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儿时的中秋节
2019-09-10杨家轩
杨家轩
在我记忆中,儿时的中秋节是快乐而美好的。犹如花儿,一年又一年,来了又去了,但也一次又一次在心中留下了淡淡的香,留下了那份月光的皎洁、恬静。
中秋佳节,争奇斗艳的花儿傲放了一个夏天,像一个长大的姑娘,懂事地退到一边;唯有那轮历遍四季沧桑的明月,带着一脸盈盈的微笑款款走来。天地间似乎空了许多,人们以万家灯火欢迎中秋的到来。
我还小,以前中秋在我心里就是能与朋友玩乐,吃着甜甜的月饼,所有亲人都欢聚一堂,在饭桌前说说笑笑,在明月温柔的爱抚下倾诉着内心真情。月亮没有说话,趴在窗前听着,慈祥地看着我们,我也不知道它在想什么。看着它也挺闷的,听听大人讲什么吧,每一次谁不在场,谁就可能成为谈话焦点。我听着听着,时不时傻里傻气地来句:“谁是‘古老经’?”众人就哈哈大笑。后来,我才知道,“古老经”是叔公儿时的外号。饭桌上火锅翻腾着冒着烟气,我看着众人的脸,在蒸汽里蛮有诗意的,好像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画。我没有笑,别人讲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中秋节吃饭不会太晚,都要赶着去赏月呀!一家人在小院里,吃着月饼,赏着月,别有一番滋味。那月饼,甜甜的,香香的,平均切开,每人一块,放进嘴里,让甜味一点一点地化开,流进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让月儿映在心海中,在里面交汇成一股欢乐与甜蜜的暖流。大树轻轻地摆着手,不时有几声蛙叫,它们也想吃吗?月亮圆鼓鼓的身影显得十分饱满,让人禁不住也想咬上一口。几朵浮云飘着,如轻丝,如纱裙,月亮在风儿的低唱中舞动着。此时夜凉如水,月光也洒了一地。
虽然月亮很美,但是比起赏月,跟小伙伴们疯玩更有吸引力。踏着月光的脚步,我们时而穿梭在小道上,时而躲在草丛里,时而攀到大石上,像月色下一群快乐而不起眼的萤火虫,听得见笑声,看不见身影。夜越来越深了,大人们总想把我们拎回家。月亮似乎讀懂了我们的心意,大脸盘往云层里一闪,我们的小身影在黑夜里时隐时现,大人们就更拿我们没办法了。
晚上睡觉前,把窗打开,月亮已经不跳舞了,睡在云儿拼成的床上,匀称地呼吸,描画着一年天地万物的团圆,可它与谁团聚呢?“大森林,月光光,小河对面小茅房,打谷子,新米香,小溪流水哗哗响……”伴着童谣,揣着问题,和着月光,我渐渐进入了梦乡。
又一年的中秋佳节,我独坐在窗前,在月亮的注视下,读着书。小伙伴们长大了,大人们也渐渐老去,月光却未老,还似五年前的皎洁、明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回顾了儿时中秋节的一幅幅恬静幽美的图画,展现了热爱生活、幸福和谐的美好情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本文善于再现曾经置身其中的生活图景,三言两语就让读者身临其境,如月夜空中、月下叙亲情、月夜遐思,足见作者善于观察,敏于感受。
(指导老师:江门市蓬江区教研室周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