垂涎三尺 顾名思义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知识飞速更新的今天,努力学习是增强自身本领的不二法门。
B.为了兑现“一带一路”战略惠及相关国家的诺言,中国言行相顾,成立了“丝路基金”。
C.刘晗在本次诗歌朗诵会上获得一等奖,称为学校的风流人物。
D.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考察时勉励大学生:在学校要心无旁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认识到。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維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B.通过校园中开展常态化的逃生训练、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使学生树立了公共安全意识。
C.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二多、来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D.进入9月,全国各地迎来秋季开学季,各年龄段的学生也迎来各式各样的新学期第一课。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城”筑着城墙,用于防卫,而“市”則是进行交易的市场。
②上海是对全国、全世界开放的大市场。
③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到浦东陆家嘴的“三炷高香”,就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④城市是由“城”与“市”组成的。
⑤在今日上海,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城墙只剩颓垣残壁,而市场則比比‘皆是。
A.①④②⑤③ B.③②①④
C.⑤③②④① D.④①⑤②③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崇高的人格成就伟大的事业。在革命战争年代,工农群众文化不高,对马列原理知之不深,但________对此,小平同志曾一语道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
A.共产党人一定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
B.共产党人难道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
C.为什么共产党人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
D.为什么共产党人能“唤起工农千百万”?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甲】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乙】别云间
夏宪淳
三年羁旅客,令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作者都不幸被捕,但文天祥是离别家乡,夏完淳是回到家乡。
B.甲诗首联中的“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C.乙诗颔联中的“泪”是诗人看到山,河沦丧的伤心之泪,是个人被囚的难过之汨。
D.甲诗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没有能够实现的遗憾,所以感叹“归乡如此归”,并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宁静和安慰。乙诗作者无限怀念家乡,并表达视死如归,坚信抗清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尾联引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诗人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的决心;乙诗首联借用楚国人锺仪被俘后,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的典故。
B.甲诗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C.乙诗首联中的“羁旅”一词将诗人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的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表明诗人的无限伤痛之情。
D.甲诗中的“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所表达钓感情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膏”所表达的感情是相悖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范仲淹传
范仲淹,字希文。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
[注释]①砦:同“寨”。②钤辖:宋代军职名。③种世衡:字仲平。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④互市:往来贸易。⑤瑯城:鄜城县,今陕西洛川境内。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者多/从质问 B.量/贼众寡
C.大兴/营田 D.且/听民得互市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择()(2)使()(3)既()
10.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1)寇至御之,則官卑者先出。
(2)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
11.选文主要写了有关范仲淹的五件事,请分别筒要概括。(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羹饭一时熟,________。(《十五从軍征》)
(2)脫我战时袍,___________。(《木兰诗》)
(3)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五色交辉。(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6)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现代文阅读(8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6分)
母亲养蜗牛
梁晓声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十漂亮的茶叶盒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剩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內。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像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不容易,讲自从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载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儿子辨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13.通读全文,理解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关情节。(4分)
①_____________——②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剛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③_________________
14.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5.通过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可以归纳出文章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6.选文中的“母亲”是如何处理小孙子想吃蜗牛这件事的?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4分)
防患“酒兴初浓”时
陈海文
①《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故事:莱州一姓秦的书生制药酒时,误将毒药入味,又不忍心倒掉,就将酒封存起来。多年后的一个夜晚,秦生特别想喝酒,无奈找不到酒,忽然想起那罐久藏的带毒药酒。虽然妻子苦苦相劝,但秦生笑着说:“畅饮而死,胜于馋渴而死。”竟然豪饮毒酒而亡。
②“酒兴初浓,毒药犹甘。”秦生贪一时味蕾之欢,而冒死饮毒酒,让人感慨不已。然而,从古至今因贪图享乐而甘冒生命危險的“秦生”又何其多也。嗜赌者、好色者、盗窃者、贪墨者……皆因欲望之兴,不加节制和管控,最终祸及自身,有的家破人亡,有的死于非命,更有的乱政败国。
③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周王子颓喜欢牛,亲自喂养数百头,还披以文绣,谓之“文兽”。郑国伐周城时,子颓竟与牛一同缓行,最终被郑国人擒获斩首。同样,卫懿公喜欢鹤,所养之鹤皆有品级俸禄,玩物丧志,全然不体恤民情,最终被狄人砍为肉泥。晋平公虽知听《清角》之曲会招来亡身之祸,然而不听师旷之劝,抱着“诚一听《清角》,虽死不恨”的浓厚兴趣,强迫师旷演奏。曲终遂得心悸之病,不欠身亡。
④心随欲而多惑,随利而多乱,随性而多动。一个人把控不住內心的躁动;终究会在诱惑面前,低头折腰,放弃原则,丧失气节。
⑤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许多革命先辈拒绝名利诱惑,是坚守原则的楷模。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作为副司级干部,不为“大房子”而动心。直至退休任蜗居在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小屋内。老英雄张富清战功显赫,但深藏功名,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然而也有一些革命意志薄弱者,因美色、金钱、物质享乐而背离初心信仰。成为出卖灵魂的叛徒。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的一个诱因竟然是对西餐的情有独钟,由此而被敌人利用,暴露身份,被捕变节。
⑥兴者,趣也。生活情趣虽是愉悦心身的良药,然过犹不及。“酒兴”的核心问题是享乐主义思想作怪,这是人性的弱点,是消磨人的意志最厉害的毒药。(史记·循吏列传)中有則“公仪休嗜鱼”的故事。鲁国宰相公仪休特别喜好吃鱼,然而有客人给他送鱼,他却拒不接受。客人问其原因,公仪休回答:“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大意就是“今天为宰相,吃鱼能自给;收了你的鱼而被免职,以后谁还能给我鱼”。公仪休是知道最基本的得失利害的。
⑦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最基本的是明得失、知荣辱;最核心的是铸信念、立操守。如此方可提高定力,控制欲望心魔,守住內心清明。
⑧抵御“酒兴初浓”之患,要靠勤学养心励志。培育健康生活情趣,丰富精神世界,磨砺超凡定力,防止因沾上不良之“兴”而迷失自我,防止因欲望的冲动而违法乱纪。只有抵抗住类似“酒兴”的诱惑,才能远离毒害,活得坦然、安全、精彩。
1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19.文章第③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21.選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事实论据,请你简要加以概括。(2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2.请你走进《傅雷家书》,回答词题。
(1)按照开头提示,请给《傅雷家书》写两句推荐词。(不少于20宇)
这是一部________,也是一部________。
(2)请你以“写给傅雷”为标题给傅雷撰写一则颁奖词。(100字左右)
(二)写作(50分)
23.
挡不住的青春
汪国真
曾经有那么多惆怅,
想起往事,令人断肠,
我不知道我的追求在何方,
道路在何方。
问风问雨问大地。
却没有一点回响。
岁月无声地流淌。
可是谁甘心总是这样惆怅;
可是谁愿意总是这样迷惘;
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
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
我用生命和热血铺路,
没有一个季节,能把青春挡住!
请以《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