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信息高速,迎接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
2019-09-10田洪坤
田洪坤
【摘要】宁阳八中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乡镇中学,长期以来,宁阳八中始终坚持“质量立校,教研兴校”这一核心办学思想,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一、“觅活水”——开启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征程
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宁阳县第八中学一代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实现了学校大跨越和大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建设,学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与城区等先进学校相比,软硬件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领导班子殚精竭虑,积极破解发展难题,精心谋划学校未来。
为真正寻得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学校多次邀请宁阳县教育局领导和专家为学校“把脉”,帮助学校“找问题、寻短板、查不足”,多方吸取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办高质量教育,建智慧型校园”的工作目标定位,用教育信息化这支“杠杆”,撬动教学质量提升这块“顽石”。自2014起,学校先后派出大量骨干教师赴昌乐一中、曲阜一中、徐州三中、新乡42中、昌乐实验学校、湖南周南中学等学校考察学习,学习名校发展经验,精心部署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酝酿,2015年9月,在学生和家长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学校与101网校达成合作,在六、七年级分别举办了两个信息化教学实验班,开始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和实验。为保障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投资60余万元建设录播教室、升级校园网、为信息化教学班安装一体机,无线AP实现全覆盖,为信息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学校还制定了《101信息化课堂教学实施方案》、《101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师业绩考核办法》等配套制度,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软件支持。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积极研讨信息化教学如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手段等具体问题,聚合集体智慧,破解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开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
二、“研良方”——构建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可拍可录、可查询、可交互,课堂不再枯燥,学习变得兴味盎然。其次,课堂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借助101网校强大的资源和技术支撑,教师的上课更加便捷高效,通过网络平台,教师能够及时监控学生学习过程,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并快速给出评价,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和高效。再次,信息化教学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以网络资源为辅助手段,将课上和课下、线上与线下、校内和校外充分融合,跨越了时空限制,形成了随时随地可学习的新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课堂教学时效,学校精研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大胆革新,探索形成了与信息化教学充分融合的“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学习过程分解为“自学—导学—评学”三个阶段,并分别对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当堂检测、总结升华”六个具体步骤,各环节均有信息化教学参与,师生借助丰富的网络和信息資源,优质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任务,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师生的高效互动,实现了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为教学质量腾飞增添了新的羽翼。
三、“育硕果”——迈向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未来
多年的不断耕耘和实践,为宁阳八中孕育了累累硕果。一方面,学生学业成绩进步显著,几个信息化教学班学生学业成绩比平行班级有了大幅提升,部分学科成绩甚至拉开了较大的距离,这与信息化教学“大容量、高效率”等优势不无关系。其次是信息化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更强,兴趣更浓厚。信息化教学对一些特别是以往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进步更加明显,这与信息化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等优势不无关系。再次是信息化教学班增强了学生的心理优势,学生更自信,学习更上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班级学风浓厚。同时,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也促进了教师和家长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看到了信息化教学的巨大优势,对信息化教学充满了热情。
几年来的不懈奋斗为宁阳八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学校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智慧课堂示范校”,并在县信息化教学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近年来先后接待县内外20余所学校的参观团体来校考察,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宁阳八中踌躇满志,重整行囊再出发,正以百倍信心,阔步迈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
参考文献
[1]徐海娇.教育信息化时代作业APP互动体验探索[J/OL].品牌研究,2018(S2):107-108
[2]王志刚.“互联网+教育”下我国教育出版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OL].出版广角,2019(01):6-10
[3]宋扬,刘芳,韩波.教育公平视域下教育信息化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