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三地理复习模式探究
2019-09-10吴棋楠
吴棋楠
课堂有效性是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可能在方法上多以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对高一内容的简单重复、课堂教学方法传统、气氛沉闷、教学目标设定虚化,而使得学生在地理思维和能力缺失。笔者将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探讨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方法。
核心素养 创设情境 探究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02-02
高三复习课由于其应试指向和复习课特性,使课堂在教学上重知识目标,大容量,多以讲授为主。而当我们观察和分析学生答题的过程,会发现:课堂容量并不等于学生获得?有了答题模式和技巧学生却无从入手解题?因此,地理分析问题能力的缺失才是造成学生不能全面和准确解答地理问题的原因。笔者谨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课为例,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方法,希望能对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研读课标,明确主题任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是评价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核心。本节课是高中地理重要的一节。整体性和差异性为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是对自然地理知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总结、归纳和融合;同时也为后面区域地理学习作铺垫,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让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运用。所以给出学生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是能够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说明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二是运用区域图、模式图,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三是能运用地图,举例说明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形成原因。
2.创设情境,深入探究,构建思维导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虽然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但新授课不同。 授新课时,教师是依次讲解知识点,知识点是相对孤立的,即使有网络,也是相对较简单的知识网络。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阶段的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建构起符合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框架,并通过对案例和练习的分析,继续完善其知识体系。三者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获取、分析、整理、探究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最初设计本节复习的过程中,是以教师教授学生回答这样的形式,上课的时候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讲解到非地带性,边上课边构筑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思维导图灌输给学生,最后的教学活动环节,配置了对应的习题训练,力图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活动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活动设计缺乏和能力的提升、知识的整合,基本停留在新授课的模式之上配以对应练习。高三复习应该重点指向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二是教学活动设计中学生主动参与性弱。没有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和学生地理思维的介入,学习效果不明显。
修改后,把气候和自然带模式对比图和三种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和分布特点放在课前进行预习和整理。
课堂让学生自己展示思维导图,简要阐述几种差异性原理,综合比较水平地带性。把基础知识回顾与体系整理放在课前进行,指导学生结合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做也节省了课堂时间,不会使得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像上新课一样陌生,提高了课堂效率。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就由学生展示思维导图讲解,学生的主动参与让课堂鲜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上课只需要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易错点进行点拨。
然后进一步探究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相关判读,继续完善思维模式建构。每个环节配以诊断练习,力图加深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及时巩固,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整个课堂设计围绕着 “差异性原理的理解----深入探究----建构思维模式----诊断练习”展开。教学活动内容完全抛去了最初那种类似新课的枝节,直接指向内容核心----差异性的原理,从知识、能力和思维三个层次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
3.诊断练习目标反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诊断练习的选择上既有一些基础会考题也有提前筛选本部分内容的近几年的高考题。由于是一轮复习,可能学生的能力水平还达不到高考水平,加上课堂时间十分有限,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精选的诊断练习这几道题,不可选择综合性太强、难度太大的题目,但要体现高考中的趋势,避免停留在高一新授课阶段。
为了更好达成课标“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这个目标,做到每题必图,一是读题干和图示、提取信息,二是分析判断,三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出答案。
比如这节课的重点和难度无疑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堂,这部分内容抽象、综合,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垂直地带的相关知识,采用了[2013·上海卷]这道题,稍作修改,形成用四个的问题链。
[2013·上海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读图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比较图甲和图乙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分析影响自然带谱数量的主要因素。
(3)若水分条件相同,简述图甲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图乙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通过这道题可以探究坡向、自然带数目、分布高度 、基带 、雪线等概念,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继续完善本节课的思维导图。例如第(4)题,那我们考虑雪线影响因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得出答案还是比較不错的,但是答案点比较散乱,缺乏整体性。上课时我从认知雪线指积雪量和融雪量正好相等开始,进行链式追问。哪些因素会影响积雪量和融雪呢?积雪主要是来自降雪量即降水量。而融雪主要是考虑气温和地形。继续追问!那又如何影响的?降水量同一山体区别主要是迎风坡和背风坡。而气温的影响因素有坡向和纬度、季节、全球气候变暖等。地形的陡缓也会影响雪线。逐层递进,深入剖析,培养地理思维。最后完成雪线思维导图的建构。
有了这个建构,然后迁移模版,进行逆向思维的推理。由于坡度、气温大致相当,从图乙中南坡雪线低的事实出发,不难推断主因是南坡的降水量大。图中地处的是南半球的信风带,东南信风为迎风坡。
在答题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思考过程具体化,形成比较清晰的答题思路,答案相对规范全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加深化了对知识的记忆,教师也可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漏洞,以便及时对学生进行正向地引导,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最后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绘制本堂课的思维导图,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总之,通过“情境----探究----构模----诊断”复习模式,开放课堂,用教师有智慧的“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构建思维导图,逐步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那么我们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就会得以高效显现。
参考文献
[1]傅声晔,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耿夫相,学海无涯“图”作舟——谈思维导图在地理复习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