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裁教学法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探索

2019-09-10熊淑慧

摘要: 以Swales和Bhatia的体裁分析理论为依据,借鉴Feez及韩萍和侯丽娟的体裁教学法,采取定性研究方法,探究体裁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影响。该教学模式包括“确定语境—建立模式—比较分析—独立写作”四步。课程结束时,学生的学术论文、范文分析作业、问卷调查等用于检验教学效果。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的体裁意识增强,能够运用体裁知识解析学术英语论文,并应用到学术写作中。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对于理工科研究生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体裁分析;基于体裁分析的教学;学术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 H 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95X(2019)01-0046-06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019.01.008

Developing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Competence of Science Major

Graduates Through Genre Based Instruction

XIONG Shuhu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walesand Bhatias genre analysis theory,and drawing on teaching models by Feezand Han & Hou,this qualitative study ananlyses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EAW) classroom teaching for science major graduates,in order to construct a genre based instruction model in EAW teaching.This model consists of four steps:“building the contextmodeling and deconstructing the textlinking related textsindependent construction”.The collected data include students research articles,students analysis on their own disciplinary articles,and questionnaire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genre based instruction in EAW classroom.Results show that with improved genre awareness and knowledge,students are able to analyze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s according to genre,and to apply to writing their research articles.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l can develop students EAW competence,thus ha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in EAW instruction for science major graduates.

Keywords:

genre analysis;genre based instruction;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英語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各学科的主要著作、期刊论文、研究成果等多以英语为媒介公开发表。作为学术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国际通用语,英语正成为一项重要的学术技能[1]4。研究生要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用英语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需要具备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目前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学术写作的规范和知识。从国际学术发展状况和研究生的专业需求来看,提高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是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偏重学生的语言基础训练,很少讲解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致使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英文论文写作感到无从下手。学术写作难点不完全在于词汇和句子,篇章组织、修辞方法等往往是更大的难点[2]。体裁能力是学术英语写作能力评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3-4]。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交际目的及其认知模式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创作符合特定体裁惯例语篇的关键,我们应当将体裁分析教学法应用于学术写作实践中[5]。将体裁教学法应用于课堂,强调学术语篇交际目的,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写作的修辞行为,也能实现语篇结构和语言形式的统一。

一、体裁分析及体裁教学法

(一)体裁分析

Swales[6]58将体裁定义为 “一组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交际事件”,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存在,使得某类语篇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Bhatia[7]13进一步将体裁解释为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他指出构建语篇时必须遵循特定的体裁惯例,但使用者仍可以在既定的体裁框架内传递个人意图和交际目的。Bhatia[8]166提出了“批评体裁分析(Critical Genre Analysis)”,其关注的重点不仅是文本体裁,还包括体裁如何在特定语境中实现交际目的,强调将体裁分析与特定行业或学科文化语境中的行业或学科实践相结合,即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待行业和组织的习惯行为。

体裁分析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其核心概念是话语共同体[6]。每个共同体都有各自共同的目标和准则,要成为某个共同体的成员,就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应的目标和准则。体裁分析理论将写作视为一种社会行为,话语共同体决定语篇知识和语言特点。学术论文受到学术共同体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语篇结构和修辞特点,是步骤性和规约性很强的体裁,在语篇构建方面都会采取一种潜在的、抽象的、普遍认同的结构。Swales[6]对学术论文前言部分提出了CARS(Create a Research Space,创建研究空间)体裁分析模式,将前言归纳为3个上位语步(move)和10个下位步骤(step)。Swales认为,交际行为的组织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体裁运用的熟练程度。因此,体裁能力是教学中重点培养的学术写作能力。教师应当重视体裁教学,学生能在文本写作中构建身份,写出的文本能更好地符合学术团体的规范[9]。

(二)体裁教学法

体裁分析已成为非本族语者了解学术论文语篇结构特征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能帮助挖掘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结构。它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揭示交际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10]。体裁教学法就是将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宗旨是:1)让学生了解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2)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3)让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能够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11]。

运用体裁教学法开展写作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有规律可循、能够操作的社会交往活动;体裁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个相对固定,可以借鉴和依赖的语篇模式,从而增强其理解语篇、创作语篇的信心[10]。Swales & Feak[12]展示了如何通过任务型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摘要写作的宏观层面的语步结构和微观层面的语言特点。Cheng[13-14]的个案研究表明,学生能够将所注意到的学术文本的体裁特征用于写作,并指出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个人研究领域内的论文语步和语言使用,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论文写作课堂所讨论的体裁特征,增加写作中的语类意识。杨鲁新[15]的反思性课堂教学的定性研究中,采用体裁教学法教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文献综述写作,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方面显著提高,并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兴趣。

