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2019-09-10冯菊梅赵勤
冯菊梅 赵勤
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在改革中推进,现今成为学校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德育和生活的联合成为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书,更重在育人,教师的工作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关系着“教书”和“育人”两个关键的双重任务。德育生活化是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方式,生活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主体意识,对人格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初中 德育生活化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10-01
中学生的德育素养关系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但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仍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心理正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化的过程,因而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要肩负起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重任,在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展开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帮助中学生提升道德选择和道德辨识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更适应现代生活。
1.德育生活化的意义
德育作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了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实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最终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中学时期的学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良好修养素质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应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展开德育工作,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在教师的教诲下充分利用自身知识水平分析现实生活,正确判断出是非对错,形成良好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生活化的本质就是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行为活动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教师的积极指引下,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升华内心的道德情感、启迪思想认知,最终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才。
2.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教师更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克服空洞的德育说教,应把德育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引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社会的规章制度,优化学生们的道德行为。教师要以身作则,构建德育生活化理论框架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中学生铺设健康成长的德育大道。
(1)以传统文化为德育生活化的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生活化内容,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修身,一代教育大作家孔子就以“君子”的要求约束门生。孔子所提倡的君子之风,不仅要具有风骨气节,还必须要有诚信、守礼。作为教育者应在学习中教导学生行君子之事,拥君子之德,讲君子之义。爱国主义的培养也是每个教育阶段都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在课堂的教学和生活中,教育者要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们传递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灌输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他们的爱国之心。学校应定期开展“经典诵读”、“道德讲堂”这样的德育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文化的熏陶去影响、规范中学生们的行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打造了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
(2)德育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是过程
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包含着三方面: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仅仅是学校一方实行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配合。
第一,在学校中实行德育生活化。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仅能学习到文化知识,更能切身体会集体生活与人际交往等活动。在学校中实行德育生活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明确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开展相关联的德育活动,如在日常生活当中涉及中学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教育者可以与同学们进行探讨,切实解决中学生们想要了解并解决的问题,搭建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德育观念。
第二,在家庭、社会中实行德育生活化。学校是实行德育生活化的核心,发挥联系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作用,能够保证学生的道德教育始终处于一致。
家庭德育生活化包括亲缘的榜样示范、学校开展的亲子活动、家校合作等。在家庭中实施德育生活化需要学校的密切指挥,保證教育目标相一致。引导学生在家里充当“父母”的角色,做一些日常琐事和力所能及的农活,如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服、播种、除草、施肥等,让他们体会父母每天为其付出的辛勤劳动,体味父母劳动的辛苦。通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活动,有利于教育者全面准确的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
在社会中实行德育生活化,是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和家庭,开拓自身的眼界,增长社会见识,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继承传统的优良品德,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为将来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者,要依据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成长心理和道德水平,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借助社会的力量,将学校和社会紧密相连,让学生们关注社会生活,培养一定的社会能力。
3.小结
德育生活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当今社会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教育者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石,在现实生活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联合家庭与社会,建立起三方联合一体的组织网,在最大限度地扩展德育生活化对中学生们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海云.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浅探[J]读与写杂志(教育教学刊),2016(06).
*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154)研究成果;也系兰州市“十三五”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LZ[2018]GH52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