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2019-09-10陈维严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教研数字化

陈维严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迅速发展,这种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将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对语文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平时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整合学科资源,构建数字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空间

整合语文学科资源,构建数字化的语文学习环境,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网络设备,整合学科知识素材,丰富学习环境,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学习资源。突破教师和书本这种传统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打破封闭的、刻板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录制微课,形成基于学习某篇文章、某个单元乃至整本书的一系列连贯的微课学习资源,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促进个性化学习,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具有互动化、个性化、移动化、数据化等特点。从互动来看,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教学互动,不仅扩大了教学互动的空间和范围,还实现了人机交互,使得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个性化教学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和需求所开展的教学,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让课堂变得可移动甚至无边界,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同时笔者认为,数字化学习丰富了学习方式,促进师生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能力与习惯,提升筛选信息、利用信息与整合信息的能力。数字化学习是网络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相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教学完美结合,线上推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答案解析,打分互评,轻松解决知识点、考点、难点。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课堂学习任务及资源信息迅速地传递给每一个参与学习的个体,这种形式高效便捷。

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核心素养和移动互联的双重背景对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挑战。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利用数字化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比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在线资源等强大的实时圈点批注、书写储存、灵活的呈现方式等实施具体教学。对“教读”和“自读”课的不同功能,按照数字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阅读,发现问题后利用微课资源、搜索引擎试着去解决问题,用思维导图和演示文稿来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开展网上语文教研活动,有效节约时间,提高语文教研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网上语文教研是对传统语文教研的创新和发展,传统语文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有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听讲座、专题研讨等。语文教研对于培训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总结教改成果具有重要作用。新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个讨论交流的平台,在思维的碰撞中探讨教学策略、研讨教材。通过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学习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把教学和研究融合为一体。特别是面对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方式进行交流,把意见反馈给上级的教研专家,通过交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领会意图,恰当地把握教材,探讨教法。

学校或者教研室还可以利用网络组织教师们开展语文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是让教师们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进行研究。参加小课题研究的教师们把自己的研究方案、研究实施情况、研究成果及时地发到网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

这几年,合肥经开区利用安徽省教育资源云平台,积极组织“一师一优课”等活动,很好地汇集了有效的资源,帮助教师进行资源共享,也较好地发挥了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的专题教育、名师课堂、学校社区、班级社区、云图书馆、学生空间等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在资源的应用中得到熏陶,在生活的實践中得到体验,在同伴的分享中得到激发。合肥经开区教研室和部分学校还积极在应用平台上探索推进特色课程、选修课程等建设,尤其是与立德树人有关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取得初步效果。

因为信息化,快速凝聚了一群热爱语文教育的志同道合者。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教学研讨上,彼此激励互相学习,大家乐此不疲。教师们在交流中碰撞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收获了学习研究的乐趣。从刚开始只有少部分教师参与,到现在这支不断扩大的队伍网络交流和现实的教研相结合,在全社会掀起了语文课改的热潮。各地纷纷举行了不同类型的教师教学竞赛,信息化技术大赛、微课大赛、优质课大赛等,利用网络磨课、赛课、评课,效果显著,参赛教师发挥信息化和自身优势,形成课改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运用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如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系统,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师通过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并驾驭数字化教学技术,让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的过程,凸显学科教学的意图,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人之所以对数字技术支持语文教学抱有戒心,主要是觉得它们的介入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替代了语言文字学习本身,也对语文的美感造成了伤害,使教学丧失了应有的韵味。对于替代语言文字学习的现象,数字化教学只能“再现”而绝不能“表现”。此外,语文的美感与韵味,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实,语文课需要的不只是美感,更应该说是质感。语文课的质感内涵丰富,美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是高阶追求。语文课的质感以语文感作为核心,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会产生出不同的质感需求。教学《孔乙己》,得有现实感;教学《故宫博物院》,得有空间感;教学《奇妙的克隆》,得有科技感;教学《出师表》,得有历史感;教学《故都的秋》,得有美感……没有这些,语文课也就变成机械的语言文字的技术操作。语文教学既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又促进学生灵魂丰富、精神成长、审美提升,这应该是每个语文人的高尚追求。数字化资源与技术背景之下,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处理成此种纯粹的技术操作,既是对语文的亵渎,也是对资源与技术的浪费。语文教学一定要比很多学科有更多的美感,为此,教师要提升美学修养。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通过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初中语文的特点,有机整合各种语文特色资源,利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用个性化的方式积极探索实践,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语文课教研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语文课文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