Feez[16]提出体裁教学循环模式,包括五个阶段:1)确定语境:确定体裁的目的和体裁所处的情景语境;2)建立模式:分析体裁的代表性范例,识别体裁的构建步骤和主要特征以及可能的变化形式;3)共同创作:教师与学生一起创作这类体裁的文章;4)独立写作:教师监控下学生独立创作这类体裁的文章;5)比较分析:将所学体裁与其他体裁和语境联系起来以便理解体裁如何实现特定的社会目的。这五个阶段可以循环进行,也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开始教学。Feez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能有不间断的机会参与活动,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使他们对体裁的识别和构建能力得到发展。

韩萍和侯丽娟[17]对Feez[16]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强调培养学生理解学科特点或行业社团的惯例和规约,让学生了解学科惯例、学科文化对体裁建构的制约作用,理解学术语篇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因此,在第一和第二教学阶段后,将第五阶段的“比较分析”调整到第三阶段,强化学生对于体裁完整性的分析和认识,引导学生从体裁的文本内部或文本外部去认识学科文化和学科惯例对体裁建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写作。其教学模式为“确定语境—建立模式—比较分析—师生共同创作—学生独立写作”五个步骤。文中展示了对研究生进行计算机学科英语摘要写作教学的步骤,但并没有报告教学成果。

黄洁等人[18]提出了“解构—建模—再认—模仿—评议—独立写作”六步教学法,这与Feez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基本理念一致,通过解构学术语篇及再认、模仿写作等活动加强学习者的体裁意识。研究对象是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三的50名学生,分成实验班和控制班,每班各25人。使用《学术英语(理工)》教材,共2 课时(90分钟),目标是“学生能够依据提供的文献资料写一篇规范的英语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实验班采用六步体裁教学法,控制班采用传统的“讲座”形式。学生上交文献综述后,对综述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控制班的不少学生并没有掌握文献综述语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目的,把文献综述写成了传统的论说文,没有呈现相关研究现状,更谈不上进行客观分析、综合评述并指出以往研究不足。实验班学生在文献写作的结构和语言特征把握方面明显好于控制班学生。但是该研究只有两个课时的教学,仅是文献综述写作,笔者认为应当进行更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完成完整的学术写作任务。

目前体裁教学法研究中,大多展示教学步骤,或者仅考察文献综述或摘要写作等孤立的写作任务,缺乏学术写作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模式,仍需更多来自课堂的实证研究,观察学习者完整的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笔者借鉴了Feez[16]及韩萍和侯丽娟[17]的体裁教学法,在理工科研究生学术写作课堂实践中,采取了“确定语境—建立模式—比较分析—独立写作”四步体裁教学法,将体裁教学法融入教學实践。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理工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考察基于体裁分析的教学模式在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中的效果,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1)体裁教学法的课堂模式能否让学习者掌握英文学术论文的体裁特点?

(2)体裁分析对学习者的学术英语写作起着怎样的作用?

(3)范文分析对学习者的学术英语写作起着怎样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设计

上海市某理工科高校一年级研究生2个学术英语写作班参与了本次教学实践,共97人,女生22人,男生75人,平均年龄23岁。他们来自环境学院、医疗食品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涉及岩土工程、供热空调、生物医学工程、食品工程、机械设计等,学时为18周。第1周至第4周,教师讲解学术研究及学术写作的基本概念,介绍如何查找及鉴别英文文献,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查找本专业最新的权威国际期刊论文。同时,要求学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题目。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学科差异较大,笔者省略了Feez[16]的第三个步骤“共同创作”。同时认同韩萍和侯丽娟[17],先让学生了解各自领域的学科惯例、学科文化对体裁建构的制约作用,再开始尝试写作,因此教学模式为“确定语境—建立模式—比较分析—独立写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步骤一:

确定语境,确定论文的交际目的和情景语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学术论文的写作目的及语言表达特点,思考以下问题:学术论文与其他非学术类的文章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语气是怎样的?词汇特点是什么?句子特点是什么?

