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思想对当代外语教学的启示意义

2019-09-10王洁朱娜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论语教学方法

王洁 朱娜

【摘要】《论语》是记载孔子言传身教的智慧集锦,其中的教学思想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本文从教、学、法、德四个方面分析了《论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有效借鉴传统教学理念,加以实践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论语》;教学方法;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洁(1985.01-),山东青岛人,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琴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朱娜(1987.10-),山东青岛人,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琴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及学习理论的典型代表,因其关于人生哲学和智慧的集锦受后人研读。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为中国传统教育做出的努力,其教育方法也奠定了中国教育思想的基础。其中的为教之道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将从教、学、法和德四方面探讨《论语》思想对当代外语教学产生的启示意义。

二、《论语》教学思想的体现

1.教:首先就是教育思想,子曰: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平等求学的权利,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为师者更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求学者,这也是师德教育中最基本的一环。作为外语教育从业者,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教无类”原则,将知识平等地传授给每一个学子。对学生来说,外语学习首先是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学习,因此也要教育学生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去对待求学生涯中的每一个瞬间。

2.学:首先是学习目的,孔子把人按天赋分为四类: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也由此产生了繁复的学习策略和手段。因此,从教者要摸透学生的学习目的,然后设置教学节段目标和任务,满足其学习目的。

其外,“学”还体现为学习的功用性。孔子非常注重实践,主张学习要“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要投入实践才是真正的学有所成,正如外语学习应该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交叉过程,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和进行了基本技能训练后应该进行语言要素的实践输出,如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在读写译的操练实践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再有的放矢地进行下阶段语言输入和存储。当前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便是学生拒绝“致用”这一教学环节。

再次,“学”还是一种学习态度。学习要有主动性。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追求学问要虚心求教,知错能改。孔子提倡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孔子看来,“学”要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学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追求学问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做人的过程。这一思想适合中国当下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

3.法:“法”在《论语》中可以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法”,也是为人处世、立于世间的为人之“法”,更是当前我们教学实践中重要的理论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法是一种法则、法度也是无数杏坛从教者可反复实践的教学方法。

(1)诲人不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表面上是鼓励教师教学和学生受学都应该是持续不间断的过程,但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诲”,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谆谆教导,不厌其烦事实上是对个人教学设计的不断挑战。只有教师先做到对专业知识触类旁通,再通过教学环节谆谆善诱,才有学生的学而不厌。

(2)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在为师时也注重学生的资质、个性及行为特点。并由此衍生出各不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同时对教育从业者的教学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发出更人性化的教育方案。在私塾教育时代这样的方法无疑是前卫又实际的,但是现在的批量化教育是否能做到真的因材施教还尚需努力。

(3)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对学生的启发不单局限于简单的问答循环,更关键的在于要什么时候问,什么时候答。如果学生说不会,老师马上就告知答案,这样的问答对学生是没有丝毫意义的,真正的启发在于让学生反复思考,去透过不同的现象观察本质,在思考的最后阶段再予以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点拨,才能达到思维飞跃这样一种“发”的状态。同时,也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发问,以“问”致“思”,以“思”求“进”。

4.德:首先,是德育的重要性。《论语》主张 “仁义、礼治、忠孝、诚信、宽恕”这都是其重视德育思想的直接体现,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因此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德育为基础,然后才是知识的传授。

其次,是师德的培养。不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还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都强调教育者要德才兼备并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到的示范作用。良好的言行举止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向上、向善,塑造其正确的道德品行。这一思想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启示意义。

三、结语

教学相长,诲人不倦的为教之道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也能让教师在教育中不断反思進步。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完善的教学设计加上教学方法的辅助是优秀学生学习的必备条件。从《论语》中收获的教育理论更体现了孔子作为教育理论家所作出巨大努力,其教育方法和思路也值得后人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罗小玉.《论语》教学思想与中职生价值观的塑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32,1:93-96.

[2]翟璐.《论语》中孔子的教学思想探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32,2:25-27.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论语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