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建设心灵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2019-09-10王黎
王黎
朱永新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心如宇宙,其间万物流转——建设心灵,是一项无法竣工的工程,我们始终是个建设者。在新教育的工地上,我愿意日复一日地进行我的人生建设,肩负一个公民对这个国家的使命,履行一个新教育人对这个世界的责任。”
——朱永新
他在书中说:“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他在书中说:“与大家的术有专攻相比,我只是一个教育的游客。我背着教育的行囊,不断地行走,不断地寻找风景,在美丽的地方驻足,在精彩的地方赞叹。”
他是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在报纸上、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观点,总能听到他的声音。很多人常常问他:公务这么繁忙,怎么还有精力去写书,怎么还有精力去推广自己的教育理念?
从2000年开始,朱永新发起了“新教育实验”,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说,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
关键词:解惑
重新解读教师角色
2000年,朱永新写过一本书,叫《我的教育理想》。这本被评论描述为“洋溢着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气息的教育诗篇”的书,一度抢手到“出现盗版”;朱永新在各地讲座时也曾遇到把这书“翻烂”的老师。回头看它,朱永新自己评价“它点燃了教师的教育理想,可以算是传道。”但是,理想的火种毕竟只是个开始;在奔往理想的路上,解惑成为必需。
2015年,朱永新写出了与他口中“传道版”相呼应的《致教师》。与《我的教育理想》不同,《致教师》就是“为解决教师现实问题而来”。事实上,两本书中间隔着的这15年,正是朱永新潜心推动新教育实验的15年。15年间,新教育实验“从理想主义的研究转变成为现实主义的耕种”,它作为影响了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多个层面的民间教育改革,着力于在一线教育现实中引领“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15年的行动沉淀,终成为以《致教师》回应教师问题的现实支撑。
在纷繁的问题中,朱永新想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一个他认为最简单、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与传统教育观所表述的有所不同,朱永新给了教师一个全新的身份解读,就如同他在《致教师》前言中所说,教师“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教师就是教师,他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己。朱永新说,幸福之所以幸福,还在于“完整”二字。所谓完整的生活,就是让人成为他自己。教师培养孩子,是要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時也要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从而具备教育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专业成就。也正因此,《致教师》的精神主线颠覆了传统的以奉献为基础的教育观,转而强调创造为主要价值观的过程,让教育的无限可能得以释放。朱永新的观点,是要还教师以自由之心,并从“寻找教师生活的美丽”“抵达教师职业的四重境界”“压力下坚守”“尽快成长为名师”“保持教育热情”“关注窗外世界”等方面鼓励他们去为自己的心找一个智慧的归宿。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从学生的成绩中跳脱出来,去感受教师生涯的自在和痛快。但也如朱永新所说,“对现实责怪、抱怨是容易的,想要超越现实的表象,对人性、对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任与热爱,是艰难的。”如同一场修行,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朝向、一个过程,即便心念已定,还需要时间,也需要方法。因为,在每一种有价值的追求中,问题通常会如影随形。
从2014年开始,朱永新每个月在《教师月刊》上连载答教师问,接触到了大量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在此之前,他从2000年开始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参与其中,并引领他们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群体,其中不乏成长为教育领域内旗帜人物的个体,但是他们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在朱永新看来,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职业面对的是最深邃的世界——人的心灵。世界上没有任何职业比教师更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他说,虽然爱是教育的底色,但是教师仅有爱还不够,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合理地面对变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因如此,他在《致教师》中从来自教师生活的真实问题出发,与教师展开书信体的对话,用新教育实验中那些具备自然性、说服力、感召力的教育故事,为教师成长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寻找榜样的过程,提供教师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成长有“吉祥三宝”:一是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就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二是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三是以同伴互助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就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这也是新教育共同体所提炼的“三专”模式,即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来自我培训。
关键词:阅读
16年始终如一 将“阅读节”进行到底
从“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到新教育的积极探索者,到推出“领读未来计划”,号召更多的阅读推广者,对阅读的亲历践行和对全民阅读的鼓与呼已经成为了朱永新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工作繁忙,还是出差在外,每天早晨5点开始的阅读写作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从2003年两会开始,朱永新连续16年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建立国家阅读基金,成立国家阅读推广委员会,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一系列关于阅读的提案和建议。
为了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朱永新写下了“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倡议。”
十六年过去了,让朱永新感到欣慰的是,阅读的理念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阅读率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得到遏制。
连续16年始终如一,倡导一个议题的代表或委员还真不多。
在生活中,朱永新同样用这样的“坚守”和毅力践行每天阅读的习惯。
每天坚持写作和读书,每段旅途中必须携带阅读的各种书籍,每天在微博上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朱永新告诉记者,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最好的财富,“早上五点到早上八点这个时间基本上是很安静的,也没有人打扰,也没有工作,也没有电话,你可以静下心来写作。”