步骤二:

建立模式。分析体裁的代表性范例,识别体裁的构建步骤和主要特征以及可能的变化形式。第5周至第13周,在学生熟悉了学术论文框架后,教师每周侧重分析学术论文的一个部分,依次讲解摘要、前言、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的体裁特点及写法。参照Swales & Feak[12]任务型教学设计,从宏观语步结构和微观语言结构观察各部分的体裁特点。以前言部分为例,前言的交际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论文内容和阐述研究价值。在课堂讲解时,笔者借鉴Swales[6]的CARS模式,用“语步”作为分析单位,引导学生解析前言部分的段落之间及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前言有3个主要语步:语步1)建立研究领域,表明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语步2)发现研究空白,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或可延伸的地方;语步3)占领研究空白,阐明研究意义、研究问题或可能得出的结论。

同时,还从微观层面分析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找出前言部分的典型句式,如“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work”,“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另外,指出常用的轉述词,如show,demonstrate,argue,claim等;找出文献综述的时态用法,了解在综述前人文献时所用的过去时、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的区别。课后的范文分析中,学生需要将上课所讲语步、典型句式、转述词、时态在范文中加以标识,并总结其用法。

步骤三:

比较分析。将所学体裁与其他体裁和语境联系起来以便理解体裁如何实现特定的社会目的。与教学步骤一致,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论文分析作业。每讲完一个部分,学生分析3篇本专业论文的相应部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特点,在全班选两个小组以自选的专业论文为案例做课堂示范讲解,将抽象的写作特点具体化。所有部分讲解完毕,要求每位学生从本专业权威期刊上挑选一篇英文论文完成范文分析作业,分析该论文的篇章结构、典型语步、句式结构、时态、用词等。笔者在教学中不依赖固定教材,选用最新的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英文论文,让学生研读真实的学术语言材料,熟悉本专业在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写作规范。学生们发现了自己专业的学术论文呈现出的特性,如,有些专业论文的摘要非常简短,有些专业论文有独立的“文献综述”,而有些专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融合在“前言”中。

步骤四:

独立写作。第14周至第17周,学生分批在课堂上口头报告自己的论文,教师进行点评,对语言表达及写作规范提出建议。第18周,学生提交5 000字左右的实证研究论文。

与韩萍和侯丽娟[17]教学设计不同的是,笔者鼓励学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题目,同步开展研究,最后用英文完成研究论文写作。在真实的学术写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在使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过程中掌握学术英语的体裁特点[19-20]。

四、结果与讨论

在学期结束时,通过学生期末论文、范文分析作业、问卷调查等检验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均按要求完成了范文分析、小组展示、作业提交等教学环节,并认真参与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3份。由于是教学模式的尝试,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法,主要从学习者反馈的角度来探讨体裁教学法的作用。

(一)学生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学生的期末论文从篇章结构、语言表达、格式等方面打分,评分标准为:结构30%,语言40%,摘要10%,格式10%,参考文献10%。结构方面的评分采用语步分析法,参照Hartley[21]的IMRA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 and discussion)学术语篇的结构及语步;语言评分参照Snow & Ucceli[22]对学术英语语言特点的总结。他们的期末论文符合要求,结构规范,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符合学术英语表达要求,论文的平均分为87分。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他们能够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语言表达趋于学术化,论文结构清晰。他们能掌握学术论文结构,理解学术论文的交际目的,增强了学术英语的语言意识,在阅读学术论文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帮助理解论文思路及作者表达的意图,在论文写作时模仿借鉴期刊学术论文的写作风格。以前言部分为例,所有学生的论文前言部分都具备CARS模式的3个语步。

(二)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的困难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方面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学术体裁的不熟悉而导致的。尽管已进入研究生阶段,英语水平仍不足以让他们无障碍地阅读英文文献和写作英文论文。在上本课程之前,97名学生中只有20%的学生阅读过英文文献,仅有3人写过英语学术论文。

学术语篇有着相对固定的语步,论文的观点及论辩通过语步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不了解学术论文体裁,他们阅读英文文献耗时长且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意思。学术语篇有特殊的语言特点,如大量的名词化结构,长句、复杂句以及很多普通词汇转变成的专业术语,这些都给内容理解带来障碍。同时,对于专业研究领域掌握不够,难以了解专业词汇的真正含义。有学生举例,如die 这个单词常用义是“死”,而机械中是“模具”的意思。

他们在本科阶段没有接受英语学术写作训练,用英语写论文比较困难。由于阅读量不足,词汇匮乏,用词及句式结构单一,表达过于简单,口语化倾向强,行文不通畅,不规范。缺乏专业词汇积累,没有掌握专业的表达方式,无法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大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文写作,只好先写中文再翻成英文。

本研究问卷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发现一致,二语写作者在英语学术写作方面的困难在于语言表达困难,表述贫乏,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常先用母语写成论文再翻译成英语[23-25]。

