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安全保障与环境保护

2019-09-10郑守仁

人民长江 2019年1期
关键词:三峡水库河段三峡工程

郑守仁

 

摘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防洪、供水、航运和电力安全保障。安全方面,三峡工程有效地调控长江洪水,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供水方面,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性水库,库区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Ⅲ类,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和乡村供水安全;航运方面,三峡工程是长江航运发展中的关键性工程,使川江和荆江河段变为真正的“黄金水道”,促进了长江航运优质快速地发展;电力方面,三峡工程在我国能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华中、华东地区及广东省提供优质电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此外,三峡工程在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减少大气与环境污染,促进长江绿色航运发展,改善大坝下游河道水质,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优良、绿水青山的新型库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 键 词:安全保障; 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经济带; 三峡工程

中图法分类号: TV214.4 文献标志码: A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9.01.001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流域面积180万km2。长江流经我国腹地,横贯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经济区,流域内有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等重要工业城市以及成都、洞庭湖、江汉、鄱阳湖和太湖平原等重要农业或商品粮基地。流域年平均降雨量1 100 mm,多年平均入海水量9 190亿m3(不含淮河入江水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 958亿m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5%。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05亿kW、年均发电量2.67万亿kW·h,约占全国的40%,其中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2.81亿kW,年均发电量1.30万亿kW·h,分别占全国的47%和48%。长江水系通航河流3 600多条,总计通航里程约7.1万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6%。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个省市(直辖市),面积约205万km2,人口和GDP均占全國的40%,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地位,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1]。长江经济带拥有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实施长江经济带经济开发战略,加大开发力度,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核心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以重庆及成都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是我国第三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撑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深入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预计到2020年,长江流域将建成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市场活跃、经济发达的综合型经济带。

2016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2]。”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2]。”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防洪、供水、航运、电力安全保障,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

1 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安全保障

1.1 防洪安全保障

1.1.1 对长江洪水有特殊的控制作用

长江暴雨洪水频繁。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时间与暴雨一致,干流为5~10月,以7~8月最为集中。各支流集中程度不同,汛期各有差异,但一般也在5~10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灾频繁而严重,两岸受堤防保护的11.85万km2平原区,以荆江河段最为险要。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防洪的重点,洪灾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人 民 长 江 2019年 长江洪水主要由上游的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和中下游的汉江与洞庭湖及鄱阳湖两湖水系洪水组成。长江上游金沙江汛期洪水的洪量一般占宜昌以上洪量的1/3,洪水来量较稳定,是组成宜昌洪水的基底,也是长江中下游洪水洪量的主要组成部分。1931,1935,1949年和1954年几个大洪水年,宜昌60 d洪量,分别占荆江洪量的95%、城陵矶洪量的61%~80%、汉口洪量的55%~76%,占大通洪水量的45.5% ~68%。因此,宜昌以上洪水是长江中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控制上游洪水对长江中下游防洪至关重要。三峡工程位于宜昌的西陵峡口,能对上游洪水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调节。只有修建三峡工程,才能有效控制洪峰高洪量大而集中的上游洪水,解除荆江河段洪水威胁和减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水灾害。

1.1.2 提高了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

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大坝校核洪水按10 000 a一遇洪水流量113 000 m3/s加大10%的洪水流量124 300 m3/s,校核洪水位180.4 m,水库总库容450.4 亿m3;设计洪水按1 000 a一遇洪水流量98 800 m3/s,设计洪水位175 m,坝顶高程185.0 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 m,防洪库容221.5亿m3。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荆江河段防洪形势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长江干支流主要河段现有防洪能力:荆江地区堤防可防御10 a一遇洪水,通过三峡水库调蓄,遇100 a一遇及以下洪水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4.50 m,不需启用荆江地区蓄滞洪区;遇1 000 a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可控制枝城泄量不超过80 000 m3/s,配合荆江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0 m,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城陵矶河段堤防可防御10~20 a一遇洪水,考虑本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遇1931,1935,1954年型大洪水,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节,可减少分蓄洪量和土地淹没,一般年份基本上可不分洪(各支流尾闾除外)。武汉河段堤防可防御20~30 a一遇洪水,考虑河段上游及本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其最大30 d洪量约200 a一遇);由于上游洪水有三峡工程的控制,可以避免荆江大堤溃决后洪水对武汉的威胁;因三峡水库的调蓄、城陵矶附近地区洪水调控能力的增强,提高了长江干流洪水调度的灵活性,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市附近地区的蓄滞洪区运用,可避免武汉水位失控[3]。湖口河段堤防可防御20 a一遇洪水,考虑河段上游及本地区蓄滞洪区运用,可满足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需要。汉江中下游依靠综合措施可防御1935年型大洪水,约相当于100 a一遇;赣江可防御20~50 a一遇,其他支流大部分可防御10~20 a一遇洪水;长江上游各主要支流依靠堤防和水库一般可防御10 a一遇洪水。

