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活化石”
2019-09-10张恺新
张恺新
在辽宁省西部的建平县,保留着一种名字很有特点的鼓乐演出形式,名叫“十王会”。“十王会”在历史上与蒙古喀喇沁部丧葬祭祀有密切关联,“十王会”的称谓是民间艺人根据功能性特点,又加上“俗”随“民意”形成的,與乐曲的内涵无关。从音乐形式、曲牌内涵、演奏特点判断,建平“十王会”是东蒙古乐在流转中产生的一个分支,是王府古乐承续宫廷古乐之后向民间流转的一条血脉,被誉为“鼓乐活化石”“宫廷雅乐的遗存”。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隶属于朝阳市,东靠锦州,西通承德,北邻赤峰,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会处,有汉、蒙古、回、满等14个民族。建平县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可谓“六山一水三分田”。旧时,建平县交通不发达,又是蒙古喀喇沁部的重要生息地,因而保存了大量古朴的民风民俗活动,“十王会”即是其中之一。
“十王会”又称“双会”“经会”。其得名颇有“讲究”:原来,建平当地旧时办丧事时挂有十殿阎君的“竹子”(一种挂图),故把为丧事演奏的音乐称为“十王会”,如果将“十王”两字快读,即变成“双”,因此又称“双会”,因为旧时乐班经常去喇嘛庙做佛事,因此也称为“经会”。
建平“十王会”是一种笙管乐,与东北地区其他地方流传的笙管乐相比,虽然有形式上的接近,但从其传承、曲目以及使用乐器情况上看,“十王会”更为古老。“十王会”具有明代中期以前“十番乐”的遗存,也是现代鼓乐中笙管乐的前身之一,它保留了传统“十番乐”的演奏形式、古代传承下来的乐器和大量的古代曲谱。
建平“十王会”的主要乐器是管子、笙、笛子和云锣,同时配以鼓、铙、锣等打击乐器,主奏乐器管子,古代称为“筚篥”,属双簧气鸣乐器,多以木制,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以质硬的芦苇制成双簧哨子,常以更换大小哨子的方法调定音高,根据管身粗细长短的不同可将它分为大、中、小三种,其中小管音色尖锐高亢,有打音、颤音、涮音、花舌音、滑音、泛音等一系列演奏技巧。据考证,建平“十王会”所用乐器总计有管子、笙、笛、箫、云锣、手鼓、堂鼓、小钹、大钹、大铙、碰(撞钟)、云板等十二种,建平“十王会”和女真人的鼓笛及辽宋以来的清乐、散乐、马后乐具有渊源关系。清代中晚期以来,“十王会”的演奏形式逐渐与鼓乐合流,基本为鼓乐所取代,目前仅在建平县境内和内蒙古赤峰的个别村落尚有留存。
建平“十王会”乐谱均用毛头纸抄录,谱字与通用工尺谱无异,从右至左竖行书写,谱字右侧点板。从乐谱抄录顺序和说明看,建平“十王会”原有6个套曲和《挂金锁》《山坡羊》《五声佛》等40余首小牌子。幸运的是,建平“十王会”主要曲目的6个套曲都留存下来:第一套由《春来》《夏来》《秋来》《冬来》《四来尾》等曲组成,其后紧接三个曲牌,第二套为《雁儿落》,第三套为《小宫(工)一套》,第四套为《正宫一套》,第五套为《鹅令子》,第六套为《三回九转大普庵咒》。
建平“十王会”在用调上历来不大考究,在其抄谱上也反映出早期艺人对于调门的使用比较简单,主要用正宫调,偶尔也使用小宫调,凡是遇到其他调门的乐曲,一般都移到正宫调上记谱,这种情形也被称为“同调不同韵”。实际上,建平“十王会”的读谱近似于钢琴,是固定调的概念,由于只是固定指法把位,不计绝对音高,因此被外界称为“相对固定调”。
说起建平“十王会”的历史,可以说是耐人寻味。建平“十王会”带有鲜明的蒙古族气息,是由蒙古喀喇沁王府传承下来的一种音乐形式。从元代到清代,建平归属于蒙古喀喇沁部,今天的建平县三家乡是昔日蒙古喀喇沁王陵所在地。喀喇沁王陵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当地人称“王子坟”,喀喇沁历代扎萨克王爷及亲属多葬于此。三百多年来,喀喇沁王府经常在这里举行丧葬和祭祀活动,并且每次都有数十名由喇嘛组成的乐队参加。最后一位安葬在这里的喀喇沁王爷是喀喇沁第十四代亲王贡桑诺尔布,他被誉为“草原新派王公”,曾任卓索图盟盟长,1931年1月逝世后下葬建平王子坟。据史料记载,贡桑诺尔布亲王下葬时,仅喇嘛乐队成员就有六十多人,王爷府乐队给当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世纪初,建平“十王会”也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走入寻常百姓中。建平三家乡富绅杨福永在晚清时期组织一批青少年,购置乐器,并请来王府喇嘛做教习,开始在民间传承“十王会”。建平“十王会”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演奏风格,充分体现出地域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建平“十王会”这种文化形式的认识程度有新的提高,它已成为建平当地重大节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的表演形式。建平“十王会”不但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还受到域外受众的广泛青睐,经常被邀请到外地演出,起到了传承推广地域文化的作用。
现在,建平“十王会”多用于当地的丧事演奏,通常是以乐队的形式演出,需要乐师们用笙、管、笛、云锣等各种乐器默契配合。在传承人方面,目前60岁以上的老艺人还有5人,还有一些青壮年艺人也加入其中,其中,李绍俊是诸多乐师中的代表,他于2018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李绍俊是土生土长的三家乡人,他经过多年的演出实践,掌握了比较完整的建平“十王会”民俗知识以及各种乐器的吹奏技艺。多年的勤学苦练,让李绍俊熟练掌握了“吐字”“花舌”等演奏技巧,并能唱读工尺谱。李绍俊以演奏古曲见长,他用捧笙吹奏的古曲清幽和雅、意境深远。李绍俊一共继承有50多首古曲,能熟练演奏的有20多首。
作为当地“十王会”活动的组织者,李绍俊组建乐队,常年坚持“十王会”古曲的恢复、复排,使建平“十王会”的传统曲目得以恢复。在传承过程中,李绍俊定期向徒弟们传授技艺,始终践行着一名传承者的责任和担当,对建平“十王会”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李绍俊虽然是汉族人,但为了保持建平“十王会”古朴的演出风格,还原建平“十王会”源自蒙古喀喇沁部丧葬祭祀的传统,他和组建的乐队经常身着蒙古族服装,在建平“王子坟”等历史古迹前进行排练演出,以更好彰显地方历史,弘扬地域文化。为了让建平“十王会”传承后继有人,近年来李绍俊不遗余力向年轻人传授“十王会”演奏技法,发现和培养有演奏才能的新人,2019年6月他又喜收新徒。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建平“十王会”已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发着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