(三)体裁分析对学术英语写作的作用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本学期的学术写作课,增强了体裁意识,提高了语篇建构能力。特别是写摘要、前言等部分时,能将课上所学的语步、用词、时态等写作规范运用到写作中。教师课堂讲解体裁分析知识,让学习者了解学术体裁的交际目的,引起学习者对论文写作的常规模式及语言特征的有意注意,并通过分析归纳使之显性化。90%的学生认为课堂讲解能让他们掌握学术论文的框架及各部分的语步:“大致能够了解并基本掌握各部分的写法及语言表达特点,并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加以运用”(S5);“会对着语步写论文,感觉这种方法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S27);“明白了学术论文的写作特点,对每一部分该写什么也较为清楚,不会无处下笔”(S30)。还有同学提到,在写作时会借鉴课堂所学的句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

对英语非母语的学习者,学习论文的语篇模式,可以突破非母语造成的写作困难[6]。Kay & Duley Evans[11]指出,体裁教学法能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学术团体,发现该领域的学者们是如何组织语篇的,这种教学法特别适用于第二语言的初、中级学者,它不仅能使文章的作者们自信地创作所需的语篇,也为他们分析自己和他人论文的交际有效性提供了有用的框架。对于语步特征明显的前言等部分,92%的学生在问卷中认为课堂所学很有帮助:“前言部分,会先阐述一下本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然后提出哪一方面尚存在不足或哪个地方前人还未做过研究,最后转到本研究目标,在这个过程会借鉴一些转折词”(S68);“我觉得这部分知识非常有帮助。我在写摘要、前言时按照上课讲的语步来写。觉得思路很清晰。对时态之前很疑惑,现在也知道了该怎么用”(S54)。

尽管英语水平不高,学生仍能掌握英语学术写作的体裁特点,语言能力并不是造成理工科研究生学术写作困难最主要的因素[26]。学术论文的体裁相对固定,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一定的规律。对于语言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熟悉并掌握相对固定的表达手段并非难事。英语学术论文写作需要具备用英语进行分析、推理、评價等思辨活动的能力。大多数理工科类研究生具备开展学科领域研究所需要的思辨能力,但是当思辨活动要通过英语表达出来时,可能会遇到障碍。体裁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学术语篇表达科学思辨过程,学习者在面对学术写作任务时,有规则和模式可参照。同时,“细致、持续地进行学术英语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的指导,对未完全掌握学术英语的非本族语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27]。

(四)范文分析对学术英语写作的作用

在问卷调查中,所有学生都肯定了范文分析给他们带来的启发。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笔者不使用固定教材,而是让学生自主选取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为范文,让学生熟悉专业领域论文的表达方式。“批评体裁分析”[8]认为体裁分析中应当注意到特定的行业习惯行为和特定的学科文化。学科差异一方面表现在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体裁区别,另一方面表现在体裁内的学科差异,在理论学科和实践学科中也存在差异。

学生选取各自专业领域权威期刊文章做范文分析,根据课堂上所讲的体裁分析方法,分析学术论文的语篇模式和学术写作规范及论文各部分的写作特点,在写作时可参照范文的框架结构、句型、专业词汇用法、时态、人称,同时也注意到各自学科学术语篇的体裁特点。90%的学生提及范文分析对其写作的帮助:“我在写论文时会参照范文的写法,尤其是框架、句式表达、时态、图表的表达方式。特别是研究方向一致而研究对象不同的文献,研究内容、对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在文章的框架上也大同小异,因此非常有借鉴价值”(S45);“能够学习范文中的语言表达,比如对图表的描述,对实验方法步骤的描述”(S32)。

学生所选取的范文,其专业性、逻辑性、前沿性较强,能够使他们扩大专业词汇量,丰富论证的逻辑模式,学习到学术性文章的句子结构、特征、学术性文章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措词方法等语言知识。问卷中有同学提及范文分析对写作思路的益处:“对行文结构、行文思路有帮助,按照范文写出来的文章更让人容易理解。”(S20)提到词汇表达方面的帮助:“我学到了许多用词方面的技巧,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术语,在写作时,会有意识地参考范文的框架、结构、套用典型句式,使用转述词也比较得心应手。”(S17)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力求真材实料[25],正如Swales[28]68所说,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类似于文献分析的过程,而不要过分担心学生现有的水平能否读懂。以学术期刊文章等真实的语篇作为阅读教材,能够显著提高处于中等水平的研究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同时,该方法能够明显地促进学习者参加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学术活动,增强学术英语意识,适合目前研究生教学班人数较多、专业方向差异较大的教学情况[29]。