1.1.3 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运行后的防洪功效

三峡工程首要任务是防洪,2008年汛末实施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运行以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长江防总)对三峡工程防洪调度以国务院批准的《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等法规文件为依据,三峡水库实施对城陵矶河段防洪补偿调度,为中下游拦洪削峰,发挥了核心作用。根据中下游防洪需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集团公司)执行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的调度令,实施防洪调度,至2018年8月累计拦洪运用37次,共拦蓄洪量11 113亿m3,有效保障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减轻了下游干支流地区的防洪压力。

(1) 长江上游发生大洪水时拦蓄洪量。2010年和2012年汛期,长江上游发生大洪水,三峡入库最大洪峰流量均超过了70 000 m3/s,其中2012年7月出现的洪峰流量71 200 m3/s,为三峡建库以来最大洪峰,三峡水库拦蓄控泄流量分别为40 000 m3/s和45 000 m3/s ,通过拦洪削峰,避免了下游荆南四河超过保证水位,控制下游沙市站水位未超警戒水位,城陵矶站水位未超保证水位,保证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下游江段上堤查险的时间和频次,降低了中下游防汛成本,据初步分析,2012年三峡水库的防洪效益为640亿元[4]。三峡工程2008年汛末实施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运行以来,汛期长江干流堤防没有发生一处重大险情,安定了长江中下游沿江的民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三峡工程按荆江补偿调度方案,多年平均减淹耕地2万hm2,减少城镇受淹人口数2.8万人,工程防洪效益显著。

2018年7月上、中旬,长江连续出现1号洪水和2号洪水。三峡集团公司遵照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的调度令,在7月4日至7月8日长江1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53 000 m3/s,最大出库流量41 100m3 /s,拦蓄洪量约20亿m3,库水位由145.06 m升至149.05 m;在7月11日至7月16日长江2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60 000 m3/s,为2012年以来最大入库洪水,最大出库流量43 300m3/s , 削峰率达27.8%,拦蓄洪量47.3亿m3,库水位由146.2 m升至154.5 m,降低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莲花塘站洪峰水位分别为2.2,0.9 m,避免了荆江河段超警戒水位,大大减轻了其防洪压力。

(2) 长江中下游发生大洪水时控制下泄流量。

2016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实施三峡水库对城陵矶河段防洪补偿调度,为中下游拦洪削峰,共拦蓄洪量72亿m3,调洪最高水位158.18 m。同时与长江上游及中游控制性水库防洪库容联合运用,通过科学调度,总共拦蓄洪水227亿m3,分别降低荆江河段、城陵矶附近和武汉以下河段水位0.8~1.7 m、0.7~1.3 m、0.2~0.4 m,有效减轻了长江中游城陵矶河段和洞庭湖区防汛抗洪压力,避免了荆江河段超警戒水位和城陵矶地区分洪。若三峡水库和溪洛渡、向家坝、五强溪等上中游水库群不拦蓄洪水,长江中游城陵矶莲花塘水文站水位将突破保证水位34.4 m,洪水最高水位达35.0 m,超保证水位将达7 d左右,超额洪量30亿m3,需要安排钱粮湖和大通湖两个蓄滞洪区分洪,将淹没耕地3.5万hm2、转移人口38万人。2016年汛期,三峡水库与干支流水库拦蓄洪水,显著发挥了防洪效益[4]。

