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对策

2019-09-10张博

名城绘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对策

张博

摘要: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水是消耗最大的资源。然而,由于近年来水质恶臭问题不断蔓延,使得政府河道治理费用也越来越高,为地方经济增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重视程度,结合具体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生态治理方案,以保证可以将河道水环境问题出现几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修复;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持续推进,国内城市河域过水范围持续削减,而且河道内的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严峻。就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河道的具体状况来说,生态作用均未得到充分体现及发挥,许多生态服务均产生了退化现象。由此,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和探究我国城市河道生态体系的实际状况,并进一步提出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及策略十分必要。

1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基本内涵

城市地区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遵循生态环境系统的原理和生态学的原理,城市河道在达到行洪功能、排洪功能的基本要求时,为城市水流系统设计人工治理改造与自然生态规律有机结合的科学水流通道。此项治理工作应该以河道环境系统的改善为任务重点,严格控制河道区域的侵占以及污染物对河道的排放问题。利用河道本身的生态系统进行水体的自动净化与环境治理修复,建设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系统。

2城市河道生态现状

2.1缺失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意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强,因此也强化了对城市河道的关注度。但是即便如此,一些城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其对于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仍缺乏关注度,工作水平以及质量也迟迟不能得到提升。并且,虽然一些城市在发展期间,其生态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和投入预期相比,其远远不足。而这些情况的存在,也深刻反映出相关部门对城市河道治理工作认识程度不足,没有树立良好的观念意识,不能积极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开展。

2.2生态系统恶化

因为地面径流把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和污染物带进河道中,导致河道底污泥成分的沉积和水质恶化,水源污染现象加重,水体中含氧量削减,也造成河道周边的生态系统被损坏,水生动、植物的类型及数量均在削减。

2.3城市河道水环境建设目标存在问题

在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證河道能够恢复其原有的功能。所以,在具体的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其坚决不能停留于表面,而是应该对这一工作效率进行不断提升,能够强化对其的重视程度。

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方案分析

3.1定生态治理方案

水生态文明是指在实现人水和谐发展、保护水生态系统方面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组成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于2012年被纳入“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河道生态治理在改善滩区、稳定滩涂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冲滩塌岸现象并提高滩区土地利用价值,从而获得更加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拟定河道生态治理方案的对于提高河道治理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河道生态治理是一项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传统的拟定方法通常会出现遗漏重要的有效信息的情况,依据单项指标评价值无法给出最优的方案。因此,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措施的选择应对生态环境开展调查,并调研规划河道的施工能力以及城市对河流的需求状况,通过对生态环境样本的实际调取制定早期治理优化方案,最终拟定一套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科学方案。

3.2制定生态性护岸体系

生态性护岸体系也是城市河道生态处理和环境修复的关键举措,我国各大城市开始广泛应用。该种方式在实际应用时的成本很低,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河道生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筛选护岸植被时,各大城市不能盲目套用国内其它城市的成功案例,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河道护岸植被。

3.3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

(1)实施人工增氧

城市地区河道水生态环境情况严重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溶入水中的氧气量大程度的降低。因此,应当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合理的干预,修建水车设施、瀑布设施或喷泉设施等,提高河道水体的流动能力,从而提高溶入河道水体的氧气量。

(2)修复人工湿地

湿地有着调节储蓄洪水、净化水的质量等多种作用,因此,可在水路过渡地带进行人工修复湿地。

(3)修建生态浮岛

可以在河道的浮岛上种植美人蕉、凤眼莲等多种植物构建生态浮岛。生态浮岛有着净化河道水质的作用,能为河道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4)实施生物调控

可以在城市河道里放养适量的水生生物,如鱼类生物和虾类等,生物在河道里进行摄食能富集水体里含有的重金属污染物,能有效改善水体质量。

(5)实施水量补充

城市河道水量较小时,水体自动净化能力也较小,应当为河道进行适当的水量补充。河道水流量的增大不但能加强水体的自动净化能力,而且能提高溶入河道水体的氧气量。

3.4强化对“水下森林”的营造

所谓的“水下森林”,其主要是指以沉水植物为核心构建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针对沉水植物而言,其能够对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进行有效分解,对水体环境的改善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沉水植物也可以对水体的自净能力进行提高,可以为水下生物营造一个良好且具有较强营养的栖息地。同时,通过对沉水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也可以对水质的情况进行判断,当沉水植物的生长较为良好时,并且呈现出草型清水态,那么就表示河道水环境质量较为良好,而当沉水植物出现死亡的情况时,并且呈现藻型浊水态,那么就可以判断出河道水质较差。故而,强化对沉水植物的培育,可以从根源对水质问题进行解决,能够让城市河道水环境保持一个平衡且稳定的状态。

4结束语

在城市生活环境中,城市河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城市地区水生态环境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地区的河道不但是城市的景观资源,也是城市地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城市河道不但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城市河道进行合理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

参考文献:

[1]李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88.

[2]赵铮,陈逸致,赵丽梅.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22(09):129+131.

(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