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与美育的先行者

2019-09-10刘泊君

油画 2019年1期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

卫天霖(1898—1977),字雨三,山西汾阳人。1920年赴日本东京川端美术学校学习,1922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受教于藤岛武二,期间努力研习印象主义技法,成绩优异。1928年回国后,致力于油画民族化技法研究,并先后于中法大学孔德学院、北平大学造型艺术研究会、北平艺专西画系、国立北京艺专、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等学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政府委托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工艺系并任系主任,此后历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和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等。卫天霖终身孜孜以求,勤奋创作,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卓著,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

2018年12月29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北京举办《卫天霖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首发式暨纪念卫天霖120周年诞辰艺术研讨会,旨在纪念卫天霖在探索中国油画民族化和美术教育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欧京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骏、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孙大志、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超、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韩振刚、卫天霖家属代表等人出席了首发式与“卫天霖艺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通过回顾卫天霖半个世纪以来的油画创作和艺术教育生涯,追忆这位令人敬仰的画界前辈,肯定了卫天霖在丰富油画技法语言、拓展油画审美领域、推进油画本土化进程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认为其绘画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的产物,既吸收了印象派捕捉瞬间光影、注重形体之间关系塑造的特点,又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其最难被人模仿与超越之处在于画面既模糊又清晰的圆融如一的状态,其笔触气势撼人,蕴含着连绵滚动的能量。

同时,研讨会嘉宾也普遍认为:目前学界对卫天霖及其作品的研究不够充分。首先,对卫天霖的研究不能仅从其个体着眼,更要通过他建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同时应从国际视野看待他的影响力,将以卫天霖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赴日留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文脉和传承关系。第二,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看,卫天霖作品的艺术地位和价值也有待被进一步发掘。这与卫天霖本人的坎坷经历和其印象主义画风长期处于的边缘状态有关,其后学晚辈在新时代更有责任弘扬和传播卫天霖精神。第三,从美术教育的角度,卫天霖作为新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的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中国绘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完成了对包括大、中、小学整套教育体系的探索。他与李瑞年、张安治、王合内等艺术家一起开拓了当时苏联绘画主流体系之外的艺术空间。他以开放包容的办学心态,关注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启发学生积极探索油画语言,并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吸收融汇,对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来说,既有建立之功又有领导之力。这使其不但成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更成为一位成功的美术教育家。

本次《卫天霖作品集》的出版将会推动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油画史的个案研究。卫天霖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也將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不仅有利于传承大师经典,更能发挥文化创意和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推进以卫天霖为代表的艺术到达新的高度和广度。

刘泊君,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A Foregrounding Analysis of E. E. Cumming’s “Buffalo Bill’s”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DreamandAmericanDream—aCaseStudyoftheGreatGatsbyandAmericanDreamsinChina
An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Integral Thinking
油画去哪了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