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劲头”
2019-09-10
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着时代中每一个人的思想和命运。该如何反映这巨变中的伟大时代?如何反映改革开放给予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馈赠?
尽管立意于“大”,现在在各地卫视热播电视剧《大江大河》的破题方式却以小见大。该剧呈现的是1978年到1988年间,以宋运辉(王凯饰)、雷东宝(杨烁饰)、杨巡(董子健饰)为代表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先行者,在变革浪潮中披荆斩棘、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三个不同的典型人物,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全方位、立体式地描绘了时代画卷,展现了社会风貌,以此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蕴藏时代精神,以普通人的命運来折射每一次时代的巨变,这是该剧创制方擅长的叙事策略。此前,《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知青》《父母爱情》等,都秉承这样的策略,并赢得极佳的口碑。这也是现实主义最重要的创作策略之一——恢宏壮阔的时代变化,必将落脚于平凡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命运浮沉、千滋百味,都与社会脉动息息相关。
以往,“年代剧”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在细节上缺乏真实感。在《大江大河》拍摄现场,导演孔笙强调最多的一句话是:细节,千万不能丢了细节。“我去现场第一天,导演说,不许演,要把最真挚的情感交代给观众。”杨烁说:“我们这个戏最能打动观众的就是,我们能还原很多本真的东西。”
确实,为了做到“还原本真”,《大江大河》花了不少力气。在拍摄前,剧组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由于整部剧场景复杂,在取景阶段,孔笙和工作人员跑了很多地方,很多场景年代久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只能搭建。据悉,《大江大河》剧组先后转战泾县、马鞍山、北京、南京、上海等近十地取景,“小雷家村”等场景都是剧组根据历史事实“1∶1”还原搭建。
在孔笙看来,这样的严格要求是必须的:“这个时代我们都经历过,看到过。如果不够准确,观众一看就知道,这个服装不对,那个椅子不对。”因此在演员表演上,他也格外要求他们,去“还原那个时代的劲头”……真实的时代气息就这样扑面而来,历史与当下的隔膜被打通,让观众有了强烈的代入感。
不浮夸,不刻板,不渲染苦难,也不生硬说教,《大江大河》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依凭时代馈赠的丰富素材严谨创作,以典型人物反映时代变化、彰显时代精神、激励人心向上。
(摘自《扬子晚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