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石的超时空留言

2019-09-10娄悠猷

哈哈画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鹦鹉螺软体别墅

娄悠猷

你有几条菊石从不同时空中发来的留言,请注意查收!什么,你竟然不认识这位留言人。没关系,我们不妨先通过名字和外貌认识一下它吧。

谁是菊石

菊石(Ammonite)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动物,而是一类生活在海中的无脊椎动物,这个学名来源于古埃及底比斯的主神——阿蒙(Ammon)。阿蒙的形象之一就是公羊,而菊石的旋卷造型和公羊角非常相似,于是,古罗马著名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把菊石称作阿蒙神的角。

但不是所有菊石的壳都是卷成一团的,也有弓状、烟管状、圆角三角形等奇形怪状的壳,即使是旋卷壳,卷法也不一样,有些像盘起的蛇,有些像球,还有的则像个盘子。

除了形状,菊石家族成员的“身材”也有很大的差距,瘦小一些的菊石直径不超过1厘米,中等“身材”的菊石直径大约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体格强壮的甚至能长到2.5米。

菊石还是鹦鹉螺

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菊石诞生了。不幸的是,它们没能活到今天,和恐龙一起灭绝了。而长相酷似菊石的鹦鹉螺却很顽强,不但出现得比菊石早(在距今约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出现),而且现在仍有7种家族成员幸存。

如果你想从外貌上区分菊石和鹦鹉螺,那可相当不容易。它们都是运动器官长在脑袋上的头足纲动物,并且在柔软的身体外都长有硬壳,居家防御两不误。除非你把菊石和鹦鹉螺的化石从中间切开,才能寻找到它们身份的蛛丝马迹。

“别墅”结构的秘密

菊石和鹦鹉螺都有一套“别墅”,随身携带。这套别墅最開始很小,只有一个小房间,菊石和鹦鹉螺的“幼儿期”软体就住在这里面。每当软体长大一点就得换一个更新更大的房间住。新房间的建造当然只有靠自己。软体会分泌出神奇的物质,造出新房间的“天花板”和“墙壁”。软体越长越大,房间也越造越多。

整套别墅的每个房间都通过一根叫作“体管”的管道连通,这就好比在每个房间的墙壁上都开了洞,装了一根管道。而“天花板”和“墙壁”的交界处,就会形成“缝合线”,这条线从外面是看不到的,只有将硬壳外壁剥去才会显现出来。

区分菊石和鹦鹉螺的关键就在体管、缝合线上。成年后,通常菊石的体管靠近外壳,缝合线样式复杂;鹦鹉螺的体管则在“墙壁”中间,缝合线样式简单。

菊石的超时空留言

菊石化石常常会给我们带来远古时期的留言,想读懂这些留言,你必须对关于缝合线的暗语了如指掌。

拿到菊石化石,要先把它的方向摆放正确(就像图中这样)。随后,开始好好观察缝合线上的细节吧。缝合线中向后弯曲的部分叫“叶”,向前弯曲的部分叫“鞍”,随着叶、鞍的数量、弯曲程度的变化,就形成了不同形状的缝合线。

根据缝合线的样式,菊石家族可以被划分为四类:

1.“无棱菊石型”的缝合线形状类似一条平缓的波浪线,鞍、叶的数目较少,这类菊石只生存于泥盆纪早、中期,化石数量非常稀少。(图中的2)

2.“棱菊石型”的缝合线形状类似一条有棱角的波浪线,鞍、叶的数目较多,这类菊石主要生存于晚古生代。(图中的3)

3.“齿菊石型”的缝合线形状类似于长有锯齿的波浪线,通常鞍部是圆滑的弧线,而叶部则布满锯齿,这类菊石主要生存于三叠纪。(图中的4)

4.“菊石型”的缝合线形状类似一条复杂的花边,鞍、叶都分化出了许多小叶,这类菊石主要生存于侏罗纪、白垩纪。(图中的5)

通过对比就能看出,随着演化的过程,菊石的缝合线形状渐渐从简单变为复杂。

正因为菊石家族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都生活了很长时间,数目庞大的家族成员外貌又各具特色,所以,它们的化石能帮助科学家划分和对比地层。以后你不妨也试着自己破解菊石的留言吧!

考考你:

科学家在一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无棱菊石型”的菊石,那这个地层是什么时期的呢?

答案:泥盆纪。

猜你喜欢

鹦鹉螺软体别墅
别墅里的暗影
鹦鹉螺的奇迹
软体机器人也有“七十二变”
一种气动四足直线运动的软体机器人
小蜗牛“鹦鹉螺”
和我一起当“螺丝
拥有“嘴”和“肠”的软体机器人
斯洛文尼亚BeIi矩阵别墅
应当给“别墅”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