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教育评价体系
2019-09-10
12月2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五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以“重构教育评价体系”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演讲,近千名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参加大会。
参加本届年会的专家学者有:全国人大外事委員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澳大利亚教育家、国际知名专家布莱恩·卡斯威尔,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等,还有来自高校、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及一线校长等。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介绍,“如何重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让教师、学生成为评价结果的受益者,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教育改革实施者,大家在实践中都有很多困惑,也有很多思考,更有很多卓有成效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第五届年会汇集众多专家讨论如何重构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了《大学排名的风险》和《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两个研究报告。
《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杂志作为本次论坛支持媒体,记者就大会中教师关注的热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解答。
石中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教师职业倦态阻碍学校变革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常见的问题,是心理问题也是行为问题。表现在教师对专业工作缺乏兴趣、缺乏热忱和变革的愿望。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教育后果是很糟糕的。教师有了倦怠以后,对学生的需求、敏感度降低了,对学生的困难也不愿意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极大地影响教育目的的达成。
而且,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阻碍学校变革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前,不少教育改革的路径是自上而下的,从外部启动的,改革的目的、要求、进度也不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是被动机械的执行者,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内在专业责任和激情,出现旁观、抱怨、懈怠问题也是自然的。对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要真正做到教育教学事务由教师和教师集体自我决策,明确定义和绝对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建议教育教学改革设计和实施多多问计于教师,拿出所有老师都认可的改革方案,把行政资源、物质资源投入到这些方案中去,让老师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的主体。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主任
新高考将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新高考改革旨在系统消除“一考定终身”和“一分定乾坤”的致命弊端,开辟更科学、更公平的高考新格局。它赋予了高中生在考试科目上的更大选择权,并将高考科目与大学专业选择相关联,力图推动高中教育的系统变革,从而促进高中学生的个性成长和高中学校办出特色。
为此,作为高考改革的主体,高中学校应抓住机遇,创新育人模式。新高考改革为学校改变学生被迫学习的角色创造了条件,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会自我选择,培养自主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尊重并且帮助学生把握新高考赋予学生的选择空间,成为学校必须考虑的重点工作。而通过高考科目的不同组合,新高考很自然地取消了大家对高考状元的追捧,这既有利于缓解学生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此外,如果将高中生的专业选择与高中生的高考科目挂钩,学生就有可能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这样,每所高中也就可能更多地关注优势学科与高考科目的组合,从而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朱永新
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通过“学分银行”消除教育鸿沟
我们国家如今在教育评价方面问题很多。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怎么做,我提出了一个“学分银行”的概念,就是用学分作为度量学习成果的单位。
我们为各种成果赋予不同的学分。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还有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时,可以给学习的成果赋予一定的分值,建立一个流通性工具,用学分加以储存或者是兑换,这样就能使不同的学习成果之间可以进行等值交换。我们觉得当下教育大多问题,其实通过学分银行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比如,各个教育阶段之间存在的鸿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的鸿沟等等。通过学分银行这样一个体系就能把这些鸿沟都有效填平。
当然,这首先要为每个人建立一个终身学习的档案,一人一号,终身记录你所有的学习原生态。包括自己学过钢琴,在不同的练习阶段都可以把它放到你的账号上去,用人单位需要了解你的时候,你可以提供你的账号。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他所特殊需要的,因为可能到时候你的账号内容会非常丰富,丰富到用人单位没法看,你可以根据他的需要来选择他所需要的东西提供给他。所以个人账号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是终身学习的档案。
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让科学的职称评价成为教师尊严的保障
我明确反对取消中小学职称制度,因为职称也是教师们价值和尊严的标志。但我也认为目前的职称制度应该改革,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当然,我也建议在改革和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上下功夫。比如,将单一的评价变为多元评价,既防止了简单化,又相对比较科学和公正。同时,可以引入模糊评价:有时候追求“精确”,可能结果恰恰失真;相反有时候“模糊”一些,可能更接近真实。再有,让教师参与其中。评职称是一件很专业的事,不能搞“民意投票”,所谓让申请者述职,然后投票决定谁上中级职称、谁上高级职称,这是很荒唐的。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成立自己的学术委员会,每个教研组推出一位委员,条件是人品好、业务强,然后他们根据一套经学校老师通过的“工作规范程序”操作。学术委员会的主任不由行政干部担任,而由德高望重的老师担任。我曾经担任过一届委员,也只有一票,后来连委员也不当了,彻底退出学术委员会,让学术委员会独立工作。我当校长九年,很少有老师因职称问题来找我,不是他们“不愿给我添麻烦”,而是觉得找我没用,我又没有那个权力。所以,我认为,尽量让老师们参与职称评定,能够确保职称评定更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