2017年汛期,6月22日~7月2日,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先后发生了两次强降雨过程,“洞庭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鄱阳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6月下旬来水快速上涨,莲花塘站7月1日8:00水位超警戒水位, 2017年“长江第1号洪水”形成,7月1日12:00~2日22:00,长江防总先后向三峡集团公司发出5次调度令,将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逐步减小至8 000 m3/s,成为三峡水库7月份最小下泄流量。三峡水库拦蓄洪水率达60%以上,有效地减小了城陵矶地区水位上涨速率和幅度。长江防总安排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梯级和支流雅砻江梯级水库同步拦蓄洪水,累计拦蓄水量25.38亿m3,减少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控制三峡水库水位上涨速率。长江防总同时指导洞庭湖水系控制性水库联合拦蓄长江中游支流洪水,减少进入洞庭湖的洪水量。截至7月6日,三峡水库及长江上游中游水库群共拦蓄洪水量102.39亿m3,相当于拦截了2个荆江分蓄洪区的分蓄洪水量,其中三峡水库拦蓄49.68亿m3,显著减轻了洞庭湖区和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使干流洞庭湖城陵矶站超保证水位时间缩短6 d,避免了莲花塘站超过分洪保证水位;降低长江干流汉口河段洪峰水位0.6~1.0 m,九江至大通江段水位0.3~0.5 m,洞庭湖区及长江干流城陵矶河段水位1.0~1.5 m;降低洞庭湖水系湘江常德站水位2.0 m,沅江下游桃源站水位2.5 m。避免资水下游桃江、益阳等地溃堤灾害,确保了长江中游干流不超保证水位,为中下游各省防汛工作赢得了时机,大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抢险压力[4]。

2016年和2017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大洪水,长江防总实施以三峡水库为核心,中下游干支流水库群防洪库容联合运用,科学调度拦蓄洪水,显著减轻了洞庭湖区和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进一步拓展了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发生大洪水的防洪功能,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了防洪安全保障。

1.1.4 仍應高度重视防洪安全问题

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虽然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长江防洪仍面临着下列主要问题和挑战:

(1) 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与长江洪水峰高量大的矛盾仍然突出,三峡工程虽有防洪库容221.5亿m3,但相对于长江中下游巨大的超额洪量,防洪库容仍然不足,遇1954年大洪水,中下游干流还有约400亿m3的超额洪量需要妥善安排;

(2)长江上游、中下游支流及湖泊防洪能力偏低,山洪灾害防治还处于起步阶段,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滞后;

(3) 三峡及上游其他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长河段长时期的冲淤调整,对中下游河势、江湖关系带来较大影响,尚需加强观测,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4) 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极端水文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增加,暴雨强度加大,一些地区洪灾严重;

(5) 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与财富集中,一旦发生洪灾,损失将越来越大[5]。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仍应高度重视防洪安全问题,制订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减轻洪灾损失。在长三角地区和两湖(鄱阳湖及洞庭湖)地区要预防台风强降雨造成的洪水灾害;在长江上中游山区需预防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和导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确保城市和乡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供水安全保障

1.2.1 三峡水库是我国淡水资源战略性水库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100 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安全是我国未来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之一。三峡水库地处我国腹心地带,水量充沛,水质清洁,高程相对适宜,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具有重大的国家水安全战略意义。三峡坝址多年(1878~1990年)平均径流量4 510亿m3,正常蓄水位175 m相应库容393.0亿m3。水库库容大,能较好地调节长江上游来水,提高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居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并可优化我国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北方干旱缺水状况发挥重要作用[5]。

1.2.2 库区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Ⅲ类

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强大的洪水调蓄、净化环境能力,是生态安全屏障区。三峡水库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峡水库回水末端紧邻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自然保护区,下接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主控节点,对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和江湖关系演变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国家在三峡库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促进了库区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恢复了森林植被,且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水土流失。在三峡水库建设库区生态屏障区,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保障长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举措[5]。

三峡工程自2008年汛末实施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运行10 a来,库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干支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共营造林1 018.97万hm2,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达357.15万h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29 km2。三峡库区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Ⅲ类,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和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供水安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了供水安全保障。