五、结束语

基于体裁分析理论[6-8],笔者尝试了“确定语境—建立模式—比较分析—独立写作”四步教学法在理工科研究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体裁分析理论[6-7]认为,为了实现其交际目的,学术语篇具有高度约定俗成的篇章结构及表达方式;“批评体裁分析”[8]进而强调了学科差异导致的学术语篇的区别。因此,笔者在课堂设计时结合了学术语篇体裁的共性与学生各自学科差异。在教学中读写结合,让学生选取本专业的国际期刊文章研读,深入解析;课堂讲解与课下学生自主分析范文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普遍的体裁特点,同时注意学术体裁的学科差异。

通过一学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实践,学生能理解和初步掌握学术英语论文体裁知识,能够解析学术英语论文,在学术英语写作趋于规范、提高学术素养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学生以论文写作任务为驱动,以本专业领域的高水平论文为范本,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学术语篇的体裁特点。将学生体裁知识的训练与学生的写作任务相结合,能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对特定体裁的写作能力[30]。“确定语境—建立模式—比较分析—独立写作”四步教学法符合目前的研究生教学情况,适合不同专业研究生組成的班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值得在理工科院校尝试。

参考文献:

[1] Hyland K.Academic Discourse:English in a Global Context[M].London:Continuum,2009.

[2] 穆从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ERPP写作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5(1):56-64.

[3] 徐有志,郭丽辉,徐涛.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J].中国外语,2007,4(4):47-51,60.

[4] 严明.高校学术英语写作能力评价体系建构[J].外语学刊,2014(6):108-112.

[5] 熊淑慧.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构建写作过程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2):126-132.

[6] Swales J 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 Bhatia V K.Analys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Longman,1993.

[8] Bhatia V K.Towards critical genre analysis[C]∥Bhatia V K,Flowerdew J,Jones R H.Advances in Discourse Studies.London:Routledge,2008.

[9] Ramires V.Genres analysis in academic contexts:the abstract[J].Americ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2017,5(1):15-21.

[10] 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1):42-46.

[11] Kay H,Dudley Evans T.Genre:what teachers think[J].ELT Journal,1998,52(4):308-314.

[12] Swales J M,Feak C B.From text to task:putting research on abstracts to work[C]∥Ruiz Garrido M F,Palmer Silveira J C,Fortanet Gómez I.English for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Purposes.New York:Rodopi,2010:167-180.

[13] Cheng A.Transferring generic features and recontextua lizing genre awareness:understanding writing performance in the ESP genre based literacy framework[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7,26(3):287-307.

[14] Cheng A.Individualized engagement with genre in academic literacy task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8,27(4):387-411.

[15] 杨鲁新.教师指导与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发展——“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反思性教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5):29-35.

[16] Feez S.Text based Syllabus Design[M].Sydney:Macquaire University/AMES,1998:20-28.

[17] 韩萍,侯丽娟.从体裁分析角度探索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培养[J].外语界,2012(6):74-80.

[18] 黄洁,周统权,王微萍.基于语类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路径研究——以“文献综述”写作教学为例[J].外语界,2016(2):69-78.

[19] 熊淑慧,邹为诚.什么是学术英语?如何教?——一项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的课堂试验研究[J].中国外语,2012,9(2):54-64.

[20] 熊淑慧.语言与知识的互动关系——学术英语研究新视角[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50-54,80.

[21] Hartley J.Academic Writing and Publishing:A Practical Handbook[M].New York:Routledge,2008.

[22] Snow C E,Uccelli P.The challenge of academic writing[C]∥Olson D R,Torrance N.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Literac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112-133.

[23] Flowerdew J.Writing for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English:the case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8(2):123-145.

[24] Flowerdew J.Problems in writing for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English:the case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8(3):243-264.

[25] 羅娜,肖巧玲.硕士研究生EAP习得模式探索——武汉科技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生学术英语习得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80-86,97.

[26] 马晓雷,陈颖芳,陈旭传,等.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困难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4):32-36,120.

[27] 熊丽君,殷猛.论非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构建——基于中美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9,30(2):50-56.

[28] Swales J 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9] 钟家宝,陈红.实施“流利领先法”,培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以报刊、学术杂志文章为课程材料[J].外语研究,2014(4):58-64.

[30] Henry A,Roseberry R L.Language errors in the genre based writing of advanced academic ESL students[J].RELC Journal,2007,38(2):171-198.

(编辑: 朱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