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朱晓彤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体育教学

朱晓彤

摘    要:体育教学是提升新时代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增强积极运动思想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课程,本文在体育教学问题基础上进行深刻总结,综合阐述了体育心理学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的效果和价值,旨在加强学生对体育心理学的重视,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体育教学现状的改善,最大限度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32-01

体育教学一直是我国教学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求学阶段,体育教学质量和课程的设置是决定体育锻炼质量中的主要环节,近年来国家对体育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也实施了整体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体育教学重要思想基本落实。在将心理学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时,我们树立了基本的理念和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终身受益”[1],学校只有遵循正确的理念才能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促使学生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1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教学的流行模式是“学与练”,学生在学和练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的人和物,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对其心理感受和情绪产生一些变动,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位教师不同的讲课方式、姿态动作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容易对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影响,学生是否可以认真听讲不单单与教师的水平有关系,还与面对新鲜事物的心理状况有关。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场地、体育设施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可能不在意这些,但是有的会比较在意,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充分了解和掌握上述因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干预,依据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纠正,而這正是体育心理学的用武之地[2]。

2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应用时出现的问题

2.1体育心理学较难融入体育教学中

体育心理学和体育教学不能相互融合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大环境可能更多地看重训练结果,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老师们、学生们和家长们都认为体育教学就应该学到技巧,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改善,而常常会忽略深层次内心的心理变化。其次,少数体育教师对体育心理学的认知和了解还不熟练,没有办法灵活运用。因此,即使有了这个概念,在实践当中也只是生搬硬套,长期如此受到自身能力和体质的限制,就会逐渐放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转而变为标准模式,忽视体育心理学在课堂上的应用和理论宣教。

2.2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都不一样,男生女生之间的差别更加明显,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应用体育心理学知识,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按照不同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帮助其树立积极主动、健康科学的运动意识,学生也能尽快掌握运动技能,目前各大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和重视还不够,日后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3]。

2.3不重视理念传递

体育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必要的体育运动知识之外,教师还要帮助建设良好的运动心理,现阶段很多院校都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演示,缺少了体育教学实际应该有的课外实践,学生们在教室室内上课无法舒展身体,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体育精神的培养,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虽然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短时间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体育知识,但是与心理学理念和设置体育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课程安排上要及时做出合适调整,给予课外活动和实践足够的重视,本来体育课学生可以利用其来减轻学习压力,放松心情,如果继续采取这种学习模式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体育心理学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建议

3.1体育心理学和体育教学相融合

不论是体育教学还是体育心理学的实践都不能纸上谈兵,尤其是体育心理学,这更像是辅助工具,有的体育教师采取表象思维法上课,注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各样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全面挖掘潜能,这正是体育心理学运用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还能保证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制定合适的训练频率和训练计划,可以让学生的体质得到提升,建立全面、稳定和健康的认知,因此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心理学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3.2完善教学条件,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个体体质和心理状态都不一样,对于相同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实事求是看待,不能一概而论,依据这些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接纳;其次男生和女生两个群体的心理层面也要格外注重,比如女生课程强度相对男生可以较小一些,而关于柔韧性的训练则能够多多开展;男生的课程强度可以略高,难度随时间逐渐推升[4]。

3.3借助多种方式普及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心理学的推广应该借助多种形式,不断引入新的方法来丰富现阶段的教学环境,将心理学应用到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项目教学等方式进行普及,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激发面对新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4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体育心理学能够很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依据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进行针对性推广,结合这个年龄段的成长需求营造新颖课堂氛围,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完善体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淑贤.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7(30):58-58.

[2]曹玮.浅析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21-222.

[3]韩沉英.论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化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48.

[4]赵新平,宋清华.关于体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田径.2017(1):52-53.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体育教学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