1.3 航运安全保障

1.3.1 长江航运发展中的关键性工程

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是长江航运工程的组成部分。宜昌至重庆660 km的河道,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重庆以下的川江航道全部渠化,河道上众多险滩被淹没,通航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航道通过能力由建库前的1 000万t提高至6 000万t以上,万吨船队可由上海、武汉直达重庆。三峡水库库区的万州、涪陵等港口成为深水港,重庆港水域条件大为改善。三峡水库通过水资源调配,枯水期控制下泄流量不小于6 000 m3/s ,增加2 000 m3/s左右,使宜昌以下航道水深增加0.6 ~1.0 m,结合河势控制,使长江中游枯水期部分浅滩河段的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提升了航道通过能力和标准,提高了船舶运输的安全性,三峡工程成为长江航运发展中的关键性工程。通过船型标准化、翻坝运输、改善库区干支流河段航运条件、建设物流基地、发展集装箱运输,优化铁路水路、陆路水路联运等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拓展三峡工程航运发展空间,增强其在长江航运发展中的关键性工程地位,发挥其在黄金水道东西部交通大动脉中的枢纽作用,有力地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3.2 川江荆江河段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三峡船闸2003年7月投入运行,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过闸货物12.6亿t,是三峡工程蓄水前葛洲坝船闸投运后22 a(1981年6月至2003年6月)过闸货运量2.1亿t的6倍。其中实施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运行的2009年至2017年累计过闸货物8.93亿t。2011年通过船闸货运量突破1亿t,提前19 a达到并超过设计水平年2030年单向5 000万t的通过能力指标,2017年三峡船闸过闸船舶货运量约1.3亿t,再创历史新高[6]。三峡工程使川江和荆江河段变为真正的“黄金水道”,在促进西南腹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中,发挥了经济纽带的重要作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了航运安全保障。

1.4 电力安全保障

1.4.1 在我国能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峡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250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882亿kW·h,相当于每年5 000万t原煤的发电量,也相当于每年2 500万t原油的能量,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三峡水库由于坝址控制流域面积大,地域之间相互补偿使入库水量变化较小,因此,年发电量的波动在10%以内。三峡电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优于一般水电站,且地理位置适中,作为“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在促进全国各区电网形成联合电力系统和长江上游干支流水电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峡电站可将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电网联成跨地区的电力系统,再与华北、西北、东北联网,形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取得了巨大的电力联网效益,这是其他电站难以达到的。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岷江的大渡河、乌江都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距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南、华中地区较远,输送电力除功率、电能损失较大外,电压损耗也较大,送端电压与受端电压相差大,增加了远距离输送电力的难度。三峡电站正位于“西电东送”的中间地带,可以起到电压支撑作用,为西南地区的水电开发及大规模的“西电东送”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到很大作用,在我国水电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了电力安全保障。

1.4.2 华中、华东地区及广东省提供优质电力

三峡工程2003年6月水库蓄水投入运行,至2017年已运行15 a,坝址实测年平均径流量为4 003亿m3,较初步设计减少507亿m3,按4 m3水发电1 kW·h,每年平均将减少发电量100多亿kW·h。三峡电站在来水流量减少的不利工况下,通过科学调度和优化运行,仍超过初步设计的年均发电量。2009~2017年,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运行以来,累计发电量6 901 亿kW·h。2012~2017年,三峡电厂32台700 MW机组全部投产,坝址年均径流量4 103亿m3,较初步设计年均径流量减少407亿m3,年均发电量达929.8 亿kW·h,超过初步设计年均发电量。三峡工程发电扩大了国家电网的规模和供电能力,向华中、华东和南方电网送电,缓解了主要受电区的供电紧张局面,带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网、调峰、调频效益显著。三峡工程建设提升了我国机电设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产大型水电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 发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作用

2.1 减轻洪灾威胁,保护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三峡工程未建前,主要靠加固堤防和分蓄洪措施。长江干堤的防洪标准一般为10 a至20 a一遇,荆江河段为10 a一遇,超过上述标准,即需采用分洪措施。每年汛期数十万人上堤巡防、抢险;遭遇大洪水时,数千万人承受着惧怕洪灾的心理压力。一旦堤防溃决或采用分蓄洪措施,将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洪灾之后人畜伤亡,瘟疫流行,钉螺蔓延,血吸虫病扩散,生活及生产设施损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对消灭灾难性洪水起了很大作用,发生100 a一遇以下的洪水,可不使用荆江分洪区,并减少其他分洪区的使用频率和分洪量。超过100 a至1 000 a一遇的大洪水,或类似1860年及1870年特大洪水,可避免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所以,三峡工程防洪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2 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大气与环境污染

水电是清洁能源,三峡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250 万kW,2017年发电量976.05亿kW·h[6]。2003年7月至2017年12月,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1.09 万亿kW·h,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13亿t,减排二氧化碳约9.5亿t、二氧化硫约1 148万t、氮氧化物538万t,减少了大量废水、废渣,增强了我国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减排污染物相当于增加5 594万亩阔叶林,节能减排及保护环境效益显著。

