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的特点及效果

2019-09-10张晓亚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民农业

张晓亚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8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公布。由此可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让农村留得住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

一、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老龄化、兼业化问题突出。现代农业靠谁去做?完全靠中老年人显然不现实。据有关调查显示,正规的农业大学或者农业学院毕业生,从事“三农”工作的相对较少,能坚持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个问题愈发突显。

二、主要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主要是通过长期的、正规的学历教育,精细培养、精准培养、着力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很多,主要是依托农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农业院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定向培养职业农民”。农业院校承担着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实现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其中中职农业院校,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虽然相较农业高校入学门槛低,但覆盖范围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设计更灵活、更有针对性,能充分发挥其科教资源优势,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上,可量身定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突显培养效果。

三、主要特点

(一)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为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转业复员军人、返乡务农人员、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其他各类农业从业者。

(二)培养目标

通过3~6年的学习教育,使其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总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显著改善,促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三)教学形式

以弹性学制为教育教学形式,积极探索“送教下乡、进村办班、农学结合、半农半读、弹性学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模式。以进村开展教学为主要办学形式,按理论学习、生产实践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农民学员的生产经营实际和农时季节特点组织教学,上课作息时间按当地农民生产生活规律自行安排,农忙时多实践指导,强化跟踪服务;农闲时多理论教学。

(四)专业设置

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立足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需求,在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等专业中,选择开设相应的专业。

四、取得的效果

(一)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如《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与礼仪》《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等,农民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学员通过专业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老师通过电话或在微信群中讲解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并走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地指导关键补救措施,如病虫草害的防治、果蔬花卉的授粉、果树修剪、嫁接等,这些措施避免了农产品的减产,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三)农业产业得到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是依托当地主要产业、特色产业等开设专业、设计课程。通过送教入村和田间地头的教育指导,把知识、信息和技能送到农民的家门口,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生活,使教育教学与农时季节、生产环节紧密结合,教学效果好。农民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农业信息的获取,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四)贫困农民实现脱贫

贫困农民通过培养,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能,通过农业技术的学习促进了增产增收;部分学员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小部分学员通过小规模创业,增加了经济收入;大部分贫困学员实现了脱贫。

(五)村风民风得到改善

农民通过理论、实训及考察学习,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提高了经济收入,带动了村风民风的好转,推进了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意义重大,对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专业技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问题效果显著。同时助力农民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职农业院校其教育特点符合农民培养的要求,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系统的中职教育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值得继续實践与探究。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民农业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