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幼年树管理技术
2019-09-10张卓张茜王石磊
张卓 张茜 王石磊
近年来,渑池县按照“调结构,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以“双椒一药”为发展方向的发展思路,同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花椒因经济效益高且适宜渑池县的环境条件得到大力发展,近3年来发展面积逐年递增,全县发展花椒面积超过0.67万hm2,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椒大县。花椒幼树期的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影响未来花椒产业的提质升级。因此,笔者提出花椒幼树期的管理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一 、自然环境条件
渑池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
12.4 ℃,年均降雨量650 mm,平均海拔506 m,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度从200~1000 m均有分布。全县土地瘠薄,年降雨量虽不少,但分布不均,干旱频繁,这种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发展花椒产业。
二、花椒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渑池县花椒成龄树产区主要分布在张村镇、坡头乡、英豪镇等乡镇,各个产区的生产情况差异较大。新栽幼树发展面积较大的乡镇主要为英豪镇、果园乡、仰韶乡等乡镇。幼树的管理主要存在品种混杂、管理粗放、产量较低等方面,所以加强花椒幼树期的管理非常必要。
三、管理技术
(一)品种选择
目前,绳池县新栽植的花椒品种混杂较多,主栽的多为韩城大红袍,也有少量发展的狮子头、伏椒、无刺椒等。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购买的苗木品种纯度低、混杂严重,农户普遍统称为“臭椒”。针对品种混杂的现象,建议椒农及早进行嫁接改良。以大红袍为例,幼树生长一般较为旺盛,发枝少生长健壮,结果后果实一般在8月就转色,果粒大油腺多,气味芳香,叶片黑绿。而“臭椒”类型多样,有8月不转色的,叶片淡绿,枝条易下垂(群众称为黄盖);有枝条萌发多,成枝力强但果实小味道刺鼻的(群众称为臭椒)。针对这些不同的类型要及早嫁接改良或分开采摘售卖。
(二)加强幼树期管理
1.栽植时间。幼树的栽植一定要选择好栽植时间,在北部海拔较低的乡镇可以在11月栽植花椒,南部乡镇,如英豪镇、果园乡最好在春季栽植,因南部地区遭遇霜冻的可能性较大,幼树抽梢发生普遍。
2.间作套种。花椒栽种后的前3年最好进行间作套种,一是减少杂草为害,二是增加部分经济收入。间作时需注意合理选择间作物,避免在麦田栽种花椒。因特殊原因需栽种的要在花椒种植行上留足1 m的间距。套种间作物时同样要注意留好1 m的保护带。在间作作物的选择上最好选用花生、大豆等低秆作物,不可套种玉米、芝麻、南瓜等高秆或缠绕的农作物。
3.土肥水管理。渑池县春季易发生春旱,椒农多数认为花椒为抗旱树种不浇水就可正常生长。花椒栽植后一旦遇到干旱,花椒苗长势弱秋季才开始旺盛生长,当年栽植一個主干落叶后还是一个主干,生长发育滞后。
栽植后要看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施肥管理,一般当年定植的幼树追肥要延后到7月进行,施肥量依照树体情况决定,一般每株20~30 g,最好进行多次叶面补肥。在秋季要一次性施入足量的基肥,结果树要早施,以9月施入最好,幼树要晚施,用量要少。
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幼树根系少,抵御干旱的能力弱,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花椒树结果后,更应该加强土肥水管理,在缺乏水利灌溉条件的地区,做好肥水管理是花椒高产稳产的关键。
4.整形修剪。花椒一般在4月初就大量萌芽生长,要及时剪除上部的干桩,这样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当幼树定干后发出的新梢少于3条时,对萌发的旺盛新梢在30~40 cm处摘心促发分枝,这个工作不可晚于7月。
花椒喜阳,通过修剪集中营养、改善光照,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花椒的修剪一般在栽植后苗高 40~50 cm 的位置定干,第2年春季可萌发3~5条主枝。第2年冬季修剪时,要去除主干下部30 cm以下枝条,留下上部的 3~6 个枝条作为花椒树的主枝,然后在距离中干 50 cm 位置逐步选留侧枝,按间距30~50 cm 的标准选留第2侧枝和第3侧枝,左右排开。对于并生枝、过密枝,要去弱留强壮枝,保证树冠内外枝条不压枝,均匀分布,尤其要处理好主枝延长头上的竞争枝,保证光照条件,从而形成外疏内密中空的树体结构,保证结果枝上下内外分布均匀,也便于采收。
(三)病虫害防治
1.蚜虫。在防治上,以防为主,狠抓前期防治。前期可以喷洒3~5°Bé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源。萌芽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50%氟啶虫胺腈2500倍液或48%毒死蜱1500倍液,减少前3代蚜虫的基数。现蕾期用25%吡蚜酮2000倍液或20%啶虫脒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
2.花椒跳甲。一般采用土施3%辛硫磷颗粒1~2 kg/667 m2,或在幼虫为害时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或甲维盐等药剂防治花椒跳甲。
3.锈病。防治花椒锈病主要采取冬季清除菌源和发病季节化学防治的方式。冬季花椒落叶后及时清理落叶及杂草,集中运出园地进行烧毁处理,彻底清除和消灭越冬菌源。6月初至7月下旬,用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每隔15~20 d喷施1次,连喷2次,多雨年份要补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