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2019-09-10边锦
边锦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赏读月夜美景,感受其意境美。
透过“闲人”读懂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透过“闲人”读懂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寂静的月夜,你会想起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还想起__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明月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们所钟情,月儿更是苏轼的好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记承》再来感受他的情怀。
苏轼何许人也?学生介绍(投影1)学生读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被政敌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写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近乎于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二、初读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請一生读课文)
看大屏幕,有几个字读得不太准,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投影2)
qǐn zǎo xìnɡ
寝 藻 荇
2.师:文言文朗读还要注意真确停歇,我们来看看。(投影3)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学生解读)
指导朗读:文言文句子读起来要有美感,断句要声断气不断,请一名学生读课文。(一生读课文)
3.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来。(指导朗读)
师:注意停顿,语速稍微慢一些,语调要有抑扬,陈述句用平调,疑问句用升调,有的音节要拉长一点(念、盖、但)学生自由练习读生齐读。
三、译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可是总觉得缺少点韵味。要想声情并茂地朗读,那得理解课文内容。请大家四人一组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一人一句翻译课文。问学生哪个地方不够清楚,强调年号、人名、地名、时间不译)
要求积累几个词语
重点词语(投影4)
欣然起行 盖竹柏影也
月色入户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投影5)重点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赏读:品味心情,赏析写景(投影6)
师通过刚才翻译,说明我们已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苏轼夜游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心情。
1.读出欣喜寂寞快乐的感觉。
(1)师: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那作者为什么要夜游呢?(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见作者心情欣喜。)
学生反复读板书:见月色 欣喜。
(2)他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去呢?(读出一点寂寞的感觉——寂寞)
板书:寻怀民 寂寞
(3)怀民是作者的好朋友,你从哪儿看出来了?月光下漫步,该是一种什么心情,那这句该怎么读?(亦——欣喜,相与——快乐)
2.读出宁静的氛围。
(4)那晚苏轼和怀民漫步庭院,一起(赏月景)板书:赏月景
(5)作者怎样描写月色的?(投影8)
那晚的月色是怎样的意境?请用一个词来形容(澄澈透明):板书:宁静。
那我们该好好品一品。老师把这个写景句做了适当的修改,你读一读,觉得这样改,行吗?快和同桌交流交流。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改句1: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改句1里“如”去掉感觉写水,实际上课文写的是月色,(比喻)月光如水,学生再齐读句子。要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师:指导语速缓一些,音调低一些,轻声读,重点字拖音。
既然是比喻,我们就这样写,读改完之后的句子。
改句2:庭下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的藻荇交横。
“盖”给人感觉(恍然大悟)
指导朗读,不但要读出清幽宁静,还要读出恍然大悟的惊喜。(反复读)
3.接下来,我们再来读,把欣喜、寂寞、快乐、宁静的味道都表达出来。(全班带着感情伴着音乐读全文)
五、悟读,品味“闲人”,体会感情
1.师:文章的结尾,作者很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朗读)是啊,这种复杂的情绪好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可以通过读来表现。
2.这句是作者自称是闲人,也就是说只有闲人才能发现这样的美景,欣赏这样的美景,闲人什么意思?是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发现生活中的美呢?那么作者自称闲人包含哪些感情在其中?大家读一读。议一议。(投影)
3.学生自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问句,体会作者这种感情(“闲人”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包含了作者的郁郁不得志。赏月的自得。又是自嘲。复杂心境: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又有贬滴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译读了美文,欣赏了美景,感悟了作者复杂的心情。这么好的文章不背下来,实在遗憾;我们一起试着把课文背一遍?(学生伴着音乐齐背课文。)男女生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