2.3 节能减排,促进长江绿色航运发展

三峡工程是长江航运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江河段滩多水急,航道狭窄,是长江航运中的险段,三峡工程建设提高了长江航运重庆至宜昌段的运输能力,降低了船舶单位能耗,宜渝航线单位运输成本下降37%左右,提升了运输质量和安全状况,改善了西南地区对外交通条件,使川江变为真正的“黄金水道”,对推动西南腹地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3]。航运是天然水运系统,与陆地运输系统相比,运输成本低,少占土地或不占地,动力燃料消耗低,污染小,噪音低,航运适宜于大宗笨重货物运输,可称之为绿色航运。2008年汛末实施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运行以来,三岟库区水流流速减缓、流态稳定、比降减小,船舶载运能力明显提高,油耗明显下降。据测算,库区船舶单位千瓦拖带能力由建库前的1.5 t提高到4~7 t,每千吨公里的平均油耗由2002年的7.6 kg下降到2013年的2.0 kg左右。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促进长江绿色航运发展,发挥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

2.4 调节枯季流量,改善大坝下游河道水质

三峡工程坝址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相接处,水库具有“对上游洪水可以调蓄,对下游枯水可以补偿”独特作用。由于三峡水库的调节功能,在最容易发生水污染的枯水季节,水库下泄流量增大,可提高大坝下游干流的污水稀释比而使水质得到改善。同时,枯水季节是长江口咸潮入侵影响最大的时期,由于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增加,冲潮能力增强,使咸潮入侵减轻,有利于降低河口区盐度,提高上海市供水水质。2014年2月,受同期降水偏少、长江中下游水位下降和潮汐活动等因素影响,上海长江口水源地遭遇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咸潮入侵超过22 d,长江口青草沙、陈行水库等水源地的正常运行和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受到较大影响。为保障上海市供水安全,应上海市政府要求,增加大通站流量至15 000~16 000 m3/s,三峡水库按照长江防总调度令,启动了建成以来的首次“压咸潮”调度。2014年2月21日至3月3日“压咸潮”调度期间,三峡平均入库流量5 040 m3/s,平均出库流量7 060m3/s,向下游累计补水17.3億m3,抑制了长江口咸潮入侵的严重程度,同时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缺水情况。

2.5 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优良、绿水青山的新型库区

三峡水库建成后,水位抬高100多米,水库蓄水对峡谷段“雄”的景观特征未产生大的影响。蓄水使得长江干流水位上升,激流险滩消失,削弱了“险”的景观特征和游览体验;支流水位上升,扩大了游览范围,增加了新的景观景点,丰富了“奇”、“秀”的景观内涵。蓄水后淹没景点4处,但蓄水为风景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库区形成了许多新的景点,新增库区和坝区旅游景点共17处。同时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水陆交通条件,加强了长江干流南北两岸的纵深联系,游览线路和游览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宏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本身为秀丽的三峡风光增姿添色,库水位的抬高有利于开发一些原來难于涉足的新景区,为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正常蓄水位175 m水库水面积1 084 km2,扩大和改善三峡库区一些鱼类和水生物的生境;库区新建城镇和居民点,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提高了库区移民的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优良、绿水青山的新型库区。

3 結 语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要把恢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來[2]。”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应当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成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试验田,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新引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保护三峡水库生态环境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直接关系国家战略性淡水资源库的水生态环境安全、三峡工程长期运行安全,也关系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通江湖泊、长江口水生态安全和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及长江流域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压倒性位置,确保三峡水库和长江水质优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生态环境优良、清洁美丽的长江!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新闻报道集[R].北京: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2018.

[3]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技术研究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长江防汛抗旱工作总结[R].武汉: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5]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2012.

[6]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工程运行实录2017[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7.

Improvement role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in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protection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development

ZHENG Shouren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a major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provides flood control, water supply, shipping and power security for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afety,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effectively regulates the flood, which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flood control standard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terms of water supply,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s the largest strategic reservoir of fresh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main stream in the reservoir area is generally stable in class Ⅱ ~ Ⅲ, which ensures the safety of water supply for cities and villag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terms of shipping,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s a key proj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in Yangtze River, which makes the Chuanjiang River and Jingjiang reach a real "golden waterway"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pping in Yangtze River in a high quality and fast manner. In terms of electricity,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play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ole in China's energy resources. It provides high quality electric power to central China, East China and Guangdong Province, and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additio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reducing 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shipp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dam, and building a new type of reservoir area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ood environment and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Key words: security and guarante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ree Gorges Project

猜你喜欢

三峡水库河段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4男子投毒致2.2公里河段鱼类几近灭绝
神奇“不冻河”
不经意地有了善意(组诗)
神奇的“不冻河”
规模第一的水利工程
为三峡工程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