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阅读的舒适区
2019-09-10张春华
张春华
时下,校园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不少学校开放了图书馆,将庄重严肃的图书馆阅读变为开放的舒适区阅读。这对于普及阅读和方便同学们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有不少好处。但是,这并不是学习者应该有的阅读的真正状态。真正的阅读并不都是舒适的,有时候烧脑,有时候极度枯燥乏味。只有坚持下去,你才能从阅读中获得裨益。
一、端正阅读态度
对于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许多同学都是以消遣的心态对待,因此看书的姿态尽可能放松,例如喜欢躺在沙发或者床上看书,有时候读着读着就睡着了。
与现代人放松地阅读不同,古人对读书很有讲究。王羲之的对联写道:“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宋代陈与义《焚香》诗说:“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古人读书前,务必洗手并将桌案整理干净。读书时,端端正正坐在桌案前,上身挺立,腿脚安宁,不跷二郎腿。不像现在的人看书,有的趴着或躺着,有的一边闲聊或吃喝,有的一边听音乐或瞅电视。
如果是如上述般悠闲看书,读者就很难进入作者与笔下作品人物创造的心灵世界,很难窥见作家节制的文字背后隐秘的内心。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如果优哉游哉地阅读,可能会把老王看成一个不正经的人,就很难理解作者的“愧怍”和底层人物的悲剧;悠闲地看书,可能会把金岳霖先生到街上去体验生活看成可笑的事情,把上课捉出一只虱子单纯地看作邋遢的行为,而无法理解金岳霖先生内心的率真;悠闲地看书,可能会把《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贝尔曼看成一个酗酒、吹牛的潦倒画家,而看不到时代造成的艺术家们的社会悲剧以及贝尔曼人格的崇高。
如今阅读,虽然不用焚香,但作为学习者,态度认真依旧十分有必要。正确的阅读状态应当是不打盹儿,不狼藉,不神游,或诵读,或静读,全身心投入书中。
此外,还可以调整出学习者的状态来阅读。当前快餐阅读盛行,许多人热衷于微信等数字化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但这样的阅读多半如蜻蜓点水,阅读之后,可能什么也没有记住,白白浪费了时间。要想走出这种读图、碎片化阅读的氛围,可以拿出学习者的状态来阅读,积极暗示自己:我是在阅读中学习。这样有意识地阅读,恐怕比随随便便打开一本书,心不在焉地翻翻,获取的知识多得多。
二、阅读经典作品
阅读经典作品可能是一个艰涩甚至困难的过程。有时候需要克服自己的阅读习惯,从熟悉的文本走到陌生的文本中去,例如读惯了中国作品,再读外国作品就需要克服话语表达方式的差异。读惯了简单的作品,去阅读难以理解的经典就需要“啃”的功夫。要顺利地“啃”到书中的精华,我们需要有以下两点认识。
1.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要想获得理性的思维、智慧的启迪,需要阅读者大脑的积极思考和领悟,这个过程多半是痛苦的。例如每本书都有一个结构体系和思想体系,结构体系清晰地摆在目录上,但并不代表你就能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都藏在每个童节的文字中,是一个个“洞穴”,只有穿越文字的障碍才能到达作者的思想境界。所以,阅读经典不要半途而废,要做好走出阅读的舒适区的准备,给自己一点耐心和耐力,坚持“啃一啃”,克服阅读的文字难度,挑战思想高度,就会穿过文字上升到新的境界。
2.根据需要反复阅读
有人说,文本就是作家精神的分泌物,可以想象,这个分泌的过程饱含了作家多少情感和灵魂的斗争。如当你读到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你不能只耽于书中性感的描写,而没有深沉甚至痛苦的思考;阅读阿城的《棋王》时,你也不能只将下棋看作娱乐活动而忽略文章的“文革”背景;阅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你也不能只对斯特里克兰德的“混账”耿耿于怀,而忽略作家对人性的深刻体察。
所有这些深刻的思想都藏在作家和学者的言语表达中,想洞察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只有来来回回地阅读,反反复复地思考领悟,才能有自己的最深刻的理解,才可能最接近作品真正的意蕴。这样的读书效果,自然不是躺在沙发上悠闲阅读就可以做到的。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学习者的阅读很可能是一种煎熬。有的同学沉溺于曲折的故事情节,有的同学快意于省力的阅读过程,有的同学喜欢阅读自己熟悉的文字,有的同喜欢阅读自己喜欢的话题,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阅读状态,但对于学习者而言,这样的阅读显然是不够的,属于“肤浅阅读”。我们应该做的是,带着提升能力的“目的性”去阅读,同时避免为了考试而机械化地阅读。
一、阅读要有自己的思考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趣味至上的时代。但是,只喜欢读图和看漫画是很难“长大”的,只看故事情节的阅读也是肤浅的。像这样读,即便你读了许多书,思想依旧不会有成长,阅读和写作也难有明显的进步。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书一读就懂,有的书明明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却难解其意。如果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你的阅读属于“同质化阅读”,即阅读的作品品味不高,作者的水平与你相当,所以读起来比较轻松,不用过多思考甚至不用思考,眼睛所到之处,都有势如破竹的轻松感。所以,你读了再多这样的书,也可能只是在原来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水平上原地打转,遇到水平高一些的作品,自然就觉得读起来困难了。
我们应该做的是,带着提升能力的“目的性”去阅读,同时避免为了考试而机械化地阅读。
读这样的作品,你就需要深入研究了。有的文章虽然短小,但却需要一字一字地咀嚼,发现其中的深意,少中求多、简中求丰;有的文童看似浅显,但深入文字,就会发现文字背后都有作者自己特别设定的密码。如果依旧肤浅阅读,就很难发现作者真正的隐秘之意。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张中行先生的《汪大娘》,如果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看,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量,就会发现作者有许多想说的话并没有直白地表达出来。作为读者。我们应该细细品味。
叔本华说:“光知道读书,不知道思考,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阅读是为了增加学识和理性,帮助自己更理性、更智慧地看世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不妨从与作者对话开始,将作者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打开自己与作者的融通世界;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转述作者的表达,或者将自己对作品的反思(包括赞成、质疑甚至批判等)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思考与表达的阅读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痛苦之后可能就会获得难以忘懷的快意,收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二、避免“应试化”阅读
