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工人流失问题
2019-09-10古成
古成
大湾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雄厚的工业基础能力及庞大的产业体系,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地方政府在保持现有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同时,顶层设计,规划大湾区产业布局,有针对性地对制造业进行规划保护,稳定制造业劳动力供需结构。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大湾区确立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其中,要通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制造业布局和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方式,进一步加快发展制造业。然而,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招工难问题再次成为影响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造成现实影响。
一、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工人流失现象
有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制造业PMI(注:采购经理指数)综合指数低于2017年同期水平,从业人员总量出现收缩。但从2018年9月开始,各项指标均出现回升,直至今年春节,制造业有回暖迹象,这不仅带动了企业劳动力需求,也使得劳动力市场重回紧俏态势,并构成制造业工人高流动率以及高流失率的状况。
(一)制造业工人流失率加大。由于春节返乡,春节后往往是工人流失率比较大的时期。今年节后珠三角地区工人综合到岗率约70%,部分企业一线普工的到岗率甚至低至五成。近年来,随着部分制造业的内迁,春节前的回乡潮成为影响在粤外省劳动力总量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上述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是,今年并没有明显的回乡潮,事实上,节后工业社区的居住人口还出现一定增长,开始出现工人“返城不返厂”的现象。
(二)企业招工难度持续增加。从调研的企业情况看,虽然经历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订单有所波动,但本年度大部分受访企业基本恢复以往的用工规模,明确减少用工需求的比例不到20%,企业招工难度持续增加。受访企业表示缺工人数占其总用工人数的l00%-20%,个别企业甚至缺工达到40%以上。缺工类型多以有经验的普工为主,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也在持续加大。
(三)“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淡化。从企业调研和员工访谈中发现,制造业不仅出现工人数量的流失,传统勤奋专注的劳动伦理也在流失。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相对较好,教育程度更高,新生代工人不愿从事单调乏味的生产线工作。在2017年-2 018年对深圳原关外的企业抽样调查中,制造业普工的平均年龄高达31.8岁,90后工人占比仅为33%,远低于非制造业的4 7.9%。另一方面,90后工人群体对学习和提升工匠技能的主动性降低,却对增加休息时间、丰富文体娱乐活动和搭建交友平台等方面有着更强的需求。部分年轻工人沉迷网络、游戏等,日结工资的短工群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珠三角制造业工人流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从人口数据看,广东省就业总人数由2016年6279万增至2017年的6340万,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工业社区的居住人口也并没有下降,甚至还有增长。近期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工人流失问题,既与该地区的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该地区近年持续的产业结构变化、居民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新经济新技术的运用均有很强的关联,带来劳动力从制造业的不断流出,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平台经济不断分流劳动力。国内互联网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出租车、外卖、快递业新公司快速扩张。一方面,这类新兴行业大量需要劳动力。数据显示,美团外卖骑手2015年仅为1.5万人,2018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跃骑手人数已接近60万,且外卖骑手中80后、90后骑手占比高达82%,而31%的骑手上一份工作则是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平台经济大多属于“轻资产”模式,相对于制造业的成本投入,其在人力成本上可以支出更多。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或外卖小哥每月的收入最高可达8000元以上,而同期深圳制造业一线工人最高月收入也只有6000元左右。同时,平台企业还有着上班时间自由、选择空间大等优势,使得实体经济中的大量年轻劳动力被引流至外卖、快递等行业。
(二)就业选择日益多样化,制造业就业吸引力降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吸引就业人数不断增多。首先,以工业社区为基础的就业生态多样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制造业工人。近年来,很多传统以工业为主的社区开始转型,更强调自身的居住属性及生活便利性,加之各行业工资普遍上涨,让社区便利店、饮食、美发、服饰等商业形式在这些社区蓬勃发展起来,产生对服务人员的新需求。珠三角最大的连锁社区便利店美宜佳,其在广州的门店数量近三年的增长率均在3 0%左右,且在整个广东省门店数接近9000家。其二,随着基层治理的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业增加了人力上的支出。对治安巡防队员、楼管员、城管队员、协警等政府非正式雇员,以及地铁安保员、市政保洁员、水煤电抄表员等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或市政公司人员的需求量增加。其三,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电商、微商等,小成本、投入低,也成为当下年轻劳动者竞相涉足的领域。
(三)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自我意识增强。珠三角的农民工群体结构正在更新换代,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大多有过跟随父母到城市打工的生活经历,成长于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更加强调自我個性的释放,更加关注工作环境和自身发展,更加憧憬体面的工作和生活。而流水线上的工作相对枯燥单一,厂规厂纪繁多,与外界隔绝,加之社会地位较低,缺乏成长空间,导致传统制造业企业对于新生代工人的吸引力降低。在调研中,一位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主管曾说,“过去是企业选工人,现在是工人选企业,90后的工人没有任何理由说走就走”。很多的年轻工人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从事生产线工作意愿较低,倾向于从事比流水线更加自由体面的职业。
三、珠三角制造业工人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大湾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雄厚的工业基础能力及庞大的产业体系,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地方政府在保持现有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同时,顶层设计,规划大湾区产业布局,有针对性地对制造业进行规划保护,稳定制造业劳动力供需结构。
(一)制定制造业用工规划,加大制造业人才的保有和培育开发。落实好国家《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重点解决好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总体不足,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加大制造业员工的保有和培训开发的力度,充分发挥制造业人才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二)优化工业社区/园区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工人城市融入。为更好地保护核心制造产业体系,保持制造业职工队伍的稳定,需要补齐短板,配套升级公共服务项目,加强对于工业社区/园区内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严重缺乏的公共服务上的投入。探索将入户、入学、住房、人才奖励等公共服务资源与职工技能等级相挂钩的政策,完善产业工人住房政策措施,改善产业工人集聚的各类产业园区的交通,扩大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服务对产业工人的覆盖面,以公共服务激励技能提升,稳定产业工人队伍,向全社会彰显产业工人的劳动价值。
(三)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理念。加快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出台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弘扬优秀工业文化,提升广东工业软实力。切实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激发技术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加大对新生代年轻工人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制造业企业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职工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