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区别策略探讨
2019-09-10鲁婷张进
鲁婷 张进
摘要: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有共通之处,同时也有不同。文化是武术的灵魂和精髓。我们分析当前武术教学的困境,又区别体育教学,从价值理念,内容设置,教学形式,考核标准四方面提出武术教学的一些新思路和策略,希望可以借武术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武术教学;体育教学;区别;策略
高校体育一直重视体育项目的多种多样。武术作为民族体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高校开展。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侵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迫切性,传统的武术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武术教学,保留武术教学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这是武术教学改革的重心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武術在体育教学中的困境
(一)学生对武术认识模糊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很多同学对武术并不陌生,对武术课程充满期待与热情。随着外国舶来品的进入,很多同学错误的将武术与跆拳道空手道等混为一谈。你让学生说什么是武术,他们无法定义,认识很模糊,只觉得武术是一项对抗,打斗,防身的运动。其实,最正宗的武术的核心是“拳”,在高校的教学中,大多数会选择“太极拳”,“初级长拳”等这些看似是武术的套路,其实已经偏离武术的宗旨,很多时候武术变成了操练。这种教学忽略武术的本质,即使学习再久,学生还是无法接触到武术的精髓,时间长了,效果适得其反,反而会削减学生对武术的热情。
(二)武术教学定位不当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武术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武术不仅可以强健体魄,提升运动技能,同时还可以培养优秀品格和健全人格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全面的。但是现行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武术教学,因为现行的教学体系过多的注重技能的学习与考核,而忽略了体育运动带给学生最本质的精神教育。武术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与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方法单一,师资匮乏
武术教学尽管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已经几十年的时间,同时也经历过几次重大的改革,但现行的教学内容仍然过于简单,保守,不能够完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及弘扬传统文化和武术精神的需求。其次,很多高校武术场地或者师资方面受限,武术由于自身发展等因素,不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心,场地和设施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师资方面匮乏也是武术运动不能够展开的主要原因。
二、区别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价值理念
体育教学的目的无非是强健体魄,促进身体健康,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服务于这个宗旨。而武术教学则应该寄予更多的期望--民族文化。学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武术,明白武术的内涵与精髓这是当前的任务所在。武术的教学应该注重武德教育,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吸收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只有找准武术的定位,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武术教学,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
(二)内容设置
武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已经偏离了最传统的精髓,体育教学中武术更多的作为一种“操课”进行教授。所以,接下来的重点就应该是回归武术的本质:从拳法入手。内容上根据学生的需求筛选拳法,摒弃现有的操课练习,从最原始的基本功,拳法,进而套路等。同时武术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实践,更要讲究“德育”。可以通过理论课,观看武术历史起源,武术大家等形式,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武术,增强学生对武术的认知。
(三)教学形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为集体教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在同一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能,然而集体授课不能够兼顾学生的差异性照顾到每个学生,其次对武术的认知与其他体育项目无异。传统的武术教学多于“师徒制”,也就说一个师傅带领徒弟进行练习,师徒之间讲究辈分,注重礼仪传统,尊重师长,这种方式有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加深对武术武德的理解,但由于传播范围小,在学校教学中不太适应。
建议武术教学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时,班级授课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同学,同时注重学生礼仪教育,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升对武术的认知,讲究武德教育,回归传统文化。
(四)考核标准
传统体育考核多以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理论知识作为考核内容,注重结果。如果武术考核还是以此为标准的话,学生还是以应付考试为主,尤其是武术套路较难,学生畏难情绪导致对武术兴趣降低。而武术教育突出的就是文化传承和武德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结果考核,更要注重过程考核,如在练习武术期间心理,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举止行为的变化等。让武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也让学生在体育达标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总结
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的重点,武术作为载体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武术教学应该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多加改良。尽管现行高校体育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只要把握住方向,找准目标,一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武术,发扬武术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文武.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区别[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0.10:98-102.
[2]王岗.学校武术教育的责任担当与实施路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3. 29: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