虽然现在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日常阅读常常被题目应试化了,应有的自然阅读被割裂得七零八落,阅读的感悟兴趣被题目拆解得四分五裂。为了应付考试,同学们往往被动地获取信息,没有主动思考感悟;往往服从答案,忽略了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思和智慧。甚至有的同学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被阅读题绑架,以为阅读就是做阅读理解题,享受不到真正阅读的乐趣。
有的同学说为了应付考试,根本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事实上,应试不应该成为远离真正的阅读的理由,相反它恰恰是促进日常阅读的催化剂。就算是阅读题,也可以为真正的阅读所用。一般来说,阅读题选择的材料都是精品,人物形象相对丰满,故事情节相对曲折有波澜,思想内容多元,因此,这类题目如果仅仅成为考试的内容,没有经历真正的阅读赏析,在同学眼里只是支离破碎的题目,那真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希望同学们不要把阅读仅仅当作题目来做。更要当作文童来读。例如将小说丰满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精巧的构思融合在一起来关注,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枯燥的题目答案。
叔本华说:“光知道读书,不知道思考,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阅读是为了增加学识和理性,帮助自己更理性、更智慧地看世界。
举一个例子,201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沈从文先生的《会明》。这篇文童虽然短小,却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地方。例如人物形象的转变:开始是一个渴望立功的军人,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养了小鸡,转而对生活有了无限的热爱,不再想着打仗,只想过上与小鸡做伴的普通人的宁静生活。恰恰是这样的人物形象的转变,才更体现了人性美。如果只专注于高考题而忽略了赏析文学和人性之美,岂不可借?所以,早读时,不妨暂时忘却诗歌题,放声朗读、吟诵诗歌,通过声音产生自己对作品甚至对诗人的理解和共鸣。
此外,也不应该因为试题而忽略优秀的文言文本身,我们可以从中多学习古人是如何写人记事的,更可以从中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一些优秀的现当代小说也不妨仔细品味,以文学的眼光看看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想到写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潜藏了作家怎样的情怀,这样才不辜负作品的优秀。何况现在的语文考试倾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阅读量和阅读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命题也越来越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所以,只有把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常态,距离阅读题目稍微远一点,还原阅读本来的面目,才能接近阅读的本质,获取到更多的“营养”。一味地刷题,可以部分提高阅读技能,但这不是应付考试的“核心技术”,只有阅读本身才是应对阅读题和写作的良策。
理想的语文学习方式是当别人开始做题的时候,我们在读书;当别人继续做题的时候,我们继续在读书;当别人还在做题的时候,我们一边做题一边读书。大胆地从阅读题海战术中走出来,回到阅读的天空自由飞翔。
一、多读文学作品和学者著作
接下来就涉及阅读作品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认识充满了功利主义,那就是将书籍分为“有用的书”和“闲书”。凡是有利于考试的都是有用的书,其余的则是闲书。这样的标准正确吗?
诸多辅导书、各种教材生来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又有许多文学作品能教我们应对人生,那这种情况下到底哪种才是“闲书”呢?
高考前,我们捧着一本本现代文阅读或者文言文阅读书来读,会被认为是在读有用的书,但高考过后,如果你再拿着这些书来读,相信肯定有家长会说你读的是闲书,因为高考已经结束。上大学后,你开始阅读与英语四六级相关的书籍,但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你再拿起这些书,大概也要被人讥笑是闲书了。
相较于辅导类书籍的“闲”,中学时代往往被看轻的文学作品和学者著作其实一直都是有用的书。从考试的角度来看,阅读这些书籍,能够加强阅读基础,真正读进去对语文的阅读和考试大有裨益。从新高考的趋势来看,大量、广泛地阅读这样的“闲书”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道,它们与教科书一样是有营养价值的书籍。
二、正确识别适合自己的书籍
那么我们怎么识别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呢?这就需要提高阅读的识别力。家长和老师担心学生閱读到不健康的书籍影响学习甚至影响思想成长,我们要接受这种善意,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因为杜绝“闲书”的阅读而断了阅读的兴趣,让你从此与书无缘,害处比读“闲书”更大。书的内容健康与否,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公开摆在新华书店购书架上的书都是健康的,而路边书店的书未必全都健康,未必都适合中学生阅读。
此外,还可以借鉴鲁迅先生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问一问自己喜欢哪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对自己会有怎样的影响,是让自己灵魂触动,思想成长,还是能获得语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或者兼而有之?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就不难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书,也就能从容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了。这种识别能力可以说将终身受用。
从新高考的趋势来看,大量、广泛地阅读这样的“闲书”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道,它们与教科书一样是有营养价值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