而让国民都养成阅读的习惯,还任重道远。2017年底,朱永新所在的新教育研究院与团中央一起发起了“领读未来·少年儿童领读者计划”。朱永新说,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带着青少年阅读的推广人,让更多的人成为阅读的志愿者,成为阅读的推广者。
朱永新认为,“童年的长度决定了国家的高度。儿童阅读的深度决定了民族精神的高度,在这个意义上说,儿童阅读决定着民族未来。”
阅读能力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通过阅读他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他身边以外的东西,看到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会看得更远,会给他一个更好的视野,其次就是他的写作能力,写作的能力不仅是写作,其实更是思考的能力,真正的写作是从思考开始的。
2011年4月开始,朱永新和他创建的新阅读研究陆续发布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等书目。
朱永新认为书目研制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在信息时代,越是丰富的信息,越容易导致人的迷失。书目的研制是为一个人的精神提供一份营养全面的科学配餐方案,便于人们按图索骥。他建议,政府进一步推动各类阅读专业的研究,推动书目研制工作,对各类专业民间机构的研究成果购买服务,及时推进阅读的深化。
面对当前越来越多孩子喜欢玩网游而不爱读书的现状,朱永新认为,没有孩子天生的就喜欢这个,喜欢那个,需要家长去引导,需要通过亲子阅读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这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很多家长买了很多书就丢给孩子,他可能就没有兴趣去看了,你跟孩子一起去讨论,一起去激发,给他提问题,跟他讨论问题,可能才会把他带到读书的意境里面。另外还是要寻找他喜欢的书,如果他不感兴趣的书,强制他去读,反而会把他的阅读兴趣扼杀。”
关键词:提升
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阅读,不仅仅是对学生这个层面,在朱永新看来,教师更需要阅读。事实上,每种方式都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国内教师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在沉重的教育负担下没有精力读书,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阅读对其成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为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话就是为师的全部,忽视了很多教育智慧和方法正是来自于阅读的升华,忽视了从阅读中汲取他人的既有经验。
2016年,新教育研究院举办了2016全国领读者大会,并同时公布一份中国教师基础阅读书目。另外,很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剖自己教育生活的过程,没有意识到没有反思就难以超越自我。朱永新曾经和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计划,要求老师用心记录生活,每天坚持记录最少1000字,坚持10年后保证其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实朱永新自己如此说,也是如此做。
这些年来,他就先后写有《朱永新教育作品》《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朱永新教育小语》《致教师》等一系列作品,另有一些已列入寫作计划。同样的,打破教师之间的隔阂,形成对话的传统也是不容错过的教师成长之路,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探索各种基于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阅读、评议和批注教育作品等。
按照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能够在看上去很平凡的每一天都能体验到成长的感觉,从而发现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在新教育发起实验的这十几年里,这一类似于梦想的理想真的扎了根,发了芽,结了果。尽管努力控制实验的规模,新教育实验团队仍然发展成为了包含60个试验区、3000多所实验学校、300余万师生的大团体,新教育理论著作已经被翻译为英、日、韩、阿拉伯等文字。2014年,新教育实验入围卡塔尔基金会评选的WISE教育项目奖15强,成为中国年度唯一入围项目。这是一种合力,教育的合力,合力的教育。
其实,朱永新所说的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并不只是对教师而言,并不是只让教师每天去拥抱新一轮的太阳,它是对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而言,包括孩子和家长。也正是因此,他在《致教师》中还专门提到了“如何寻找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如何同时成为好老师和好妈妈”“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共建”;也正是因此,他还会在《致教师》之后,计划写就《致父母》《致孩子》。如他所言,倘若教师、父母、孩子三方真正缔结为教育的同盟军,那时教育势必突破困局,成为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大教育,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就会延及每一个新的生命。这也正是朱永新期待的新教育的彼岸——“彼岸是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待他们长大为一代新人,走向世界大舞台,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本刊记者:您认为教师职业倦怠应该如何化解?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从表层讲,是教育应试主义与市场主义合谋的结果。应试教育对竞争的病态强调,导致了师生之间、同事之间、亲子之间、知识与生命之间乃至于自我的分离,让师生陷入“囚徒困境”而不能自拔,使教师一天天地被格式化,丧失了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而更深层的背景则是中国超速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对人的异化。随着传统文化的边缘化,现代化的物质进步加强了物对人的控制和重新塑造。教师也在这种市场文化对人的塑造中日益丧失了对生活、自我以及未来的感觉与把握能力,日渐陷入恐惧、烦躁、孤独与焦虑之中。
而化解职业倦怠的路径首先是重建信任——对于学生和自我的信任。
对学生的信任是指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无论学生目前多么愚笨、顽皮甚至不可救药,对他的未来始终抱有信任,坚信他的生命具有无限可能性。只要用心寻找,一定能够发现开启学生生命之门的钥匙。对自我的信任是指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是独一无二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必将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我必将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也让自己,在跨越重重困难以及怀疑之后,仍然能够建立起对于世界、人类和自我的根本信任、信念。有了这种信任、信念,就能够从容承受职业生涯中的任何考验。
本刊记者:好老师应该怎样定义?
朱永新:中国长期以来对教师的神圣化的过程中,给教师无形中带来很大压力,甚至让教师产生了牺牲感——做教师就是要奉献,就是要像春蚕、像蜡炬。这让教师成为一个悲剧性和工具性的角色——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工具,自己没有存在感,也没有价值,价值只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教师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才是有价值的。师生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真正价值,发现这个职业的内在魅力——这不是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职业本身充满了创造性和无限的挑战与可能,而且没有统一标准,因为学生本身就千变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